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史上的風雲人物因何喋血北京西單?

民國史上的風雲人物因何喋血北京西單?

1912年8月15日晚,張振武在北京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宴請薑桂題、段芝貴等北洋將領,以消除南北軍界隔閡,融洽感情。席間張振武與眾人開懷暢飲,談得十分投機。10時左右,酒闌人散後,張振武才驅車回寓所。道經前門棋盤街時,潛伏的軍警蜂擁而上,將張振武捆綁押解到西單牌樓玉皇閣京畿軍政執法處。隨後軍法處總長陸建章出示了黎元洪的密電,以及袁世凱下令處決的軍令。16日凌晨1點,張振武被綁在軍法處的木樁上,身中6彈而亡。同時遇害的有湖北將校團團長方維。

張振武被殺,是民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違法殺人的政治血案,全國輿論一片嘩然,群情激憤,並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張振武,湖北羅田人。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法律政治。期間由劉彥介紹加入同盟會,隨後回湖北進行革命活動。後加入共進會,成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骨幹分子,與孫武、蔣翊武一起被譽為「首義三武」,任武昌軍務部副部長。在漢口、漢陽保衛戰中,多次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發揮了重要的領導指揮作用。

張振武與黎元洪的舊恨新仇,是其被殺的根源。

武昌起義時,起義諸人擁時任湖北新軍協統的黎元洪為都督,張振武極力反對,曾對吳兆麟說:「如今黎元洪既然不肯贊成革命,又不受同志抬舉,正好現在尚未公開,不如將黎斬首示眾,以揚革命軍聲威,使一班忠於異族的清臣為之膽落,豈不是好?」 此言為黎元洪所知,黎由此對張振武深懷戒心,彼此間嫌怨日深。

黎元洪任湖北軍政府都督後,表面上與世無爭,實際上千方百計尋找時機,安插親信,以圖獨掌湖北大權。張振武掌握著將校團這一重要武裝力量,而且他從心底里輕視黎元洪,往往自作主張,越權行動,這無疑讓黎元洪感到如芒在背。

1912年5月,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用調虎離山之計,邀武昌「首義三武」入京,授予政府高等顧問這一閑差。張振武對此深為不滿,袁世凱只好又給他一個蒙古屯墾使的名義加以敷衍。當他要求設立專門機構時,袁卻不予理會。張一怒之下回了武昌,並公開設立屯墾事務所,欲招兵買馬前往蒙古。黎元洪對張的去而復返,既恨又怕;袁世凱對張也起忌恨之心。

1912年7月,由於裁軍及欠餉事不斷,湖北政局混亂。曾參加武昌首義的祝制六、江光國、滕亞綱等軍官,以改革政治為號召,試圖以武力改組都督府,7月17日被黎元洪捕殺。事後,孫武散布說,祝等3人謀亂由張振武指使。黎元洪已視張振武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後快。

7月底,袁世凱派湖北籍參議員劉成禺、鄭萬瞻等回武漢,以調解孫武、張振武的矛盾。劉成禺等回鄂後,於8月2日宴請孫武、張振武,杯酒言歡,孫、張重歸於好。袁世凱再三邀請張振武北上議事,劉成禺等人也力勸張振武離漢赴京;黎元洪自然極力贊成,並贊助4000元作為旅費。1912年8月11日,張振武偕方維等武昌首義將校13人,並隨從30餘人乘火車北上。未料這一去陷入了政敵布置的圈套,北京之行竟成不歸路。

張振武抵京後,8月13日晚,黎元洪即向袁凱發出密電,曆數張振武「罪狀」,請其殺掉張振武:「張振武以小學教員贊同革命,起義以後,充當軍務司副長,雖為有功,乃怙權結黨,桀驁自恣。……元洪愛既不能,忍又不敢,迴腸盪氣,仁智俱窮。伏乞將張振武立予正法」。並要求將張之親信方維一併剪除,以絕後患:「其隨行方維,系屬同惡相濟,並乞一併處決,以昭炯戒」。 袁世凱收到密電,親自校譯電文後,立即通知趙秉鈞、馮國璋、段祺瑞、段芝貴4人來總統府密商,均認為事情重大,不敢輕易下手。乃複電黎元洪核對電文真偽。得到確系無誤的答覆之後,袁世凱於15日發出密令,令陸軍執法處立即捕殺張振武、方維。

袁世凱此舉,既可以藉機除掉革命陣營中的一員猛將;又可以拉攏黎元洪。若有問題發生,還可把責任推到黎元洪身上。

黎元洪與袁世凱之間密電往來,殺機畢露,張振武還渾然不覺。到北京後,當時社會一片調和之聲,袁世凱對他也優禮有加,張振武毫無警覺戒備。他興緻勃勃地到處會客赴宴,聯絡感情。8月14日晚上,張振武在德昌飯店宴請同盟會與共和黨要人,以聯絡感情,化解矛盾。張振武席間發表演說,痛心疾首於兩黨之爭,慨然以調和黨見為己任,希望兩黨能捐棄私見,共維大局。

8月15日晚,張振武連趕了兩場宴會。晚6時出席王天縱舉辦的宴請北方和湖北來京將校的宴會。晚8時,張振武自做東道主,宴請北方將領。中間段芝貴有事提早退席,還有一些人借故退席,氣氛有些異常。但張振武仍無警覺。在回寓所路上,即被袁世凱派軍警逮捕,未經任何審訊,即被槍殺。臨刑前,張振武致黎元洪一封信,憤斥其用心險惡,最後仰天長嘆:「想不到共和國也如此黑暗!」

張振武、方維被殺後,中外震驚。在共和之國,僅憑一紙電文,不經任何法律程序,就可以將首義元勛處死,實在荒謬。南方國民黨人也極為憤慨。8月18日、20日,黃興連電袁世凱嚴詞質問,並取消了原定的南下計劃,以示不信任。20日,王芝祥、蔡元培等1024人在上海發起法律維持會,抨擊袁世凱、黎元洪違背法律。

反應最為激烈的還是共和黨民社派湖北議員劉成禺、鄭萬瞻等人,他們背著賣友的嫌疑,心中無限悲憤,一夜不眠。8月16日晨8時,他們前往總統府質問,袁世凱出面會見,但言語不得要領,眾人無果而返。

8月19日參議院開會伊始,劉成禺提起緊急動議,情緒激昂地要求首先討論政府違法擅殺張振武一事。張伯烈隨即提出由自己擬定、共和黨及國民黨共20人連署的質問書,對黎元洪對張振武羅織的罪狀一一駁斥。參議員對於譴責政府非法殺人這一點表現出高度一致。會議成為聲討政府的大會。8月20日,總理陸征祥、陸軍總長段祺瑞都沒有出席回答質問。張伯烈、劉成禺等人怒不可遏。次日,政府派法制局長施愚出席,參議員將其轟出參議院。22日,各黨集會,議決彈劾陸征祥、段祺瑞。

圍繞張振武、方維案掀起的政治風潮,使袁世凱一時極為被動。恰在此時,孫中山北上入京,並明確表示反對因張、方案彈劾政府,給袁世凱極大的支持。而黎元洪在備受各界攻擊之餘,8月22日虛情假意致電袁世凱,自請取消參謀總長及鄂軍都督職,並向參議院辭副總統職;同時利用權勢,鼓動湖北各界遍發通電,為自己開脫。

由於袁世凱、黎元洪各施權謀,參議院中各派力量在彈劾政府問題上產生分化,最後質問和彈劾案均因不足法定人數而不了了之。

為安撫感情受到傷害的人,袁世凱又命令將張振武、方維二人屍首好生收殮,並用上好的棺木,送到長椿寺停靈。隨後宣布以大將的禮節厚葬張振武,並拿出3000元為賻儀。

8月27日張振武遺體由火車運抵漢口大智門車站,恭迎靈柩渡江2000多人。28日黎元洪至抱冰堂致祭,並親寫輓聯「為國家締造艱難,功首罪魁,後世自有定論;幸天地鑒臨上下,私情公誼,此心不負故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人人稱他「官場不倒翁」,為何王安石視其「真儒家」?
潘仁美,北宋名將由忠臣變奸臣的演繹過程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