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中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中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中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 攝影:李晉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晉):2018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迎來設立30周年。30年來,國家高新區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科技投入最大、科技成果和專利產出最高、新產品新技術產出最多的區域。

建設國家高新區是中國政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快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1988年5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設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即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回顧國家高新區30年發展歷程,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26日在北京舉行的座談會上介紹說,截至目前,中國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高新區達到168家,30年來,中國國家高新區高舉「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旗幟,為中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出了重要貢獻:「1991年,國家高新區設立之初,企業營業總收入僅87.3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高新區營業總額達到了33.2萬億元,實現四、五百倍的增長。此外,國家高新區GDP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1年的2.6%,提高到2017年的11.5%,增長了近九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王志剛部長表示,30年來,國家高新區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同步提升:「國家高新區在發展過程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和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個U盤,中國第一台超級計算機,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即時通信軟體,第一部國產手機,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第一枚人工智慧晶元,第一個量子通訊衛星等等都在高新區。」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中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 攝影:李晉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高新區從孕育到設立,從建設到發展,堅持面向市場,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已經成為中國改革探索的先行區,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改革的先鋒、引領和試驗田作用。王志剛說:「一是不斷深化『小政府,大服務』的理念,構建統一高效的管理機構,形成了良好的管理體制機制。二是推進放管服和簡政放權、持續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持續開展政策創新和先行先試,陸續試點的一系列政策,其中絕大多數已經推向全國,提供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開放邁向新階段,創新驅動成為國家戰略,與此同時,國家高新區也隨之進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國家高新區將充分發揮先發優勢,大力加強科技創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新時代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整體的思路和工作的重點,要求我們國家高新區在新時代要高舉一個旗幟,這就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要把我們的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透過金句學講話
駐日美軍基地搬遷長路漫漫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