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牌火箭2018完美收官:布北斗、送嫦娥,14次任務全勝

金牌火箭2018完美收官:布北斗、送嫦娥,14次任務全勝

12月25日零時53分,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發射升空。

12月25日零時5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以下簡稱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丙遙十七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送入預定軌道。這意味著該系列火箭2018年發射任務全部圓滿完成。

長三丙與長三甲、長三乙並稱為長三甲系列火箭,這是長征火箭家族高強密度發射的主力軍,也是成功率最高、技術最成熟的火箭系列,有「金牌火箭」的美譽。

一年來,「金牌火箭」布北斗、送嫦娥,攬下中國航天多枚「金牌」。

14連勝,創年度發射數量紀錄

此次發射,是長三甲系列火箭全年第14次執行任務。取得14連捷的同時,它還刷新了我國單一火箭年度發射數量紀錄。

一院長三丙火箭總指揮金志強介紹說,長三甲是我國現役中型高軌運載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大、技術最複雜、適應性最強的火箭系列。其形成了從2.6噸到3.9噸、再到5.5噸的運載能力梯度,入軌精度與當今世界主流運載火箭相當,能夠滿足我國當前各種中高軌道有效載荷,以及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有效載荷的發射任務需求。

近幾年,該系列火箭年均發射數量都保持在10次左右,這在國際上也名列前茅。尤其是2018年,幾乎每個月都有它發射成功的捷報。

「其實從今年10月份之後,我們的每一次發射,都是在創造新紀錄。」金志強說,「未來幾年,長三甲系列預計還將保持高強密度發射的節奏。」

96次出征,創發射總數紀錄

多次獲得中國火箭發射年度冠軍的長三甲,也在發射總數上遙遙領先。96次的成績,順理成章地刷新了我國單一系列火箭發射總數紀錄。

憑藉高密度、高品質、高成功率等特點,長三甲系列火箭受到眾多用戶青睞,承擔著我國絕大多數高軌道衛星和飛行器的發射任務,發射總數佔到長征家族總發射次數的三分之一。

金志強說,該火箭不僅能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太陽同步軌道(SSO)、傾斜地球同步轉移軌道(IGSO)、中圓軌道(MEO),還能執行地月轉移軌道(LTO)及深空探測發射任務。同時它具備大型衛星雙星發射、末級長時間滑行、窄窗口/多窗口乃至零窗口發射、低溫推進劑加註後推遲24小時不泄出再次發射等能力。這些技術保證它能滿足我國絕大多數重大工程的發射任務需求,成為長征家族中的「勞模」。

「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將迎來第100次發射,有望成為中國航天第一個發射總數過百的系列火箭。」一院長三丙總設計師陳閩慷說。

14天任務周期,創高密度發射紀錄

除了發射數量,長三甲系列火箭還刷新了由自己創造的高密度發射紀錄。

自2018年10月15日至12月25日,它完成了5次發射任務,平均任務周期僅14天。這超越了它在2015年創造的平均任務周期16天的紀錄。

「這5次發射任務包含『北斗』『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研製隊伍也經受住了考驗,盡顯『金牌』成色。」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副總指揮劉建忠說。

高密度發射紀錄的背後,除了出色的任務適應能力,還有該火箭「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的設計思想。劉建忠介紹,研製團隊一直致力於實現同構型火箭在單機、系統甚至子級上互相通用,讓火箭根據不同需求自由搭配實現「去任務化」。「就像批量生產的汽車可以任意匹配司機。」他說,「這種設計思路可以讓火箭研製生產先行一步,不受任務掣肘,既便於質量管控,也利於實現高密度發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思科最新報告:到2022年印度智能機用戶數將增至8.29億
樂視網及樂視體育近億元財產再被申請查封、扣押或凍結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