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跛腳的台灣行政團隊,還能有何作為?

跛腳的台灣行政團隊,還能有何作為?

民進黨在台灣「九合一」選舉敗選後,台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就像顆泄了氣的氣球,完全失去了政治動力與衝勁。賴清德向蔡英文請辭被慰留,但他預告「時間一到一定離開」,也製造了政務的「空窗效應」。賴清德欲走還留,台當局「行政院」也跟著消風,要推的政策更頻遭台灣地區領導人及地方首長打槍,整個台當局行政部門的士氣滑落谷底。

台灣「聯合新聞網」對此發表評論指出,為了回應新民意,賴清德先核准台當局「交通部」、「農委會」、「環保署」三首長下台,還陪祭了北農總經理吳音寧。這顯示台當局對「民之所惡」有足夠的敏感,為了讓卡車司機、農民、基層選民的憤怒得到出口,因此拿這些對象祭旗。但在「民之所欲」方面,對於民眾期待的拼經濟、兩岸及能源政策調整、官員停止惡搞惡鬥等,台當局卻置若罔聞,民進黨也絲毫沒有反省。

正本清源,台灣這次選舉之所以民怨大爆發,不只是因為「行政院」領導人不以民生為慮;更重要的是,民眾對於賴清德行政團隊「政治挂帥」的鬥爭作風反感已極,也因此才有「1124滅東廠」的訴求。孰料,民進黨內的敗選檢討還沒展開,「促轉會」卻大剌剌地扮演「太上行政院」,要求台灣「央行」、防務主管部門及文化主管部門配合它進行「去蔣」計劃。此外,中選會不檢討自己把選務搞得一團亂,竟馬上動腦筋要大修「公投法」;黨產會也不遑多讓,把矛頭指向照顧過許多孤兒的華興育幼院。「東廠們」如此亢奮活躍,顯示蔡當局根本沒有反省,根本不知民怨何在。

再看,在蔡當局「行政院」部會人事殘缺不全的情況下,各項行政頻頻出包。以「交通部」為例,在部次長及主秘均告出缺的情況下,蔡當局「行政院」部內依規劃推動機車新車加裝ABS系統,只因蔡英文一句話,馬上政策急轉彎。「觀光局」的「暖冬遊」擴大補助,遭桃園市長鄭文燦怒批,立刻政策髮夾彎。公務機關缺乏政治敏感度,當然動輒得咎;但如果上自台當局領導人、下至各縣市長都只顧討好,全然無視政策規劃的理性,動輒橫加干預,行政部門未來將如何辦事?

正因台當局行政團隊自處「看守」狀態,部會首長及下層官員人人自危,益發使「行政院」的處境格外尷尬。以台當局「財政部」為例,「財政部長」為避免財政危機想要擴大稅基,卻死不承認有意加稅,唯恐誤踩「政治不正確」的紅線。台當局「教育部」困於台大校長案死結難解;「外交部」則受困蘇啟誠輕生疑雲,難以脫身;忙於圍堵非洲豬瘟的「農委會」和「移民署」也都缺主官,上下忙得焦頭爛額。包括台當局「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都忙著選黨主席,立刻就要走人,整個蔡當局「行政院」幾乎是陷於半癱瘓狀態。這景象,難道要拖到春節過年?

這樣的蔡當局亂局越是延宕,民進黨越難從敗選的沉淪中脫身。賴清德「請辭待命」,其實是希望「以時間換取空間」,先協助台當局領導人把政局穩下,再等待來日的「大破大立」。但越是這樣拖著,「討厭民進黨」的民意壓力日劇,蔡當局結構文風不動,誰會相信它有檢討之意?正因為民進黨內都對蔡當局的「務虛檢討」不滿,才有吳乃仁退黨退流的演出;這個跛腳政權卻還在考驗民眾對台當局的耐性。

台灣新任縣市首長今天將就職,展開新局,地方的新政必然使台當局壓力越來越大。在朝野爭雄的台當局領導人大選年,弱勢的台當局將更難施展身手。不論是陳碩扁時代的「蘇貞昌內閣」或是馬時代的「毛治國內閣」,都有類似經驗,這也是蔡英文不易找到新「行政院長」的主因。民進黨再拖下去,就只會讓國民黨串連縣市政府興革搶盡版面,這對民進黨台當局領導人大選之戰將有什麼衝擊,民進黨心裡有數,民眾也很清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拔管」幕後黑手是蔡英文?
民進黨主席選舉 游盈隆炮口向內批賴清德是奧客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