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男女大腦有別?科學研究實錘了

男女大腦有別?科學研究實錘了

男女大腦有別?科學研究實錘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片來源:pixabay

本文轉載自「知識分子」。

火星代表戰神Mars,象徵勇猛和陽剛,而金星代表愛神Venus,象徵溫柔和細膩。網路上曾流傳一個笑話:老婆讓老公幫忙把胡蘿蔔切成丁,結果老公把胡蘿蔔切成「丁」字形的小塊。這則笑話隱喻了男女性格差異和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了男女之間的紛爭和互補。思維模式背後的成因是什麼?男女的大腦真的存在差異嗎?又為什麼會有性別差異呢?

英國研究自閉症的心理學家西蒙?巴倫?科恩(Simon Baron-Cohen)提出用共情-系統化理論(Empathizing-Systemizing Theory,簡稱E-S理論)解釋人的思維偏好。該理論從共情(Empathizing)和系統化(Systemizing)兩個維度將人的思維傾向進行量化,分別用共情商數(Empathy Quotient,EQ)和系統化商數(Systemizing Quotient,SQ)量表評估。共情即識別其他人的心理狀態(cognitive empathy,即認知共情)以及在與其他人的互動中給予合適的情感回應(affective empathy,即情感共情);系統化指具有分析或建立基於規則的系統的內在傾向。通俗地說,EQ高的人更能理解他人,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真正去傾聽和關心他人。SQ高的人則更擅長掌握規律和通過觀察形成對系統整體的理解。SQ的測試有點像做高中物理壓軸題,比如對物理因果關係圖片進行排序,或者指出拍立得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等。

每個人EQ更高還是SQ更高受各種先天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出生前胚胎中睾酮含量1,2,個體的遺傳變異3,4等。Clark等人用動物實驗證明閹割的沙鼠(缺少雄性激素)的神經發育以及認知行為與雌性沙鼠更接近,而注射雄性激素的雌性沙鼠則表現出與雄性沙鼠接近的神經發育以及認知行為5。科恩提出,根據EQ和SQ的大小,人腦大致分為五種(圖1):

B型:EQ=SQ;

E型:EQ>SQ;

S型:SQ>EQ;

極E型:EQ>>SQ;

極S型:SQ>>EQ6。

自提出以來,已有基於大人群的研究支持E-S理論,並發現男性在系統化評估中分數普遍高於女性,女性則在共情商得分更高7,8。也就是說,相比於男性,女性更能識別其他人的心理狀態以及在與其他人的互動中給予合適的情感回應。不論性別,SQ高於EQ越多,越不解風情。

由於自閉症患者常在規律性和機械記憶表現出超常的注意力(如認路、記憶火車時刻表、地鐵站或公交站牌等),而在社交溝通方面存在嚴重障礙,這些患者的大腦被認為屬於極S型大腦,也被稱為極端男性腦(Extreme Male Brain,EMB)。

男女大腦有別?科學研究實錘了

圖1 「Sex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Implications for Explaining Autism」, 2005, Science.

針對上述的E-S與EMB兩個理論,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於今年6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刊登了迄今為止基於最大樣本量的研究工作9。在英國電視台第四頻道的幫助下,該研究的研究樣本達到671606人,其中36648位為自閉症患者。

科學家們分別用衡量EQ、SQ、AQ (Autistic quotient,自閉症特質商數)和SPQ (Sensory perception quotient,感官知覺商數)的量表讓納入研究的人做自我評估,計算出EQ 、SQ 、AQ 、SPQ以及SQ與EQ之差D-score。該研究發現男女性別在EQ和SQ得分具有顯著差異,且自閉症患者的大腦有EMB的傾向(圖2)。過去人們對自閉症普遍存在誤解,認為他們完全失去共情能力。該研究則發現,儘管自閉人群的認知共情很弱,他們的情感共情卻是完整的,也就是說他們會關心別人。心理變態和反社會人格的人則不同,他們通常有完整的認知共情能力,但情感共情並不完整,因而其行為通常不顧及後果,甚至有些殘忍。

此外,研究還發現,男性在自閉症特質評估中得分高於女性,且在STEM(科技工程與數學的總稱)領域中工作的人的SQ和AQ也更高,反之亦然(圖3)。這似乎可以解釋男性通常在STEM領域有更優秀的表現。

「這些得分的性別差異在人群中非常明顯。相關的研究也證實了共情和系統化傾向一部分由基因決定,一部分與胎兒時期的激素濃度有關,有些也會被環境影響。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因素對性別差異的影響程度多大,以及這些因素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參與該研究的瓦倫?沃里爾(Varun Warrier)博士說9。

男女大腦有別?科學研究實錘了

圖2 自閉症患者與正常人在四種評估中的得分。AQ: Autistic quotient; SQ: Systemizing quotient; EQ: Empathizing quotient; SPQ: Sensory perception quotient.

男女大腦有別?科學研究實錘了

圖3 STEM領域的人與非STEM領域的人在四種評估中的得分。AQ: Autistic quotient; SQ:Systemizing quotient; EQ: Empathizing quotient; SPQ: Sensory perception quotient.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研究團隊藉助於第4頻道的影響力展開大樣本調查的研究,此前他們曾在人數為3900的人群中驗證E-S和EMB理論。

「大數據對於結論的可重複性和穩定性很重要。這項研究是科學與媒體合作進行大數據學術研究的真實案例。」團隊另一名成員大衛?格林伯格(David Greenberg)在Science Daily的新聞上說。

理論提出者同時也是劍橋自閉症研究中心主任的西蒙?巴倫?科恩則表示:「這項研究有力地支持了兩項理論,同時證實了自閉人群的一些特質,即他們通常是系統化思維者,擅長模式識別,對細節注意力尤其強大,也有能力理解事物的原理。我們應該去支持他們發揮所長,挖掘他們的潛力,而社會也會因此受益。」

參考文獻:

1. Auyeung, B.et al. Foet al testosterone and the child systemizing quotient. Eur.J. Endocrinol. 155, (2006).

2. Chapman, E.et al. Fetal testosterone and empathy: Evidence from the Empathy Quotient (EQ) and the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 Soc. Neurosci.1, 135–148 (2006).

3. Warrier, V.et al. Genome-wide analyses of self-reported empathy: correlations with autism, schizophrenia, and anorexia nervosa. Transl. Psychiatry 8,35 (2018).

4. Warrier, V.et al. Systemizing is genetically correlated with autism and is genetically distinct from social autistic traits. bioRxiv 228254 (2017).doi:10.1101/228254

5. Clark, M.M., Robertson, R. K. & Galef, B. G. Effects of Perinatal Testosterone onHandedness of Gerbils : Support for Part of the Geschwind-Galaburda Hypothesis.110, 413–417 (1996).

6. Baron-Cohen,S., Knickmeyer, R. C. & Belmonte, M. K. Sex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Implications for Explaining Autism. Science (80-. ). 310, 819LP-823 (2005).

7. Baron-cohen,S., Richler, J., Bisarya, D., Gurunathan, N. & Wheelwright, S. The systemizing quotient : an investigation of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functioning autism, and normal sex differences. 361–374 (2003).doi:10.1098/rstb.2002.1206

8. Baron-cohen,S. et al. Attenuation of Typical Sex Differences in 800 Adults withAutism vs. 3 , 900 Controls. 9, 1–10 (2014).

9. Greenberg, D. M., Warrier, V., Allison, C. & Baron-Cohen, S. Testing theEmpathizing-Systemizing theory of sex differences and the Extreme Male Brain theory of autism in half a million peopl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15, (2018).

10.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1/181112191650.htm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破紀錄!FDA剛剛批准今年第54款新葯上市,治療白血病
羅氏重磅血友病新葯舒友立樂(艾美賽珠單抗)在中國獲批!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