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毛主席誕辰125周年,回眸難忘瞬間!轉發,緬懷!

毛主席誕辰125周年,回眸難忘瞬間!轉發,緬懷!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5周年。

今天,我們更不能忘記他!

從韶山走來

這是個跨世紀的默契

自您當年走出韶山沖的那一瞬

您就把拯救中國的使命擔在肩上

踏上實現民族獨立的步履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您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科學的種子播撒在中國大地

長出奇蹟

在南湖的那條小船上

掛起綉著鐮刀鐵鎚的紅旗

高舉這面旗

在湖南一個豐碩的秋天

您率鄉親們揭竿而起

與南昌城頭正義的槍聲

在井岡山變成一個個拳頭

革命武裝銅牆鐵壁

為了最初的諾言和信仰

您一路跋涉櫛風沐雨

腳上穿草鞋一身粗布衣

一路上充滿苦難艱辛無比

但您毫不猶豫

始終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用您偉岸的身軀

昭示您非凡的自信和底氣

您一邊戰鬥一邊寫詩

在吟唱中把對手擊退

油燈下您完成一篇篇經典

每一個文字都是制勝的武器

您和您的戰友們

締造了黨、國家、軍隊

您也為此做出巨大犧牲

先後失去六位親人

當得知兒子犧牲在異國他鄉

作為父親

您流下了失去愛子的淚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中國的命運在我們自己手裡

偉大的祖國已經崛起

您繪製的藍圖正變為現實

您未竟的事業正在繼續

在實現偉大復興

追夢逐夢的征程上

接力棒一代代傳遞

初心不變前赴後繼

中國,正行進在您的視野里

(劉業勇)

1949年天安門的城頭上,是您的一句「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讓全國沸騰,舉國歡慶!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明天,您離開我們已經41年個年頭了,但是人民一刻也沒有忘記您!

鄧小平曾說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我們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是您帶領我們推翻了半殖民半封建的舊社會;

是您帶領我們建立了民主的新中國;

是您帶領我們屹立於世界之巔!

您的一生,可以用波瀾壯闊,矢志不移來形容,庶幾就是一部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和新中國的國史。

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毛澤東一個個難忘瞬間——

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湘潭學友會合影。二排左三為毛澤東,當時他是湖南學生反帝愛國運動的實際領導人。

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在上海(後移至浙江嘉興南湖)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毛澤東和何叔衡作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會議,時年28歲。

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的部分同志1937年5月9日在延安合影,左三為毛澤東。

1931年1月,中共蘇區中央局成立,圖為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在第一次全蘇大會召開之日的合影。左起:顧作霖、任弼時、朱德、鄧發、項英、毛澤東、王稼祥。

1935年1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以他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下,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圖為長徵到達陝北後的毛澤東同志。(解放軍畫報)

1936年長征勝利後,毛澤東和朱德到達陝北後合影。

1937年5月,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組織中央考察團到延安考察。延安各界召開了歡迎國民黨考察團大會。這是毛澤東等與國民黨考察團的合影。右起:蕭致平、毛澤東、塗思宗、朱德、邵華、葉劍英。

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確定了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圖為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

1938年,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在延安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澤東、王稼祥、朱德、項英、王明;後排左起:陳雲、博古、彭德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

1939年5月26日,毛澤東在抗日軍政大學成立三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

1944年的毛澤東與彭德懷。

1944年11月,毛澤東、朱德在延安會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私人代表赫爾利,闡明關於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8月,中共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應蔣介石的邀請,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圖為中共代表離開延安前,與專程前來迎接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中)、國民黨代表張治中合影。

1945年8月,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合影。經過四十三天艱苦談判,國共雙方代表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1946年11月19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部分成員飛返延安。這是他回延安後和毛澤東、朱德在一起。

1947年3月19日起,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毛澤東轉戰陝北,指揮全國各戰場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等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進入北平。

1949年3月,毛澤東檢閱我軍第一支高炮部隊。(解放軍畫報)

1949年4月下旬,毛澤東在北平香山雙清別墅看解放南京的捷報。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於1951年國慶節接見志願軍歸國觀禮代表團。

1953年,毛澤東和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

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在武漢漢江關碼頭登上「洛陽」艦視察,並和該艦官兵一起航行。(解放軍畫報)

1955年9月27日,毛澤東頒發授予朱德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

1955年,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致開幕詞。

1956年,毛澤東和聶榮臻等觀看空軍飛行表演。

1959年10月,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賀龍接見受閱部隊代表。

1960年5月,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參觀中國研究製造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空軍地空導彈兵「英雄營」全體指戰員。(解放軍畫報)

1964年,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和解放軍官兵在一起。

1964年,毛澤東同志在全軍比武大會上,用神槍手使用過的槍支瞄準。(解放軍畫報)

1973年2月17日,毛澤東、周恩來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

1974年,毛澤東和周恩來在中南海親切握手。

1974年底,毛澤東主席與鄧小平同志親切握手。

1975年2月,毛澤東會見第二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

一個偉人留給一個時代的記憶是不盡相同的。革命家從「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中看到了意志與力量;「造反家」從「盜跖庄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中看到了大道與滄桑;思想家從「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中看到了平實與超越;軍事家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看到了真情與豪邁;歷史家從「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中看到了雄渾與悲壯;文學家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中看到了嫵媚與豪放;莘莘學子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看到了青春與擔當……而廣大的人民記憶悠深的還是那些「一碗紅燒肉」的平常小事和故事背後的偉岸人格。

毛主席您從革命到建設自始至終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付出了你畢生的心血,從衝出韶山投身革命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您一直都是為中國人民戰鬥,為中國人民造福。今天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忘掉您,沒有任何理由不紀念您,您的思想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走向強盛之路的指路明燈。

溫馨提示:《大美書畫》刊登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大美書畫 微信:zgdm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翰林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一定要打好基礎
書法,妙境為上乘!

TAG:書畫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