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大的匈奴,為何與漢朝打了百年,最後卻失敗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強大的匈奴,為何與漢朝打了百年,最後卻失敗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強大的匈奴,為何與漢朝打了百年,最後卻失敗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小先生

年紀稍微大一些的人們一定還記得,在中學歷史課本上記載的漢武帝大一統,而對匈奴的戰爭同樣載入史冊,讓學生們學習,其中衛青、霍去病等在對匈奴戰爭的功臣大將更是讓無數男兒為之熱血沸騰。不過這幾年,岳飛、衛青、霍去病等抗擊外侮的民族英雄卻被從課本上抹除,教育部給出的理由是,如今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衛青、霍去病等人曾經打擊過的匈奴等異民族同樣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在這裡,筆者不禁回憶起了那場曠日持久的漢匈百年戰爭。

秦末農民起義,諸侯並起,經過群雄逐鹿先是項羽滅秦,分封諸侯,之後劉邦派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席捲三秦,項羽率軍與劉邦展開了數年之久的激戰,也就是楚漢爭霸。劉邦通過任用韓信、彭越等大將,取得了對項羽的勝利,統一中原建立了西漢王朝。而與此同時北方同樣有一隻生機勃勃的政權在冉冉升起,那就是曾經被蒙恬率三十萬秦軍擊敗的匈奴,在冒頓單于的領導下,擊滅東胡,收服月至,稱霸長城以北。

而漢朝和匈奴的第一次交鋒正是發生在漢高祖劉邦年間,劉邦領兵北上,結果前200年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白登,也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圍」。漢朝此時剛剛經歷了諸侯爭霸,可謂民生凋敝,漢高祖登基時甚至連四匹同樣毛色的馬湊不出來,可謂國力孱弱,好不容易才狼狽的從白登撤了出來。剛剛戰勝項羽的豪情壯志瞬間被白登之圍全部消去,劉邦震驚於匈奴大軍的強橫實力,因此西漢初期便對匈奴採取了和親政策,並不大舉交兵,而是崇尚黃老之學,與民休養生息。

經過了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積蓄了渾厚國力,雄心壯志的漢武帝劉徹登基為帝,對於對匈奴政策有所不滿,決心反守為攻,並且以李廣、公孫賀等為將,起大兵三十萬,設下了馬邑之謀,想要在馬邑埋伏匈奴軍隊,可惜失敗,從此匈奴對漢朝邊境侵擾不斷。漢武帝決心與匈奴一戰,任命衛青、霍去病為將領,前127年衛青出雲中,奪取河套地區。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取得河西之戰勝利,匈奴人悲歌「亡我祁連山」,渾邪王和休屠王畏懼之下,投降了漢朝。

前119年霍去病再度北進,轉戰兩千里,殲敵七萬人,一口氣追殺到狼居胥山,也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可惜的是兩年後霍去病去世,一生中六次出擊匈奴,破敵12萬。匈奴遭受沉重打擊被逼退守漠北,不過匈奴雖然損失慘重,漢朝也不好過,對匈奴戰爭損失了大量精兵,消耗了無數糧草,人民苦不堪言,文景之治的豐厚積蓄損失殆盡,漢武帝為此下《罪己詔》責備自己,不過對匈奴戰爭遠遠沒有結束。前71年漢宣帝發兵16萬,邀請烏孫發兵5萬共擊匈奴。

匈奴被這一次攻擊之後,不久後便內亂,前51年呼韓邪單于內附漢朝,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在前36年被「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驅使烏孫兵馬擊滅。然而實際上,91年,東漢朝著名的外戚大將軍竇憲深入漠北,在燕然山大破匈奴,也就是著名的「燕然勒石」,匈奴遭此打擊一蹶不振。然而失去了匈奴人的制衡,鮮卑人的力量開始壯大,並且成為中原王朝新的噩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去 的精彩文章:

抗戰期間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年僅37歲,如今子女過得怎麼樣?
他本戰功赫赫,卻槍殺女學生,毛主席寫信:雖然可惜,但依舊槍決

TAG: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