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精製茶比毛茶好在哪?精加工居然改變了茶葉這麼多!

精製茶比毛茶好在哪?精加工居然改變了茶葉這麼多!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我們常聽說茶葉有「毛茶」和「精製茶」的概念,那麼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呢?茶葉為什麼要精加工?毛茶可以喝嗎?

是的,茶葉加工包括初加工和精加工兩個過程,如下圖:

鮮葉加工成毛茶,只是完成了初加工,只能算是半成品,嚴格地說,這種茶是不能上市銷售的,只有經過精加工後的成品茶才可以上市銷售。

毛茶只是茶葉完成了初步製作,一般較為毛糙不清、等級交叉、品質混淆,還常常帶有夾雜物(小木棍、頭髮絲都可能有)。要讓毛茶變成商品銷售,精加工就變成必不可少的了。

毛茶可以喝嗎?

當然可以喝的,咱們很多茶友都是經常喝毛茶的,例如未經揀剔的綠茶、尚未完成焙火的岩茶、普洱茶的曬青毛茶。

只不過這些茶在觀感上可能沒那麼好看,在滋味上可能沒有那麼高端、完美。

精加工的意義

茶葉精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整理外形,去掉粗劣,改進內質,分清級別,調和品質,使茶葉達到純正品質特徵。

通過精加工,對於茶葉來說,意義是重大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改善外形,二是改進內質。

1

改善茶葉外形

毛茶夾雜物很多,如梗、朴、片、末等,不論是屬於茶類還是不屬於茶類的夾雜物,對茶葉成品的色、香、味皆有不利的影響,因此須將它們與茶葉分離,以保證茶葉品質的純凈度。

此外,毛茶的形態很複雜。鮮葉採摘的時間、老嫩、標準、質量等都會影響毛茶的外形。在初加工中,對鮮葉難以做到按等級劃分,因此一般毛茶的外形比較粗糙。

茶葉經過精加工後,可使不整齊的毛茶分出品級、分成種類,達到各種不同茶品質、形狀的公認標準。因此經加工對改善茶葉外形有重要意義。

2

改進茶葉內質

茶葉精加工時,會採用烘炒技術來整理毛茶的形狀。總結來說,烘炒技術有兩個重要的意義:

一是,降低茶葉含水量。烘炒技術可以降低茶葉含水量,這樣既可以使茶葉收縮外簡化茶葉等級劃分的操作;又可以蒸發多餘的水分,防止茶葉變質,這對烘乾保質有重要的作用。適當的含水量,可以確保精茶的內質。

二是,提高茶葉品質。烘炒技術還可以改進茶葉的色、香、味,從而提高茶葉的品質。

所有茶都必須經過精加工嗎?

不是的!毛茶中有些是不需要進行精加工而可以直接作為精茶的品種,比如鮮葉原料全部選擇嫩芽加工的茶葉,可以直接加工成精茶。

而且每種茶精加工的難易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例如特種茶中的龍井茶,在精加工時只要稍微揀去碎片即可,而有些茶類則比較複雜,例如工夫紅茶。

我們來看看祁紅工夫的精加工流程。

祁門工夫紅茶機械精製流程(點擊可查看大圖)

想不到吧?祁紅工夫居然有13道精製工序!

精加工的主要步驟

茶葉該如何精製呢?這涉及到比較專業的技術問題,大宗茶的精加工尤其複雜,包括如下步驟:

毛茶驗收定級歸堆拼配付制篩分切軋風選揀剔、乾燥拼配勻堆裝箱濕熱與壓造

這裡就不跟大家詳細介紹了,不過有幾個常見的精製工序,倒是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它們的概念:

1、定級歸堆:是指將毛茶按等級、品類、產區、季節、加工方法不同,分別歸堆入庫儲存,為毛茶拼配付制打好基礎。

2、拼配:是指通過評茶師的感官經驗和拼配技術把具有一定共性而形質不一的產品,拼合在一起的作業。關於拼配,以前有詳細介紹過,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哦!《拼配茶,被你妖魔化的「三好生」》

3、篩分:是整飭外形的主要作業,將長短、粗細、輕重、厚薄不同的茶葉分離出來,使茶葉外形近似。

茶葉篩分

4、切軋:也叫切細,把粗大的和細長的茶條切斷,以符合成品茶的規格要求,同時能將茶梗切細,更容易將茶梗剔除。

5、風選:利用風力區分茶葉的輕重、厚薄,揚去黃片、碎末、無條索碎片或其他輕質的夾雜物。

6、揀剔:除去粗老、畸形的茶條,整理茶葉形狀,揀出茶籽、茶梗等夾雜物。既可不就採摘加工的粗雜,又能矯正篩分。目前,無論哪一種茶類精加工時都必須經過這道工序。

茶葉揀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茶葉的葉形太複雜,教你一招簡單區分!建議收藏
紫砂壺、紫砂罐,這回給你來個盛宴!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