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時候盼過節,長大了卻怕過節,這是病!

小時候盼過節,長大了卻怕過節,這是病!

【下載華輿APP,海外生活更有趣】

難得趁著節日好好休個假,卻感覺要比平日的工作和學習還要身心乏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聽著快樂的童聲,想著聖誕、元旦還有不遠的春節,你心頭一緊:節日又近了。

小時候總盼著過節,長大了反而害怕過節。難得趁著節日好好休個假,卻感覺要比平日的工作和學習還要身心乏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來自pxhere)

你可能患上了「節日綜合症」

朋友,你心慌,失眠,抑鬱嗎?

最近幾年,隨著大假、長假的明顯增多,一些人在節假日前後(尤其是年底節日密集階段)出現一系列心理、生理問題,產生「節日綜合症」。當然,這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而是個體適應能力紊亂的一組癥狀的「昵稱」。前幾年很熱門的「Festive Stress」也可以理解為「節日綜合症」的一種。

「節日綜合症」有哪些表現

第一類:焦慮。

聖誕樹還沒買怎麼辦?我的禮物朋友不喜歡怎麼辦?家裡的杯子不夠用要記得買……這類「病友」表現為對外界擔心和過分憂慮,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全感,導致吃不香,睡不好。

第二類:抑鬱。

好好的家庭聚會,往往就因為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句「掙多少錢呀」「有女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呀」等等把氣氛都搞砸了。抑鬱型「病友」常常精神不振,對家人和朋友漠然冷淡、抑鬱寡歡;有的本身是單身,孤獨感隨著假日的臨近而加劇,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緒會變得更糟。

(圖片來自網路)

第三類:攻擊。

聽過「人來瘋」,你聽過「節來瘋」嗎?這種人一到過節就喜歡瘋狂購物、暴飲暴食、通宵玩樂。別看他們外錶快樂歡暢,但內心是煩躁、衝動、苦悶的,瘋玩瘋鬧的行為只是一種情感宣洩。

這些小事竟然是導火索

過節放假這種「人生喜事」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但是,由於日常生活的壓力已經使得很多人承受力接近飽和,伴隨著過節產生的壓力(經濟、情感、人際交往、健康等)則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圖片來自網路)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造成「節日綜合症」的原因,卻竟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捕輿者為你列舉幾項,請自行體會。

1. 節日歌曲

有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商場在節前就開始反覆播放經典節日音樂的話,人們的節假日壓力可能會提前到來。因為這些歌曲會像倒計時一樣,不斷暗示你抓緊時間買東西/大掃除/走親訪友什麼的。

(圖片來自網路)

因此,所謂的「讓人緊張又期待的節日氣氛」,有時候說白了,其實就是各大賣場全天候循環播放的「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Jingle Bells」《發財發福中國年》《恭喜發財》,以及人們在這樣的音樂下瘋狂買買買的景象。

2. 如何花錢

Post之前援引Onepoll的一個小規模的調查顯示,最容易引起家庭節日矛盾的話題,前兩名分別為「去哪度假」(35%)和「花多少錢買禮物」(31%)。捕輿者歸納一下,兩者的關鍵共同點就是——「錢」。

撕開溫馨的假面,與家人或伴侶一起過節,就是和另一個人朝夕相處過日子。在這過程中,金錢觀、家庭觀、生活方式集中展示且碰撞著。而作為「經濟基礎」的金錢,則很可能成為激發大矛盾的「小火苗」。

3. 大型家族聚會

說完了錢,我們再說說家庭。

還是那個調查,在「最讓人心累的節日勞動」這個調查里,排名第一的選項就是「大型家族聚會」,沒錯,就是「大型——家族——聚會!」。

(圖片來自pxhere)

別看這短短6個字,但它包含了太多扎心的子議題:「今年去你家還是去我家」「如何應對家族熊孩子和熊親戚」「怎麼在長輩們的盤問中存活下來」「吃完飯要不要主動幹活」等等至今未能完美解決的「世界難題」,隨便一個,就能讓你輕鬆患上「節日綜合症」。

如何應對「節日綜合症」

節日的壓力無孔不入,對於這個「疑難雜症」,捕輿者為你開一副「標本兼治」的良藥。

首先是治標。節日的閑暇常會導致日常生活節奏的紊亂,進而打破身心平衡。因此從實際點滴入手,可以很好應對這種改變,起到防微杜漸的效果。

1.合理安排時間,讓身心都能休息。

儘管活動較多,但節日期間最好還是堅持日常的作息規律,不能一味的追求「放鬆」和「刺激感」,保證充足睡眠,不要過度勞累。

2.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節日期間不要讓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計划過於完美,一旦實現不了就會使你沮喪、焦慮甚至怒氣沖沖。對於時間相對較長的假期應該有一個較為合理周全的計劃安排,有張有弛。

(圖片來自pxhere)

3.活動安排健康有益,避免鋪張浪費。

你要明白,過節什麼是最重要的。請你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根據自己的喜好,安排自己的專屬活動。走出人山人海的購物廣場,去欣賞城市盛景、自然風光,規劃一些家庭活動,既陶冶了身心,也避免流於俗套。

4. 及時排解負面情緒。

節日期間難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對你產生不好的影響。你要及時發現負面情緒,不要讓它繼續影響你後續的時光。重點是要善於尋找疏導口,將體內積蓄的「節日壓力」有效地釋放出去,適度唱歌、跑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是治本。生活調整好,心理也要打個「預防針」,說白了,也就是把產生壓力的原因提前消除。

1. 訴求節日的合理定位。

很多人會對節日的內容產生誤解:家庭聚餐就是為了攀比,聖誕節新年送禮物只是遵循傳統……負面思考只會增大你的心理壓力。對於節日的起源和意義並非如此,而更多是為闔家團圓提供一個平台。在這裡,親情友情能夠融匯和交流。縱然中間過程會有諸多不愉快,但最終目的終究是好的,而那就夠了。

(圖片來自pxhere)

2. 學會提前緩衝,適應放鬆狀態。

在平日高度緊張的工作和學習狀態下,我們的大腦也隨之建立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節日的「突然來襲」,就好像行駛的汽車突然踩了剎車。所以,為了緩衝這種巨大的改變,我們可以從平時就學會張弛有度地生活,善用閑暇、雙休日等時間,讓大腦學會並適應放鬆。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HOW T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日本防衛大綱擬寫明「出雲」號航母化!
歷史與榮耀,2018中華龍舟大賽海南陵水總決賽前瞻!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