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雄安新區區塊鏈管理平台首次發出預警 集團向農民工代付工資36萬

雄安新區區塊鏈管理平台首次發出預警 集團向農民工代付工資36萬

在全國首創「區塊鏈+保障金」方式杜絕欠薪

雄安新區向115名農民工代付工資36萬餘元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原付川)區塊鏈管理平台智能預警、保障金代付機制自動觸發、農民工在「無感」狀態下收到工資……近日,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某施工企業未能按合同約定時間支付工資,區塊鏈管理平台首次發出預警,並向115名農民工代付首筆36萬餘元建設者工資。

為從源頭上杜絕拖欠農民工工資,解決農民工欠薪難題,中國雄安集團在全國首創「區塊鏈+保障金」方式,綜合應用區塊鏈管理平台和建設者工資保障金,在技術、管理、制度等多方面保障雄安建設者勞動報酬權益。

中國雄安集團區塊鏈業務項目經理楊威介紹說,「區塊鏈+保障金」正式實施前,需要用工企業為建設者做三件事,即簽訂勞動合同,依法保障建設者勞動報酬權益;辦理工資卡,讓建設者工資有一本「對賬簿」,是否發、何時發、發多少,一目了然;按月發薪,為建設者領取工資提供一張「保險單」,分散集中支付帶來的欠薪風險。

「區塊鏈+保障金」方式,為建設者工資支付織就一張保障網。雄安集團研發出區塊鏈管理平台,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由平台統一監管所有與工程建設相關的資金清算管理工作,通過平台所有信息環環相扣、不容篡改。「通過平台透明化管理保障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一分工資款的具體流向。」楊威說。

今年10月,雄安新區出台建設者工資保障金管理辦法,工資保障金由雄安集團和施工企業(投標聯合體)分別繳納資金共同設立,是專戶存儲、專項用於解決新區工程建設領域建設者工資拖欠問題的保障資金。雄安集團一次性繳納1000萬元存入「集團公司建設者工資保障金」銀行專戶。

「綜合考慮各方利益,按照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原則,既考慮如何合理保障建設者的權益,又兼顧企業承擔能力。」雄安集團投融資部副部長劉俊如說,為減輕施工企業的財務負擔,雄安集團把企業繳納保障金比例降低至合同款金額的0.5%,並設置每項合同不超過300萬元的上限。

雄安集團還建立懲罰機制,對於未按約定發放工資的企業,列入新區工程建設領域「黑名單」。同時,對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記錄與評價,評價將直接影響企業今後在新區的其他項目競標。

目前,雄安集團區塊鏈管理平台管理企業已有1000多家,累計管理資金約20億元,累計為建設者發放工資約4萬人次、金額約2億元。

來源:河北新聞網

作者:原付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特資訊 的精彩文章:

美國國會議員:計劃將加密貨幣排除在SEC的證券定義之外
eToro分析師:比特幣ETF是否獲批對市場沒有持久影響

TAG:巴比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