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200萬炮彈轟上甘嶺,值百噸黃金!我40萬炮彈殺敵1.3萬

美200萬炮彈轟上甘嶺,值百噸黃金!我40萬炮彈殺敵1.3萬

作者:慎獨

提到上甘嶺,我們首先會想到艱苦的坑道戰鬥,以及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當年志願軍戰士堅守坑道,與美軍浴血奮戰的故事感染了無數人,更是讓美軍驚呼遇到不可戰勝的對手。可如果只認為志願軍是靠坑道戰勝美軍,那就既小看了志願軍,又小看了美軍。

美軍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火力,地面有坦克、重炮、空中有戰鬥機轟炸機,如果離海岸近還有海軍艦炮支援。憑藉強大火力,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將日軍佔領的島嶼一個個啃下,無數日軍在海島上變成美軍槍下之鬼,按理說美軍是不怕攻擊擁有坑道的陣地。

然而在上甘嶺,43天美軍都沒能奪下小小的上甘嶺,反而自己損失慘重。同樣是坑道,為何日軍慘敗,志願軍卻大獲全勝?首先海島上的日軍無路可退,沒有補充兵力,也沒有給養,到最後很多日軍士兵是餓死渴死,或者因傷病而死。其次,日軍重武器很快被美軍摧毀,只能靠輕武器死磕。

志願軍則不同,一線部隊後面還有更多部隊作為支援。雖然美軍努力封鎖志願軍補給線,但是志願軍後勤部隊不顧危險,戰士們九死一生向前線輸送物資。前線兵員能得到補充,同時能得到雖然不多但好歹還是有一些的物資。正是這些為數不多的物資延續了志願軍指戰員們的生命。

更重要的原因,很多人意想不到,那就是志願軍炮兵出色發揮作用。在很多人印象中,我軍一直是小米加步槍,就算有幾門炮也是小口徑迫擊炮。實際上,在抗美援朝後期,我軍通過繳獲與蘇聯援助,已經建立了一支強大的炮兵。雖然規模和裝備性能都無法與美軍相比,但志願軍炮兵不斷鑽研戰法,大膽創新,在各個戰役尤其上甘嶺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即金化攻勢)第一晚,志願軍135團就是在炮兵掩護下奪回了白天失去的陣地,殲敵近2000人。17日、18日兩天,志願軍炮兵摧毀敵軍21門榴彈炮,這是志願軍炮兵第一次給敵軍炮兵造成打擊。

志願軍炮兵部隊

在上甘嶺戰役的反擊作戰中,15軍軍長秦基偉一次性集中7個身管的火炮營,與一個火箭炮團,分成4個炮兵群。10月29日夜到30日白天,共發射超過2萬發炮彈,而步兵僅用5個小時就攻佔了敵軍陣地,殲敵1500人。

志願軍炮兵陣地

整個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炮兵共打出40萬發炮彈,敵軍損失將近25000人,其中有13000人是被炮兵殺傷。相應地,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光炮彈就打了200萬發,僅11月1日當天就用300門炮打了20萬發炮彈。有一種形象的計算方法:一發150mm炮彈價值一兩黃金,那麼折算下來,美軍發射的炮彈至少價值200萬兩黃金,也就是100噸黃金。

美軍炮兵打完炮剩下的彈殼

難能可貴的是,志願軍炮兵不只是盲目的打炮,他們把大炮玩出了花。比如進攻前先是炮群齊射消滅敵軍陣地工事,然後用某幾門炮零散打幾發,讓敵軍不敢上來修復工事,即節省炮彈又延誤了敵軍。

與步兵的默契也十分重要。在一次進攻中,炮群在覆蓋了敵軍主陣地後向敵軍後方延伸,主攻的步兵佯裝向陣地突擊,敵軍見狀立馬從掩體中跑出來準備迎擊志願軍步兵。結果這邊剛跑出來,志願軍的炮彈又落在了主陣地上,沒有掩體保護的敵軍瞬間被炮火吞噬。

嘗到大炮甜頭的志願軍步兵,逐漸學會了怎樣利用炮火威力。在一次反擊作戰中,志願軍偵察到敵軍反撲,他們沒有發動攻擊而是直接將敵軍坐標報告喀秋莎火箭炮團,火箭炮團全團齊射覆蓋在敵軍反撲部隊集結地,幾乎將敵軍全部消滅。志願軍為了躲避敵軍炮火,將陣地修在山的反斜面,只留幾名戰士在山頂用步話機向炮兵報告敵軍動向。敵人一旦接近就呼叫炮火,給敵軍以精準打擊。

喀秋莎火箭炮

相比之下,美軍炮兵就太耿直了,只是機械地按照操典開炮。炮彈要麼全都落在掩體上,炸不到志願軍。要麼因為和步兵協調出現問題,炸到了自己人的頭上。雖然美軍打出了范弗里特彈藥量的火力密度,但依舊動搖不了志願軍的陣地。

美軍炮陣地

除重炮火箭炮外,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等小型火炮也不乏亮點。無後坐力炮手袁順安,一個人摧毀敵軍地堡40個,有力支援了反擊作戰。迫擊炮部隊則充分發揮機動靈活的特點,扛著炮打起游擊戰,讓敵軍找不準炮陣地的位置。在進攻中,專門瞄著敵軍坑道口或者掩體門口打,堵著敵軍出不來門。

無後坐力炮手袁順安

我們說,美軍強大是因為「鋼多」,打不贏志願軍是因為「氣少」。志願軍取勝是因為「氣多」,因為「鋼少」損失慘重。如今我軍炮兵規模堪稱世界之最,在未來戰場上,「鋼多氣多」的我軍必將更加火力威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的親侄子,在二戰中加入美軍與叔叔作戰,獲紫心勳章
英雄還是殺手?美軍軍官槍殺塔利班被查,特朗普親自介入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