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北宋宮殿 大內、延福、艮岳

北宋宮殿 大內、延福、艮岳

一樓東京全貌鎮樓

不論他做皇帝還是充奴隸,她相伴廝守始終如一。數千後宮、牆花路柳都灰飛塵去,她才是相濡以沫、永遠的唯一。

北宋汴京宮室宮城周廻五里。皇宮的正殿叫做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大慶殿之南,是中央政府辦公機關,二者之間有門樓相隔。大慶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契丹使臣都在 紫宸殿舉行。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間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後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宮中的宴殿為 集英殿、昇平樓。北宋皇宮內的殿宇並不很多,後宮的規制也不很大。

北宋的皇帝大多比較節儉,皇宮並不大,大概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二分之一。

主要宮殿有大慶店(正旦等大禮一般在這裡舉行)

文德殿(又叫外朝)

垂拱殿(內朝)

崇政殿(試進士的地方)

長壽殿(接見使節)

集英殿(賜宴的地方)

另有紫宸殿,福寧殿,坤寧殿,延和殿,景福殿,皇儀殿,寶慈宮,睿思殿,慶壽殿,慶寧宮,寶文閣,龍圖閣,天章閣,秘閣,另外有後苑。

另外有延福宮,延福宮是相對獨立的行宮,在皇宮之外。宋徽宗即位後對宮苑的進行了擴建。延福宮殿、台、亭、閣眾多,名稱非常雅緻,富於詩意,當然是富於藝術修養的宋徽宗所取的。宮的東門為晨暉,西門稱麗澤。大殿有延福、蕊珠。東旁的殿有移清、會寧、成平、睿謨、凝和、昆玉、群玉。閣有蕙馥、報瓊、蟠桃、春錦、疊瓊、芬芳、麗玉、寒香、拂雲、偃蓋、翠保、鉛英、雲錦、蘭薰、摘玉。西側的閣有繁英、雪香、披芳、鉛華、瓊華、文綺、絳萼、瓊華、綠綺、瑤碧、清蔭、秋香、從玉、扶玉、絳雲。在會寧殿之北,有一座用石頭疊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為翠微殿、雲歸亭、層亭。在凝和殿附近,有兩座小閣,名曰玉英、玉澗。背靠城牆處,築有一個小土坡,上植杏樹,名為杏崗,旁列茅亭、修竹。宮有右側為宴春閣,旁有一個小圓池,架石為亭,名為飛華。又有一個鑿開泉眼擴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於堤上架一道粱入於湖水,粱上設茅亭柵、鶴庄柵、鹿岩柵、孔翠柵。

整個艮岳以南北兩山為主體,兩山都向東西伸展,並折而相向環拱,構成了眾山環列,中間平蕪的形勢。北山稍稍偏東,名萬歲山,山周5 公里有餘,最高一峰達90 步。峰巔立介亭以界分東西二嶺。據亭南望則山下諸景歷歷在目, 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則景龍江長波遠岸,瀰漫十餘里。介亭兩側另有亭, 東曰極目、 蕭森;西曰麓雲,半山。東嶺圓混如長鯨,腰徑百尺,其東高峰峙立,樹巨石曰飛來峰,峰棱如削,飄然有雲鶴之姿,高出於城墉之上。嶺下栽梅萬株,山根結構萼綠華堂,梅花盛開之時自有「綠普承跌,芬芳馥郁」的境界。

堂側有承嵐、昆雲諸亭。又有外方內圓如半月的書館,屋圓如規的八仙館。還有揮雲廳、攬秀軒、龍吟堂、紫石岩、朝真蹬等景點綴其間。由朝真蹬可往介亭,但蹬道盤行縈曲,扣石而上,忽而山絕路隔,繼以木棧,倚石排空, 周環曲折,形如艱險難行的蜀道。梅嶺盡處山岡向南伸延,其間有遍植丹杏鴨腳(銀杏)的杏帕。有栽於石隙土穴的黃楊,曰黃楊嗽。修岡之上成片的丁香間綴以磊磊山石稱丁嶂。又有在自然的頒石之下雜栽椒蘭,名為椒崖。

再往南已是壽山東南,西臨雁池,增土為大坡,坡東南柏樹茂密,動以萬數,枝葉扶蘇,如幢蓋龍蛇,是為龍柏坡。坡南又有小山,橫亘1 公里,其景窮極奇妙,稱芙蓉城。萬歲山西有長嶺,自此向南綿亘數公里,與東嶺相遙望。山口石間有水噴薄而出,形若獸面,名白龍沜。周圍有灈龍峽、羅漢岩諸勝,間以蟠秀、練光、跨雲諸亭點綴。又西為萬松嶺,青松覆被密佈於前後,嶺半建樓,名倚翠。嶺上下又設東、西二關,關下平地鑿大方沼。沼中有洲諸,東日蘆諸,上葺浮陽亭;西稱梅諸,上建雲浪亭。池水向東流入雁池,西出為鳳池。

中分為二館,東曰流碧,西曰環山,另有巢鳳館、三秀堂之屬。艮岳的南山稱之為壽山,山林蔥翠,望之若屏,雖然其方廣僅數公里,但前山兩峰並峙,山後岡阜連屬,峰巒崛起,望之千疊萬復,不知其幾千米。

山南起大池,名雁池,池中蓮荷婷婷,雁兔棲止。臨池倚山有嚷嚓亭,取「鳥鳴嚓嚓」之意。《艮岳百詠》 稱:「聖主從來不射生,池邊群雁態飛鳴。成行卻入雲霄去,全似人間好弟兄。」

亭直北是絳霄樓。壽山南坡疊石作瀑,

山陰置木櫃,絕頂鑿深池,車駕臨幸之際令人開閘放水,飛瀑如練,瀉注到雁池之中,這裡被稱作紫石屏,又名瀑布屏。循壽山西行,密竹成林,其內是四方貢獻的各種珍竹,往往本同而干異,又雜以青竹,故稱作斑竹麓。其間有小道透迄穿行。艮岳大門位於苑西,名華陽門,入門園徑寬於馳道,兩側奇石林立,著名的峰石有:神運、昭功、敷文、萬壽等,其中神運峰「廣有百圍,高六初,居於道中,外構亭以覆之」。

石側立碑,鐫徽宗親書御制記文。苑西仿農舍建西庄、山莊,周圍辟粳稼寂麻之地,山塢之中又有葯寮,附近植祀菊黃精之屬。萬歲山西北原有瑤華宮,後為火焚毀,丫是據其地鑿大池,名為曲江,自苑外引景龍江水,屈曲繞行,直至封丘門,池中有堂,曰蓬壺。西行為漱玉軒、煉丹亭、凝觀、圓山亭等。

整個苑中建築則亭台樓閣,齋館廳堂;山嶺則岡阜洞穴,岩崖帕壁;泉池則川峽溪泉,洲諸瀑布。更有喬木茂草,走獸飛禽,其勝概難以盡述。來到苑中,四向環顧,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岩之底,而不知 東京汴梁原是開闊平夷之地,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裡竟是人工委積開鑿而成。因而徽宗萬機之餘徐步一到,不知崇高富貴之榮。而騰山赴壑,窮深探險,綠葉朱苞、華閣飛陛、玩心愜志、與神合契,遂忘塵俗之繽紛,飄然有凌雲之志,終可樂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拒付文人 的精彩文章:

趙佶《大觀聖作之碑》

TAG:拒付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