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鬥機研發秘史:落後二代機居然救了三代機的「命」

中國戰鬥機研發秘史:落後二代機居然救了三代機的「命」

戰鬥機是一種高度複雜,綜合性極強的高科技產品,也是全世界極少見的高對抗性武器,為了在嚴酷的空戰中生存下來,世界各國設計師為了提高一點點性能,而冥思苦想多日多月,白天黑夜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儘管如此努力,設計師還是經常遇到技術難題,長久卡殼不得過關,要麼繼續拚命,尋求一舉突破,要麼就此認命:降低指標。

在新戰鬥機研發上,是進還是退這很考驗設計師的智慧,中國殲10A戰鬥機研製歷史上,就遭遇到這麼一個難題,最終設計師大大降低了要求,但是飛機卻得到了勝利。

殲10A戰鬥機是中國從不穩固的二代機基礎向三代機先進水平衝刺的傑作,過程很艱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殲10A是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高機動戰鬥機,飛機採用了先進的鴨式布局,外加適合高機動大側滑的腹部進氣,而且為了盡量提高飛機機動性和起降性能,除了鴨翼之外,飛機也史無前例的在機翼前緣和後緣增加數字式機動襟翼,機動襟翼可以隨著飛機的速度,攻角自動採取最佳的偏轉規律,從而達到最佳的氣動收益,這也是三代機設計的一個核心亮點。

中國殲10戰鬥機採用了和美國F-16戰鬥機類似的前後緣控制規律,效果良好

某年殲10A設計正緊張的時候,忽然從某個廠家傳來一個壞消息,廠家聲明,成都飛機研究所設計師給的參數不合理,需要重新計算,大幅度降低指標,否則無法完成設計要求。

這究竟是咋回事呢?原來,就是這麼個東西,操縱舵面運動的設備,學名叫舵機。

這個東西就是F16的舵機,很小是不是

最終廠家和成都飛機設計師交涉的結果,成都飛機設計師的氣動結構負責人堅持不能修改設計要求,理由是計算過多次,但是舵機廠家則絲毫不讓步,他們根據過去的經驗發現,飛機設計師給的空間太小,重量太小,在這麼小的限制之下,根本不可能做到設計師要求的超高功率。

最終這件事情驚動了總師宋文驄,經過一陣緊張的協調,成都所的負責設計師仍然絲毫不肯讓步,最終無奈之下,總師將其解職,調離崗位,最終和舵機廠家談判的結果,總師同意將功率下調三分之一,同時進行新一波計算校核,而且為了讓舵機廠家放下心來,總師甚至向舵機廠家表示,假如下調後的指標仍然太難的話,殲10A戰鬥機甚至可以考慮鎖死前緣機翼進行提前試飛,等待舵機成熟。

殲10A採用了完善的氣動設計,但是也給設備廠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最終經過努力,舵機廠家也不負眾望,做出了合格的產品,及時交付成都殲10A戰鬥機試飛使用,最終結果,性能指標和美國F-16類似,這也是舵機廠家的一次偉大勝利,而經過風洞實驗和反覆計算之後,成都所也給出了結論:原始設計參數有誤,降低三分之一功率是科學的。

或許就有人問了,舵機廠家咋就這麼牛氣,能把設計師頂翻?

其實,這不是多難的事情,原因在於,舵機廠家有經驗,他們在殲10A戰鬥機之前,做過一款二代機,這款二代機也採用了前緣機動襟翼設計,這就是成飛的殲-7E戰鬥機!

殲7E在紅框位置安置了一個小型的舵機,這個舵機尺寸小重量輕功率大

由於1990年殲7E首飛,1993年交付部隊使用,舵機廠家在這上面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對於殲10A戰鬥機提供了比殲7大不了多少的空間和重量,他們對於自身能力的上限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最終,憑藉這麼一個「工作經驗」,最終完美翻盤,說服了缺乏經驗的成都所設計師,從而避免了殲10A戰鬥機項目的失敗,要知道,假如取消前緣襟翼的話,飛機最大機動載荷會下降10%以上,非常的吃虧。

或許有朋友有點迷糊,殲7E和殲10A不是都成都搞的嗎?實際上成都搞飛機分成兩家,之前設計製造殲7E的是成都飛機製造廠俗稱成飛,代號132廠,而設計殲10A的單位叫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代號611,成飛132有的經驗,611並沒有,實際上來說,這個舵機事件給了成都所一個提醒,必須重視技術預研,假如沒有足夠的技術預研底子,對於新戰鬥機的各種先進設備和部件性能,尺度,重量,總設計師是沒底的,缺乏經驗,最終一定是要吃虧的,要麼參數提的太低,要麼參數提的太高,最終浪費的都是海量的時間和金錢。

成都的成功,在於試驗機做的多,做的足夠認真,任何部位都知道如何修改

為啥一架飛機動不動就幾個億的造價,原因就在於,任何一個部件,任何一個零件都經過精細的設計計算試驗和驗證,物有所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強單發戰機強勢出擊,攜手巴鐵,雄鷹7軍演大戲開始
飛機發射了一邊的導彈後,如何保持重心平衡?飛控系統告訴你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