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放下焦慮,跟著100本書重新與世界戀愛

放下焦慮,跟著100本書重新與世界戀愛

從混沌狀態到知周萬物,源於人類對世界的不停追問。

宇宙星辰、微觀粒子、自然生命、萬物運轉……還有多少人類未曾了解過的領域?

果殼聯手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共同為你打造了一份「果殼2018年度科學書單」。

它是由「我是科學家」的科學顧問與果殼編輯部的科普大V們一起推薦的。這些書或許不被許多人熟知,但卻是經久不衰的。幾乎每本被推薦的書都有它的推薦人和推薦語,我們希望它們能夠讓你喚醒或者保持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心,不斷探索神秘的世界。

世界未完,等你續寫。

ONE MORE THING

// 物 理 學 //

001

《現實不似你所見》

[意] 卡洛·羅韋利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羅韋利帶讀者穿行於「現實」這一概念的歷史,讓他們了解,對於未被發現的宇宙乃至我們自己的生活,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優美,將是你閱讀這本科普書的第一感覺。這是一段擺脫我們常識觀念的奇妙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會走出對現實有限而狹隘的視角,朝向對事物結構越發廣博的理解。

002

《上帝擲骰子嗎》

曹天元 著

推薦人:Steed // 果殼主筆、天文攝影達人

推薦理由:理解不了量子力學裡違背常理的怪誕現象,看看那些量子力學大牛唇槍舌戰的八卦往事,也算是值回書價了。

003

《宇宙的琴弦》

[美] B·格林 著

推薦人:Steed // 果殼主筆、天文攝影達人

推薦理由:前半部總結現有的物理學理論,寫得可謂一氣呵成,讀起來讓人賞心悅目。後半部開始探討弦論,就有些玄之又玄,難以為繼了。

004

《物理世界奇遇記》

[美] 喬治·伽莫夫,[美] 羅素·斯坦納德 著

推薦人:Steed // 果殼主筆、天文攝影達人

推薦理由:不用物理公式和數學推理,跟著湯普金斯先生遊歷一番,就把各種物理原理解說得頭頭是道,也是服了伽莫夫這位物理學大牛了。

005

《皇帝新腦》

[英] 羅傑·彭羅斯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人為何能擁有意識?彭羅斯從量子物理的角度給出了一個新的解答。雖然這個解答本身在學術界爭議很大,但僅僅是跟著他漫遊一番已經能學到很多東西了。

006

《別鬧了,費曼先生》

[美] R·費曼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科學家並不總是一本正經,他們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搞出一些惡作劇,讓你捧腹大笑。

007

《時間簡史》

[英] 史蒂芬·霍金 著

008

《上帝與新物理學》

[英] 保羅·戴維斯 著

009

《黑洞不是黑的》

[英] 史蒂芬·霍金 著

// 生 物 學 //

010

《基因傳》

[美] 悉達多·穆克吉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這位印度裔美國醫生、腫瘤專家穆克吉委實是科普領域的超一流作者。《基因傳》出版後,迅速高居亞馬遜榜單。這是一部反映基因發展史的傳記,也是一部科學家們在探究基因奧秘過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以科學家們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為線索步步深入,既梳理了基因理論的脈絡,又真實記錄了科學家們的合作與鬥爭。500多頁的大部頭就像推理小說一樣,邏輯清晰、結構嚴謹、循序漸進。基因,是20世紀生物學最重要的革命性發現之一。隨著基因測序、基因克隆等技術迅速發展,人類征服基因的時代已經到來。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生命的真相,後人類時代正在來臨。《基因傳》所講的故事,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011

《所羅門王的指環》

[奧] 康拉德·洛倫茨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動物都在做什麼?諾獎得主、動物行為學研究者眼中的世界。

012

《生命的躍升》

[英] 尼克·萊恩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38億年的演化史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發明」,這十個自然演化出來的發明可以說塑造了今天我們所知的所有生命。

013

《昆蟲記》

[法] J·H·法布爾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兩百年前法布爾的小小昆蟲觀察。只要上心,今天我們也都有條件去做。

014

《創世紀的第八天》

[美] 霍勒斯·賈德森 著

015

《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

王冬 / 張勁碩 / 史軍 / 劉暘 著

// 天 文 學 //

016

《夜觀星空》

[加] 特倫斯·迪金森 著

推薦人:Steed // 果殼主筆、天文攝影達人

推薦理由:從天文基本常識到業餘觀測技巧,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認識夜空,化身為星空達人。

017

《大眾天文學》

[法] C.弗拉馬里翁 著

推薦人:Steed // 果殼主筆、天文攝影達人

推薦理由:引入中國時作過增補,但主要內容成書於近100年前,現在看來卻毫不過時,是為經典。

018

《終極觀星指南》

[美] 霍華德·施耐德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再也不用對著別人的星空旅行流口水了,只要知道一些基本常識,人人都能觀星。

019

《大設計》

[美] 列納德·蒙洛迪諾 / [英] 史蒂芬·霍金 著

020

《超越時空》

[美] 加來道雄 著

021

《宇宙的最後三分鐘》

[英] 保羅·戴維斯 著

022

《宇宙的尺度》

[美]大衛·布拉特納 著

023

《極簡宇宙史》

[法] 克里斯托弗·加爾法德 著

024

《果殼中的宇宙》

[英] 史蒂芬·霍金 著

025

《宇宙信息圖》

[英]斯圖亞特·洛維 / [英]克里斯·諾斯 著

// 數 學 //

026

《從一到無窮大》

[美] G. 伽莫夫 著

推薦人:施郁 //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

推薦理由: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伽莫夫的傑出之作。我少年時期曾從中頗受教益。

027

《女士品茶》

[美] 戴維·薩爾斯伯格 著

028

《西方文化中的數學》

[美] 莫里斯·克萊因 著

029

《啊哈!靈機一動》

[美] 馬丁·伽德納 著

// 心 理 學 //

030

《錯覺在或不在,時間都在》

[英]克勞迪婭·哈蒙德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想想極限跳傘運動員。在一次跳傘過程中,在他即將墜地的前幾十秒鐘內,他會經歷驚慌和恐懼,以及冷靜下來思考解決辦法,復盤和計劃。人在極端情況下的時間感知,豐富細膩遠超過日常。 區別於物理世界的時間本質,心理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從另一層面研究時間本質:我們在感知時間時,到底是怎麼回事?時光飛逝或度日如年的背後,是否有生物學的更為基本的原因?這無非都是大腦耍的把戲,但它影響到我們年復一年對時間的感知,以及讓生命體驗更久遠這樣的命題。

031

《意識與腦:一個還原論者的浪漫自白》

[美] 克里斯托弗·科赫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直接外接設備,人類意識在這個概念的實現中的探索過程。

032

《對偽心理學說不》

[加] 基思·斯坦諾維奇 著

推薦人:游識猷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儘管如今占星、手相、通靈、潛意識治療等非科學大行其道,但真正的心理學,依然牢牢建立在統計概率和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上。

033

《追尋記憶的痕迹》

[美] 埃里克·坎德爾 著

推薦人:游識猷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諾獎得主自傳,從小小海兔身上,找到破解人類記憶之謎的線索。

034

《寶寶也是哲學家》

[美] 艾莉森·高普尼克 著

推薦人:游識猷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幼小的嬰兒是如何學習的。他們如何像科學家一樣去發現這個廣闊世界,理解周遭人類的行為和心理,如何像哲學家一樣去認識自己。

035

《那些比拚命努力更重要的事:哈佛大學研究了75年的幸福課》

[美] 喬治?維蘭特 著

推薦人:游識猷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如果需要人生建議,我會選擇哈佛成人發展研究。《那些比拚命努力更重要的事》,就是哈佛研究75年來積累的跟蹤研究數據。書里有翔實的研究數據,也有曲折的人生故事,還有許多做研究的科學小細節。

036

《惡的科學》

[英] 西蒙·巴倫-科恩 著

推薦人:游識猷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人為什麼能對其他人類做出殘酷的事?在劍橋大學精神病理學教授西蒙·巴倫-科恩看來,所謂的「惡」,就是「共情腐蝕」,我們一心沉浸於對自己目標的追求,忘記了別人也是有感受、有思想的人類,把其他人當成了「可以使用的物品」甚至「需要移除的障礙」。

037

《心理學與生活》

[美] 理查德·格里格;[美] 菲利普·津巴多 著

038

《登天的感覺》

岳曉東 著

039

《叔本華的治療》

[美] 歐文·亞龍 著

// 醫 學 //

040

《眾病之王》

[美] 悉達多·穆克吉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史詩般的、大部頭科普作品,9分之作。來自當代最傑出的科普作家之一,印度裔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吉。選擇的主題,是被作者稱為萬疾之王的癌症。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沉下心來,應當翻開這本工程浩大的經典。癌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種疾病。我們把它們統稱為「癌症」,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徵——細胞的異常增長。穆克吉歷時6年完成的這本書,通過回溯這一疾病的起源,講述它4 000年的歷史發展,來試圖回答一些本源問題。穆克吉感到,他所撰寫的不是某個「物」,而是某個「人」。書的主題日益演變成某個「人」一樣的事物,有如神秘、扭曲的鏡中影像。與其說這是一種疾病的歷史,不如說這是一種更具具人格化、更有血有肉的疾病傳記。

041

《人體的故事》

[美] 丹尼爾·利伯曼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人類發展的最大矛盾之一,是自然選擇速度遠遠慢於文化和科技的的進化速度。我們貪戀舒適的椅子,容易變胖,無不是這種矛盾的後果。這本書細緻講述了,由於我們的身體在很大程度上適應於過去數百萬年間的不同環境,以及由於進化的不完美帶來的一些惡性反饋迴路。各種各樣的失配性疾病,就是我們的身體對於新環境適應不良的結果。因而,如何認識和應對這種矛盾,變成了人類發展的最大命題之一。

042

《錯把妻子當帽子》

[英] 奧利弗·薩克斯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病」這種東西,未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043

《心外傳奇》

李清晨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心臟是生命的維繫者,敢於對它進行外科手術的人,註定是醫學史上最天才也最瘋狂的一批人。

044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

[美] R.M.尼斯;[美] G.C.威廉斯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為什麼會存在「病」這種東西?答案藏在人的演化史里。知道這些對此刻的治療用途不大,但是對將來的醫學突破會是至關重要的。

045

《病者生存》

[美]沙倫·莫勒姆 著

046

《生活中的毒理學》

[美] 史蒂芬·吉爾伯特 著

// 社 會 科 學 //

047

《為什麼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

[美] 賈雷德·戴蒙德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槍炮、病菌與鋼鐵》和《崩潰》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的新作,討論國家貧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溫帶國家比熱帶國家富裕,部分原因是熱帶農業貧瘠疾病叢生;豐厚的自然資源往往會帶來「資源的詛咒」,戴蒙德用他一貫的旁徵博引、大量採用各領域證據的方法展開寫作。他曾被譽為「當代少數幾位探究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在這本書里,他說,「雖然缺少統一的世界政府,美國、中國、歐盟、印度、日本一起努力就可以減少氣候變暖等人類共同面對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048

《人類簡史》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人類 200 萬年的演化史,作者用非展示人類考古學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給我們提供一種看歷史的視角,一種全局的觀點的方式來詮釋。

049

《學習之道》

[美] 喬希·維茨金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雖然閱讀的習慣、場景都可以改變,但其本質仍是學習的過程。

050

《天真的人類學家》

[英] 奈吉爾·巴利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一個當代人類學家的非洲歷險記,十分好笑,又意料之外的深刻。

051

《談判力》

[美] 羅傑·費希爾 著

推薦人:游識猷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要為了「解決問題」而談判,不是為了「我贏你輸」而談判。使用注重重基本利益、互惠方案和公平標準的「原則談判法」,讓你靠嘴就能解決許多問題。

052

《文明人類的八大罪孽》

[美]康拉德·洛倫茨 著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053

《超級智能》

[英] 尼克·波斯特洛姆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人工智慧到底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能達到人類的智能水平?

054

《黑客與畫家》

[美] 保羅·格雷厄姆 著

推薦人:游識猷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後世之人會欣賞現在黑客寫下的代碼,就像現在我們欣賞古代的偉大畫作嗎?沒準真會。

055

《哥德爾、艾舍爾、巴赫》

[美] 侯世達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一個劍走偏鋒的人工智慧研究者寫的一本曠世奇書。

056

《光電帝國》

[美] 吉爾·瓊斯 著

057

《靈魂機器的時代》

[美] 雷·庫茲韋爾 著

058

《編程珠璣》

[美] 喬恩·本特利 著

059

《人工智慧的未來》

[美] 雷·庫茲韋爾 著

// 綜 合 //

060

《鏽蝕》

[美] 喬納森·瓦爾德曼 著

推薦人:姬十三 // 果殼CEO

推薦理由:絕大多數人不曾注意過它,鏽蝕。這是人類最可怕的敵人之一,被視為「終極毀滅者」。它擊落飛機,折斷橋樑,撞毀汽車,沉沒艦船,毀壞房屋,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和財產。美國每年為鏽蝕付出4 000億美元的代價,遠超其他自然災害的總和。

這本書一共有十個故事,每個故事長短不一,自由女神像上的鏽蝕如何維修,布里爾利發明不鏽鋼的過程,易拉罐防鏽塗層的是是非非,美國國防部推出的一個防腐科普電視節目,以及在阿拉斯加輸油管里追「豬」的經歷。好的科學作品,以小見大,這本是典範之作。

061

《魔鬼出沒的世界》

[美] 卡爾·薩根 著

推薦人:Ent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闢謠心累嗎?如何與似是而非的知識鬥爭?卡爾薩根早就總結過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062

《寂靜的春天》

[美] 蕾切爾·卡森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現代環境運動的誕生大半肇始於此,一部改變了世界的著作。

063

《萬物簡史》

[美] 比爾·布萊森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與其說是萬物的歷史,不如說是知識與其發現者的八卦。八卦真假難辨,但知識確實有趣得拍案叫絕。

064

《冒煙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齒》

[英] 特雷弗·諾頓 著

推薦人:Ent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如果你的實驗太瘋狂,不敢在別人身上做,那總還有自己呢。

065

《萬萬沒想到》

萬維鋼 著

推薦人:游識猷 // 果殼主筆

推薦理由:一本「大開眼界」之書,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現實世界,在理工研究者眼中卻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印象。

066

《失控》

[美] 凱文·凱利 著

067

《推理的迷宮》

[美] 威廉姆·龐德斯通 著

068

《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

[美] 蘭道爾·門羅 著

069

《瘋狂實驗史》

[瑞] 雷托·U·施奈德 著

070

《迷人的材料》

[英] 馬克·米奧多尼克 著

// 科 學 家 推 薦 //

071

《花朵的秘密生命》

[美] 沙曼·阿普特·蘿賽 著

推薦人:李淼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推薦理由:你想知道一朵花的形狀嗎?或者一朵花的香氣的功能嗎?如果只讀一本書去獲得這些知識,我推薦這一本。而且,這是一本讓閱讀變得輕鬆的書。

072

《品嘗的科學:從地球生命的第一口,到飲食科學研究最前沿》

[美] 約翰·麥奎德 著

推薦人:李淼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推薦理由:從地球早期生命咬下的第一口食物,談到今日的美食科學發展與味道革命。作者深入廚房、超市、農場、餐廳、大型食品公司,以及科學實驗室,揭露了許多最新的飲食科學研究,例如人的心智怎樣把感官感受到的味道與從人體代謝系統傳來的信號組合起來的;甜食為什麼吃起來好吃,且容易使人成癮;薯片為什麼這麼好吃同時不健康。

073

《引力波》

[美] 珍娜·萊文 著

推薦人:苟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

推薦理由: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近一次而且極為重要的科學突破,引力波帶給我們一種全新認識宇宙的方式。此書介紹引力波的整個探測歷史,尤其重點介紹了直接探測到第一次引力波的設備LIGO的發展歷史,書中包含了很多探測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感受到人類為尋找時空微小振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074

《丈量宇宙》

[英]詹姆斯·吉奇 著

推薦人:苟利軍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

推薦理由:一本介紹星系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演化的科普書籍,通過此書,可以了解天文學家到底是在做什麼。

075

《未來簡史》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著

推薦人:賈界峰 // 中交基礎設施養護集團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推薦理由:未來呼嘯而來,你還在裝睡嗎?人工智慧發展,機器完全可以超越人類對自己的理解,人類可能放棄決策權,那我們還有什麼用,該用什麼樣的狀態存在;人類的下一次進化已開始,21世紀,死亡不是一個必然性的問題,而是一個能夠解決的技術問題,人類會獲得永生嗎。這是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對人類未來的預測。推薦這部書,無論你有什麼樣的過去,不要錯過《未來簡史》,不要錯過未來。

076

《可畏的對稱》

徐一鴻 著

推薦人:王青 // 清華大學物理系高能物理核物理研究所所長

推薦理由:本書以最易理解和極為生動的方式講述理論物理學在追求自然的美和單純的過程中,是如何探索、思考和挖掘物理學至高無上的「可畏」的對稱性的,而這些對稱又是如何控制我們宇宙的演化和運行的。

077

《彎曲的旅行》

[美] 麗莎·蘭道爾 著

推薦人:王青 // 清華大學物理系高能物理核物理研究所所長

推薦理由:空間為什麼是三維的?有沒有額外維度的空間?這些原本只在科幻故事裡探討的問題在本書中由曾是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第一位終身女性教授,也是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一位理論物理終身女性教授的麗莎·蘭道爾以通俗、生動的方式,將當今高能物理和宇宙學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娓娓道來,這是一趟在彎曲了的時空中的別有風趣的旅行。

078

《槍炮、病菌與鋼鐵》

[美] 賈雷德·戴蒙德 著

推薦人:崔凱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兼職教授

推薦理由:《槍炮、病菌與鋼鐵》是美國加州大學戴蒙德教授於1997年所著的,關於人類社會發展史的書籍。這本書必會給予中國學者很大的啟示。作為一名學者,應該怎麼做科普?學者的文章往往像說明文,沒有感情色彩,甚至迴避用第一人稱。這雖然體現了客觀性,但做科普是與人的溝通,要與人產生感情的共鳴。這本書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中外科普文學的差異,思考如何成為一名有情懷、有擔當的科普人。

079

《深海科考探險日記》

陳鷹 著

推薦人:唐立梅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推薦理由:如果要讀一本關於海洋科考的書,那麼中國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陳鷹教授所寫的《深海科考探險日記》就再合適不過了。陳鷹教授作為參加過美國阿爾文號深潛的中國人,在這本書中全面地介紹了他去科考的前因後果,以及他經歷的有趣故事,使讀者在趣味中了解到深海科考的全貌。這是一本描寫與記錄真實故事的紀實書,它擺脫了傳統科普的平鋪直述,以更有意思的方式引導讀者進行深入閱讀。

080

《我們何以成為後人類》

[美] N.凱瑟琳·海勒 著

推薦人:陸曄 //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推薦理由:《我們何以成為後人類》是一本技術哲學的書,作者凱瑟琳·海勒從媒介技術的角度討論了在科幻作品中常出現的問題——機器真的可以代替人思考嗎?如果人身上的器官都被機器取代,如果我們的肉身已經和我們要傳遞的信息沒有時空上的聯繫,我們還是「人」嗎?在本書中,你會看到科技的發展和倫理在文學和哲學中的思考,以及理論和現實之間如何相互推動,引導著人類思考關於自身的深刻問題。

081

《數學之美》

吳軍 著

推薦人:秦曾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推薦理由:吳軍的《數學之美》是一本特別好的科普書。他曾受到伽莫夫《從一到無窮大》的影響,對於科學應該如何講述有很深的思考。在《數學之美》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用平實和簡單的語言,把複雜的技術描述得通俗易懂,讓普通讀者也能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這種寫作功力讓我感到欣賞和羨慕,相信對科學家們也有很好的引領示範作用——如果對自己的研究感到自豪,你會願意做更多的事,與更多人分享。

082

《自私的基因》

[英] 理查德·道金斯 著

推薦人:張昕 //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推薦理由:《自私的基因》中關於「自私」、「利他」、「進化」等話題的討論和思考非常吸引我。我經常跟學生講一個故事,在古代社會,老年女性在絕經之後已經無法傳遞自己的基因了,她在社會中的作用是什麼?我的老師告訴我,這個時候老年人就不再是個體的基因傳遞,而是通過知識和經驗,去幫助族群的基因庫傳遞下去。通過《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也許你能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083

《必然》

[美]凱文·凱利 著

推薦人:楊平 // 科幻作家

推薦理由:《必然》是未來學家凱文·凱利的一本書,在書中他對未來社會作出了一些預測,會有12個趨勢必然出現。如果你好奇人類社會的未來,相信這本書會給你很大的啟發和想像空間。

084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

[德]貝蒂娜·施蒂克爾等 著

推薦人:賈雲竹 // 北京協力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推薦理由:本書向孩子們徵集了他們關心的問題,並彙集了多位諾獎得主進行解答。很多人覺得孩子們的問題很天真,但其實仔細想想,這些問題既有意思又十分宏大,比如「為什麼要有科學家?」、「為什麼要有戰爭?」。而諾獎得主們用廣闊的視野和獨到的眼光,橫跨物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方方面面,給了孩子們一些初看淺顯但內有深意的答覆。這種大科學家做「小科普」的形式,對成年人也非常有啟發。

085

《大自然的社交網路》

[德] 彼得·渥雷本 著

推薦人:賈峰 //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

推薦理由: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物種之間有著很複雜的關係。比如大馬哈魚、熊和鷹,分別生活在水陸空三地的生物卻互相依存,當大壩阻擋了大馬哈魚的洄遊,熊和鷹的數量也會減少。大自然就像一個網路,其中一個鏈條斷掉了,整個網路都會發生連鎖反應。《大自然的社交網路》這本書告訴我們,保護環境也不僅僅是對某一生物的獨愛,而是依靠自然的社交網路,實現對世間萬物的保護。

086

《癌症·真相》

菠蘿 著

推薦人:李彬彬 // 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推薦理由:癌症是一個隨著衰老而越來越可能遇到的問題,但是現在關於癌症的假消息實在太多了,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該吃什麼,該做什麼,或者這些是否根本就不重要。所以我覺得通過這本書能了解到一些跟癌症相關的知識,在我的專業領域之外讓我有所收穫。

087

《海洋中的愛與性》

[美] 瑪拉·J. 哈爾特 著

推薦人:李彬彬 // 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推薦理由:這本書沿著「繁殖」這個脈絡,講述了魚、珊瑚等等海洋生物的行為和現象,並闡釋了背後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知識。它的切入角度十分有趣,讓人在了解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動物有趣、溫情與奇妙的一面,同時展示了一個觀點,就是我們不必羞於談論愛與性,它們是自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088

《細菌簡史:與人類的永恆博弈》

陳代傑,錢秀萍 著

推薦人:陳代傑 //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細菌耐藥性研究與新葯發現」實驗室主任

推薦理由:對於大眾來說,健康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我推薦由我撰寫的《細菌簡史》,這本獲得了科技部2016年優秀科普作品獎,自2015年出版後已經再版了7次,並翻譯成英文版全球發行,還將出版阿拉伯語版。很多人會覺得細菌很恐怖,但是在這本書中,生動的文字和可愛的漫畫會讓你重新認識細菌,了解人類對抗細菌、利用細菌的智慧。

089

《大滅絕時代》

[美] 伊麗莎白·科爾伯特 著

推薦人:葉盛 //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推薦理由:《大滅絕時代》是我所翻譯的一本科普書,獲得了2015年國家圖書館「文津獎」推薦圖書獎。作者是一名科學專欄記者,她為了撰寫本書走遍了世界各地,和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交流,並參與了一線科考。她用平實的文筆,講述了人類正在經歷的、觸目驚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在為現實悲痛的同時,我對作者的經歷感到羨慕和敬佩,並且,閱讀和我專業領域有所差異的科普書,也讓我擴充了視野,受益匪淺。

090

《第三極的饋贈》

[美] 喬治·夏勒 著

推薦人:劉炎林 //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推薦理由:本書作者喬治·夏勒,在五十齣頭的年紀抵達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開啟了長達三十多年、至今未停止的高原野生動物漫遊。夏勒博士第一次全面揭示了羌塘高原有蹄類群落的面貌,也拉開了保護的序幕。他關於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著作,可說是該區域保護從業者的聖經。《第三極的饋贈》記錄了他這些年來的見聞與思考,對於現代世界的成年人,這是令人神往的童話。

091

《羽毛》

托爾·漢森 著

推薦人:梁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與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員、「美麗科學」創始人

推薦理由:我和女兒一起養了只小鴨子,並深深為鳥類美麗的羽毛所驚嘆,湊巧我看到了由托爾·漢森撰寫的《羽毛》一書,翻閱之後覺得非常有意思。這本書介紹了羽毛如何實現保暖、隔熱、飛翔、裝飾等等功能,羽毛不僅在漫長的演化中,讓鳥類獲得了強大的生存能力,也滲透進了人類的生活和文化,給與了人類關於美和科學的靈感。

092

《嗨!元素》

美麗科學 著

推薦人:梁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與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員、「美麗科學」創始人

推薦理由:如果你保有童心,或者想和孩子一起閱讀科普書,我想推薦我們美麗科學團隊出品的《嗨!元素》。這個系列不僅有實體書,也有在線版。通過將元素擬人,我們將化學知識用漫畫和小故事表達出來,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創作形式。

093

《天文大發現》

[荷] 霍弗特·席林 著

推薦人:李海寧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推薦理由:如果你對天文感興趣,推薦《天文大發現》這本書。它通俗易懂,語言生動有趣,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從發明望遠鏡以後的400年間,最重要的100個天文發現,並配有精美的插圖。在閱讀中,你能體會人類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收穫的驚喜。

094

《宇宙簡史:從宇宙誕生到人類文明》

[英] 約翰?翰茲 著

推薦人:李海寧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推薦理由:這本書入選了《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2015年度好書,涵蓋了天文學、哲學,還有進化生物學等多個領域,從宇宙誕生到人類文明,各種龐雜的內容圍繞著人類進化的主線被串聯在一起,非常精彩。同時,這本書讓我特別欣賞的一點是,它始終表現了一種對於現代科學研究局限性的批判和開放的態度。

095

《太空美術簡史》

[美]羅恩·米勒 著

推薦人:喻京川 // 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

推薦理由:《太空美術簡史》是由美國著名的太空藝術家、美國宇航局專職畫家羅恩·米勒撰寫的一部關於太空美術發展的書,裡面有精美畫作以及創作背景和科學知識的詳細介紹,是美與科學的結合。從太空美術誕生至今,它就在與科學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回顧太空美術的歷史,就相當於回顧人類認識太空的發展過程。

096

《宇宙》

[美] 卡爾·薩根 著

推薦人:李然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推薦理由:卡爾·薩根是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天文學科普作家,也是第一流的行星研究專家。他的《宇宙》影響了美國一代青年,也是讓我對天文學最初產生興趣的作品。薩根在用這部優雅的著作向我們展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激發我們對於宇宙的深入思考。這本書適合所有人閱讀,無論讀者是否學習過物理,或者曾經接觸過天文學知識。

097

《暗淡藍點》

[美] 卡爾·薩根 著

推薦人:趙洋 // 中國科學技術館古代科技展覽部副主任、副研究員

推薦理由:當今信息化社會,各種事物都在驅使著人往前趕,人們往往忘了自己的初心和生活的本質。我推薦卡爾·薩根的作品,比如《宇宙》、《暗淡藍點》這兩本經典名作。他不會給你講雞湯大道理,而是以平白樸實的語言告訴你什麼是宇宙,人們怎樣探索宇宙,你會感受到人、種族、國家乃至地球在無垠的宇宙和漫長的時間裡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從而在繁忙中獲得平靜的心靈,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098

《情緒》

[美] 莉莎·費德曼·巴瑞特 著

推薦人:黃揚名 // 台灣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推薦理由:巴瑞特院士對於情緒的見解獨到且有說服力。情緒沒有那麼神聖,它只不過是一個方便溝通的心理狀態的標籤,而所謂情緒與認知的抗衡,根本是騙人的伎倆。跳出既有的框架,跟著巴瑞特院士一起思考,相信你會對情緒的本質有全新的體悟,不會那麼容易為情所困,甚至可以讓情緒成為自己的助力,讓自己有更高效的表現!

099

《最初三分鐘》

[美] 史蒂文·溫伯格 著

推薦人:張雙南 // 「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

推薦理由:史蒂文·溫伯格是諾獎得主,同時也是優秀的科普作家,我推薦他的《最初三分鐘》,這是一本描述早期宇宙的經典作品。我們知道大爆炸之後宇宙形成了,但是在爆炸剛開始的0.01秒、0.1秒的時候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情,而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三分鐘又如何產生了後來宇宙演化需要的幾乎所有元素呢?本書描述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並介紹了天文史和宇宙史的相關內容。

100

《黑洞與時間彎曲》

[美] 基普·S.索恩 著

推薦人:張雙南 // 「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

推薦理由:基普·索恩是做科普做得很不錯的諾獎得主,他是電影《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因為對引力波探測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他撰寫的《黑洞與時間彎曲》非常值得推薦,這本書把黑洞有關的科學史講的很清楚,還包含了很多科學家的故事,包括前蘇聯的黑洞專家以及霍金的精彩故事,乾貨很多而又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強,通讀下來完全不會覺得枯燥。

特別鳴謝:

一個AI

你印象最深的科普讀物是哪本?留言說出你的故事,本AI抽選3人,隨機贈送姬十三的簽名薦書一本!29號開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吃了20多年紅富士,你一定沒吃過這種富士!
只剩23天,拿什麼開啟新的一年?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