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歷史上「瓦崗五虎」的關係太複雜,與隋唐小說里根本不一樣

歷史上「瓦崗五虎」的關係太複雜,與隋唐小說里根本不一樣

隋朝末年乘勢起義的瓦崗寨大軍,湧現出了很多流傳後世的傳奇人物,最有名的莫過於隋唐小說里號稱「瓦崗五虎」的秦叔寶、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羅士信(羅成),以及軍師徐茂公(徐世勣)和頭領李密等人。在小說里,秦叔寶與羅士信是表兄弟,與程咬金從小一起長大,與單雄信是結義兄弟。可是,真正的歷史上,這些瓦崗英雄彼此的關係並非這麼簡單。

網路配圖

秦叔寶和程咬金

秦叔寶和程咬金關係非常要好,雖然他們並不是發小。最能看出他們兩人關係鐵的一件事,是兩人私底下約好一起投奔唐朝的秦王李世民。

程咬金曾跟秦叔寶商量:「王世充才識淺薄,氣量狹隘,總說空話套話,動不動賭咒發誓,像個老巫婆,哪裡是撥亂反正的君主?」秦叔寶深表贊同。兩人秘密達成共識,且找來自己的心腹部下,約好一起投奔唐軍。叛逃不僅關乎自己生死,搞不好還會連累家人,秦叔寶和程咬金卻一起商議,可見關係之鐵。

網路配圖

當王世充派人前去攻打唐軍時,秦叔寶、程咬金自告奮勇地請命出戰。王世充欣然應允,卻不知道秦叔寶和程咬金的如意算盤。他們二人順利帶著親信部下來到秦王李世民的唐軍陣前,不但沒有發起挑戰,還快馬加鞭加入到了唐軍陣營。而且秦叔寶、程咬金跑遠之後,還特意下馬遠遠地對王世充行禮,說:「俺們深受您的優待,原本也一直想報效您,可是您猜忌成性,愛聽信讒言,不是俺們的託身之所。如今不能再侍奉您了,就此別過吧。」於是,秦叔寶和程咬金從此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得意大將。

網路配圖

單雄信和徐茂公

單雄信和徐茂公(徐懋功、徐世勣)是生死兄弟。他們兩個是一起投奔的瓦崗寨第一任首領翟讓,算是瓦崗寨的老功臣。後來第二任首領李密突然在宴會上殺了翟讓。混亂中,徐茂公也被砍了一刀,王伯當急忙喝止動手的兵卒,單雄信連連給李密磕頭求情,李密這才住手,徐茂公撿回一條命。

後來瓦崗起義失敗,單雄信歸順了王世充,徐茂公投降了大唐。有一次單雄信在交戰中,幾乎傷及秦王李世民的要害,被在場的徐茂公及時制止。單雄信給徐茂公面子,這才放了秦王李世民。

網路配圖

王世充被唐軍打敗後,唐朝要殺單雄信,徐茂公替他向唐高祖李淵和秦王李世民求情,但沒能成功。徐茂公哭著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讓單雄信吃,說:「如今咱們要生死永訣了,讓這塊肉與你一同入土吧,以表咱們兄弟同生共死的情義。」單雄信死後,徐茂公收養了他的孩子。

網路配圖

羅士信和裴仁基

羅士信(羅成)視裴仁基為知己。羅士信曾是裴仁基的部下,跟隨裴仁基一起投奔瓦崗寨,而後又跟著裴仁基投降王世充。裴仁基是羅士信的父輩,對羅士信有知遇之恩,兩人成了忘年交。裴仁基父子被王世充殺害後,羅士信不僅收養了裴仁基的遺腹子,還散盡家財設法贖回了裴仁基父子的屍體,又把他們安葬在邙山。羅士信說:「我死後,也要葬在裴仁基的墓旁。」

網路配圖

幾年後,羅士信戰死沙場,秦王李世民依照羅士信當年所言,把他安葬在裴仁基的墓旁,並代為照管裴仁基的兒子。

網路配圖

王伯當和李密

王伯當至死追隨李密,雖然李密並非良主。李密最開始投奔瓦崗寨的時候,瓦崗寨首領翟讓並沒有接納他,而是把他關押在軍營之外。當時是王伯當給李密出主意,讓他給翟讓建言獻策,李密這才在瓦崗站穩腳跟,後來還頂替翟讓坐上了瓦崗的第一把交椅。

網路配圖

瓦崗寨失敗後,王伯當跟隨李密投奔大唐。雖然唐高祖李淵給李密的待遇非常好,但李密不甘心屈居人下,想叛唐。王伯當極力勸阻,可李密不聽。王伯當說:「義士不因生死而變心。我承蒙您的恩惠和知遇之恩,本打算用生命報答。您不聽我勸,那麼不管是生是死,我也只能跟您一同叛唐。可只怕不會有什麼結果。」王伯當明知是死,還是義無反顧地追隨李密叛唐,最終和李密一起被殺。

網路配圖

參考書目:《舊唐書·程知節傳》,《舊唐書·單雄信傳》,《舊唐書·李勣傳》,《舊唐書·李密傳》,《舊唐書·羅士信傳》

文:阿風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文藏】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書畫攬勝 錢幣集珍—北京誠軒2018年春季拍賣會回顧(上)
古畫「雙胞胎」究竟是臨還是仿?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