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書畫「臨本」的時代風格和自我風貌

古代書畫「臨本」的時代風格和自我風貌

「臨」本必然帶出書畫家自我風貌,對比董源與王翚的「雙胞胎」畫作,可以看出其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

董源與王翚筆法的對比

董源與王翚筆法的對比

筆墨當隨時代。董源所處五代時期,那時畫家重注創稿,作畫前提是大量高度觀察生活,運筆速度慢,正是張珩所提及的「十日一山,五日一水」。他們畫的是真山真水。董源被董其昌歸為「南宗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善用「披麻皴」法,喜山頭布置細密苔點,山脈以礬頭堆砌,山體呈饅頭狀。這些筆法特點統統被王翚抓住了。但董源是創作,王翚是臨之。元代黃公望在《寫山水訣》中分析了董源礬頭皴法的畫法,即:「坡腳先向筆墨邊皴起,然後用淡墨破,其深凹處,著色不離乎此。……謂之礬頭……皴法要滲軟……用淡墨掃屈曲為之,再用淡墨破。」董源的輪廓線是圓筆,淡而模糊,皴法也淡,然後又用染蓋住皴。反覆幾層,再用點子強調陰陽面,使山體呈現渾厚的質感。可明顯看出董源皴法松、王翚皴法緊;董源筆觸輕、王翚筆觸重;董源用筆簡、王翚用筆繁。這也是中國歷代文人畫意境高低的評判標準—畫繁容易,畫簡難。

董源與王翚柳樹畫法對比

董源與王翚柳樹畫法對比

(1)董源的柳樹筆法更像道士畫,垂柳多用直筆,樹榦淡色平塗,近似唐代壁畫勾線平塗的樸拙運筆,符合其道教盛行的時代特徵。

(2)王翚的柳樹畫法在董其昌「柳則千里」(即趙伯駒)和多次臨董其昌收藏的趙大年《湖庄清夏圖》的理念下,多有細刻之風,在乎柳葉的動態、柳葉設色的清新。很明顯王翚在此幅作品的柳葉畫法上進行了濃淡、深淺兩次刻畫,使柳葉有了層次感。

董源與王翚竹子和雁陣畫法對比

董源與王翚雁陣畫法對比

任何事物都猶如一把雙刃劍,書畫也不例外。王翚大量臨古,一方面顯示出其繪畫能力確實高超,而另一方面則不免帶出匠氣,即其繪畫作品帶有像暗號似的自家圖案化的符號。如他繪竹子,常呈整齊劃一的排列,似萬箭齊發;他繪雁陣,也是整齊劃一。彷彿一種套路下的圖案符號,缺少董源等大畫家幽遠的處理,筆下動與靜結合部分的意境轉化過於程式化。

董源與王翚界畫對比

董源與王翚界畫對比

王翚曾主持創作《康熙南巡圖》,顯示出他已是「四王」中描繪界畫技術最高超的一員,但與董源相比,仍略遜一籌。並且董源詳細寫實地描繪了支撐茅舍的遮簾桿,而王翚則忽略。這一細節,實則反應了清人繪製界畫時常常意到即可,已不再追求高度寫實。

董源與王翚四桅網畫法對比

董源與王四桅網畫法對比

中國山水畫常出現一件道具,其筆墨特點可做斷代的輔助依據,即打魚所用的四桅網。趙干《江行初雪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等都繪有此物。

(1)董源所繪四桅網,秉承高度寫實,用墨色深淺表現了立體,用線條表現了質感,甚至從人物的動態刻畫表現出重量感。

(2)王翚所繪四桅網則更顯圖案化,其表現彷彿差一口氣,缺少質感和量感。

董源與王翚舟船對比

董源與王翚舟船對比

古代書畫作品中出現舟船時,可用船體「吃水」的畫法輔助進行斷代。比如宋元人會利用吃水畫出船體的重量,觀者甚至可以感受到承載量的不同,《清明上河圖》中大大小小29艘舟船即可通過吃水分出不同的承載量。明代蘇州片則不同,他們不懂得把握吃水畫法,所繪舟船和水紋缺少靈動感,常像是兩組圖案的結合,沒有邏輯上的關聯,這也是書畫作為商品市場化下的必然結果。

董源和王翚作品中雖都沒畫水紋,但筆墨中已帶出上述筆墨時代風格。

原文作者:盛玫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一幅古畫驚現「雙胞胎」,抄襲或是學習?》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朱碧山款「張騫乘槎」銀槎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