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買賣古董 看人給錢潛規則!
在古玩市場上,凡是內行的古玩商經過多年的經營,各自都有長期的老顧客。這些老顧客都是經過長期的交流溝通,相互產生信任,慢慢建立起來的買賣關係。
而對於一些不熟悉的顧客,在初始的接觸時,只能看到店裡公開擺放和出售的古玩。第一次也只是做一些店面的交易。但商家手裡秘藏的好少精奇絕的古玩,只針對那些長期交易的熟客。除此之外對以下的幾種人,不但不提供鑒賞真古玩的機會,而且也不會與他們,進行任何交流溝通。這是古玩商界特殊的人文現象,同時也是不成文的行規。
第一,近幾十年來,凡是民間流散出土的金銀銅器、瓷器、玉器,有些精品連博物館都沒有,因此這類文化遺存,是絕對不能讓國有體制的專家學者及考古人員,獲取任何信息的,也絕不能向這一群體進行曝光,這是古玩業界的共識。
第二,對於不認識,不熟悉的顧客,初始先要與對方簡單的溝通,沒有了解對方的這個階段,是不會讓對方鑒賞好古玩的。其原因是商家不了解對方的知識眼力,只有經過對藏品實物的交流,通過測試確認對方是個行家以後,才決定是否取出好少精的古玩供其鑒賞。
第三,通過簡單的交流溝通,發現對方不具備一定經濟實力的,是不讓對方鑒賞好少精古玩的。
第四,雖然有經濟實力,但是不懂得真假,也不會鑒賞的。或是在交流溝通中,如果發現對方不懂裝懂,又自以為是的人是不讓看,同時也不拿出來讓對方欣賞的。如果您也熱愛收藏,熱愛生活 即使交流,也不會拿出真品。
第五、如果發現對方不懂上手古玩的規矩,也不懂行規的人,特別是有退貨毛病的人,商家不會與這類人打任何交道。
第六、謊鬼話連篇、且喜愛說謊鬼話的人,特別是開步就走邪道的年青人,商家不會跟這種人打交道。
以上這幾種人,在觀念、態度,以及對古玩業界的理解認識上不清楚,不懂古玩業界的行業規矩,是根本進不了真正專業的古玩圈,進不來就意未著買不到真古玩,唯一的結局一定是上當受騙。
買古玩,看看哪些人不願意做你的生意呢?你從中能得到怎樣的啟發?
兜里揣著三百二百的非看三千五千的古玩,就是看,看完以後三百二百的看不上了,三千五千的又買不起,多糾結呀!量力而行!
買個古玩,自己也沒個主意,前怕狼後怕虎的,一會擔心這一會擔心那,就好像各種倒霉事都要發生在你身上一樣!你要這麼害怕,買模型吧!
看完古玩了,明明自己喜歡都相中了,還要打電話問別人,你要問個專業的也行,問養雞的,問修自行車的,問開飯店的,問殯儀館的,一人一句不懂裝懂的話,給自己干懵圈了,不買了,回家了。之後再開始重複之前的一切,找古玩……看古玩……打電話……回家……找古玩……看古玩……打電話……回家……周而復始(同行們,遇見過沒有?)
明明是朋友,賣給你的能是假的嗎!非得到處找半生不熟的朋友幫看,打聽東西價格,他要懂,他是不是也能開古玩店了
今天看了,明天再看一邊,後天還想看看,終於跺腳決定買了,古玩賣了,他還埋怨我們,為啥賣了?他看好幾天了!對啊,你看好幾天了,這不一直讓你嘛,關鍵你只是看啊,沒交定錢啊,好古玩不是賣給猶猶豫豫的人的。


※馬未都:拍賣會拍賣有絕招,不光是喊價這麼簡單,套路很多
※馬未都:收了一幅「名畫」,故宮專家看後笑:一件清朝時期的仿品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