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聲稱能治好同性戀的心理學家,是個深櫃

聲稱能治好同性戀的心理學家,是個深櫃

公元八一〇二年,想像一下下面這種場景:「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教授每晚因打遊戲過分投入、音量太大以至激怒了鄰居,被拍下視頻後傳到了網上,瞬時上了熱搜,楊永信先不承認,後來開始認慫:「唉,看在我治好了那麼多網癮孩子的份上……」

以上並不是毫無來由地天馬行空,前陣子在美國,就有一件類似的的事情發生:一個聲稱能治好同性戀並以此為職業賺錢的美國心理學家,私底下卻被發現用同性交友網站交友尋歡......

這位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心理學家諾曼·戈德瓦瑟(Norman Goldwasser),一直支持所謂的「同性戀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ies),宣揚同性戀是一種強迫性精神障礙,通過治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取向。

46歲的諾曼·戈德瓦瑟

不料,他曾經的 「患者」在同性交友網站上刷到了他的賬號,並把這個信息透露給了韋恩·貝森(Wayne Besen),一位反對轉化療法的作者。貝森一查,在兩個同性交友平台Manhunt和Gay Bear Nation上都看到了這個叫做「hotnhairy72」的賬號,裡頭有戈德瓦瑟的裸照,以及他的興趣:「約會」,「接吻」,「已婚男士」,「按摩」等等……

同性交友網站的截圖

為了驗證真假,貝森開始釣魚,創建了一個叫做「Brandon」的小號,填寫完虛假材料後就直接去撩戈德瓦瑟,直到戈德瓦瑟提出要線下見面,還約在了一個汽車旅館。到這一步,貝森問他:誒,你不是那個推廣同性戀轉化療法的諾曼·戈德瓦瑟嗎?

戈德瓦瑟矢口否認,馬上註銷了自己的賬戶。但是他的裸照曾經就在網站上掛著,貝森把保存下來的截圖發給他,「然後他打電話給我並供認不諱,乞求憐憫。」

當貝森把整件事發到網路上後,NBC新聞發去郵件詢問戈德瓦瑟本人對「同性戀轉化療法」以及他在同性戀交友平台活躍這條新聞的看法。隨後,他回復了一封電子郵件:

「這件事以及相關的內容已被公之於眾,我很痛苦,但它將成為催化劑,促使我為自己尋求正確幫助。」

「儘管多年來我已經幫助許多遭受兒童性虐待和性癮影響的人,但我顯然無法幫助自己。我的個人行為沒有任何理由。我為自己的個人生活帶來的痛苦深感遺憾。」

非常聰明。這樣一來,他的形象就從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心理學家轉化為僅僅是私人生活上有點瑕疵的軟弱的人類。貝森在網上留言回擊:

「當試圖"治癒"LGBT人群是他的事業,戈德瓦瑟不能聲稱他的個人生活不關我們的事。」

「這就是一個騙子,他誤導客戶、對客戶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響,欺騙他的消費者購買(同性戀轉化療法)。」

同性戀可以「治癒」嗎?

戈德瓦瑟賴以為生的所謂的同性戀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y),也被稱為「去同性戀療法」(ex-gay therapy)或「修復療法」(reparativetherapy),它基於這樣一種認知:同性戀是一種病,可以通過治療改變一個人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

最初出現的轉化療法非常殘暴,最早研究這個領域的醫生甚至做過睾丸移植的手術,因為無法控制。二十世紀初,同性戀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罪惡行為,遭到全面的排斥,當心理學迅速發展為醫學的分支之後,同性戀又被視為一種「精神疾病」,一些對應的治療方案被提出來並得以實施,其中包括化學閹割、腦葉白質切除術、電擊療法、厭惡療法等等。

化學閹割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便是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圖靈。1952年,圖靈偶遇了一名19歲的男孩,二人回家過夜。這個男孩夥同另外一位同伴進入圖靈的房子盜竊後,圖靈報了警,卻給自己招來了大麻煩。相比盜竊罪,圖靈違反的是英國1885年刑法修正案第11條「嚴重猥褻罪」,此罪針對男性之間的身體接觸,不論年齡和經濟關係,也不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場合。為了免受牢獄之災,圖靈接受了長達一年當時政府力推的雌激素注射,即化學閹割療法,由於巨大的副作用,也被視為一種變相「肉刑」。1954年6月8日,圖靈離世,床頭是放著一隻咬了一小口的蘋果,沾滿劇毒氰化物。

2015年曝光圖靈信件,「也許是藥物的作用,我甚至夢見自己變成了異性戀。但無論是現實還是夢中,這個念頭都讓我痛不欲生。」

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主要在1930年到1950年間被應用於解決精神疾病,其中就包括同性戀。在標準腦葉白質切除術中,「醫生撐開額頭上的皮膚,在顱骨上打出兩個洞,然後插入一個迴轉刀具或壓舌板一樣的手術刀,切斷額頭背後的額葉前部與大腦其他部分之間的通路。」發明這個手術的葡萄牙醫師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Anto nio Egas Moniz)因此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但很快這種粗糙簡陋、後患無窮的手術就遭到了抵制。

推廣這項手術的美國神經科醫生沃爾特·弗里曼還率先使用了一種爭議性更大的技術:他將碎冰錐敲入上眼瞼,穿過薄弱的眼眶骨進入大腦,通過旋轉錐子來打孔的。據稱,在弗里曼實施的數千起手術中,40%的受治者是同性戀。

在實施腦葉白質切除術的美國神經科醫生沃爾特·弗里曼

厭惡療法和電擊療法可以放在一起說,厭惡療法曾經在電影《發條橙》中出現過,而電擊療法,在我國的網癮「治療」中頻頻提及。厭惡療法就是一種強行戒斷,試圖在同性戀「患者」和同性相關的行為之間建立新的負面的聯繫,通過電擊或其他痛苦的刺激方式,使「患者」今後一旦接觸甚至聯想到同性關係,便不由自主產生厭惡反應。

《發條橙》截圖

同性戀是否能夠「治癒」,至今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同性戀是否應該接受「治療」呢?醫學界普遍否認目前的「轉化療法」。

同性戀不會摧毀一個人,轉化同性戀的手段導致的壓抑、抑鬱、焦慮卻會加劇痛苦,帶來更長久的傷害。當同性戀從精神疾病的類目里划去以後,轉化療法便只在一些宗教群體中採用,而接受這種治療的,往往都是由父母說了算的未成年人。

被迫接受「治療」的,

大部分是未成年人

戈德瓦瑟醫生在求情私信中說他的轉化療法「幫助許多遭受兒童性虐待和性癮影響的人」,但從醫生處接受過轉化療法一年半的Chaim Levin並不認同,早在醫生私下在同性網站交友的新聞被爆出的前一年,2017年,Chaim Levin在博客里質疑戈德瓦瑟醫生和他所在的Jewish Community Watch:

很多人都知道,我在十八歲的時候接受過轉化治療,因為我曾是兒童性虐待的倖存者,2014年,我發郵件給JCW,表示對僱用戈德瓦瑟醫生的擔憂,主要是因為他仍然主張將轉化療法作為受過虐待的倖存者的合法治療方法。

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將自己的遭遇說出來,推動教育和立法,讓轉化療法徹底成為禁止項目,於是有了#生來完美(Born Perfect )運動。

薩姆·布林頓(Sam Brinton)說,他的父親首先嘗試體罰,讓他的小兒子擺脫「同性戀情緒」。當這些不起作用時,布林頓的父母轉向了一種叫做轉化療法的東西。有些記憶在十多年後朦朧,但布林頓確實記得他們使用的策略。有談話療法和厭惡療法,當他在看男男接觸的照片時伴隨著高熱或冰涼的外在刺激。「這實際上是精神折磨,直到今天,當我與另一名男性握手時,我仍然感到輕微疼痛。」經過一年半的治療和多次自殺未遂,布林頓終於撒謊稱自己已經沒有了同性戀的想法。

TC,一名19歲的同性戀男子,匿名接受赫芬頓郵報的採訪時自稱是接受過轉化療法的倖存者。被父母發現是同性戀後,他15歲就開始了轉化療法,「第一步驟通常持續六個月,他們說要解構人的定義,很煩人。厭惡療法,休克療法,伴隨著騷擾和偶爾的身體虐待,他們的目標是讓我們討厭成為LGBTQ的一員,第二步,叫做重建我們的形象。他們想把我們之所以是一個人的特質取走,只留下一個會行走、說話的上帝的機器人。」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威廉姆斯研究所的統計,大約有700,000名LGBTQ接受過轉化治療,其中大約有5萬名青少年。他們還估計,目前2萬名年齡在13至17歲之間的LGBTQ青年會在18歲之前接受轉化治療,而大約57,000名會在宗教人士的影響下遭受有爭議的性向轉化實踐。

未成年人在面臨轉化療法時,尤其需要保護,他們幾乎都是被迫參與進去,而從業者經常濫用監護人的善良和愚昧。2012年以來,美國已有十多個州通過了禁止未成年人接受轉化療法的法律。

時間倒回到1973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將同性戀一詞從《精神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中正式刪除,在中國,2001年4月20日,《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出版,同性戀不再被劃為精神疾病。如今,幾乎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性取向可以改變,醫療機構警告轉換療法是無效且可能有害的,但改變的過程依舊很漫長。

需要改變的

又何止是對性少數群體的「歧視」呢?

撰文:kylin

編輯:holly

圖片來自網路

我這麼好看,你不點一個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那些光鮮負債的年輕人
弗朗西斯·埃利斯,沖向龍捲風的男人

TAG:ELLEMEN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