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葛劍雄:中國人同姓名的困擾

葛劍雄:中國人同姓名的困擾

葛劍雄:中國人同姓名的困擾

最近見到有關調查,中國13億人口中有好幾個姓的總數都高於幾千萬,其中同姓名的人已經相當多,造成種種不便。

這種現象經常能碰到,特別是在人數較多的單位,像我們大學,同姓名的就有不少。據說甚至在一個小班中都會有兩人同姓名,以至只能再加大小來區分。

由同姓名而產生的喜劇自然有,但更多的還是鬧劇,甚至是悲劇。

我第一次注意到同姓名的麻煩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當時開展「清理階級隊伍」運動,我才二十齣頭,「歷史清白」,奉命參加「專案組」。

為了找到線索不清的調查對象,辦法之一是去市公安局的「口卡科」查舊戶口卡。有些人一查就清楚,因為同姓名的只有一張。即使有兩三張也不難,再對一下籍貫或年齡就區別出來了。

但一些常用的姓名就麻煩了,像王小妹就有一千多,加上籍貫蘇北某縣和40歲左右兩大特徵,還有一二十位。沒有其他辦法,只有一個一個找。

當然,像我這樣進不了「新百家姓」的人就比較幸運。我的名字不算冷僻,但與姓配在一起就罕見了。

我在《四庫全書》中作過檢索,未發現同姓名的;又在網上檢索過,只在某人寫的武俠小說中見到一人,又在一篇網路小說中找到一個,前者是正面人物,後者是反面人物,倒是平衡的。要是我姓張、王、李,那在相識的人中就有同姓名。

大家都知道,同姓名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取名時往往受政治、時事、觀念、期望、道義、地域等現實因素的影響,所以在一段時間、一個地區內使用同一名字的頻率特別高,如勝利、解放、和平、建國、建華、中華、愛國、為民、抗美、衛國、躍進、紅旗、衛星、紅衛、衛東、文革、立新、振興、招弟(娣)、小妹、根生等,還有些字如剛、強、勇、仁、義、智、信、文、才、勤、孝、明、鋒、波、濤、軍、兵、富、貴、財、發、根、榮、桂、蘭、梅、珍、寶、花等也相當普遍。

原因之二,是一些人偏好用單名。我的印象,上世紀50 年代用單名的人還是少數,但似乎高幹、老幹部中和文藝作品中單名特多,據說不少人在參加革命後都將原來兩個字的名字改為單字,或者連名帶姓改為單名。

不知是否受此影響,自60 年代以後使用單名的人越來越多,一度成為多數。這更增加了同姓名的概率,特別是在一些「大姓」中,單名的同姓名者比比皆是。

不過即使大家都取雙名,甚至像有人建議的那樣,將姓名加到四個字,如將父母的姓連在一起合成複姓,再加上兩個字的名字,恐怕也不能解決某些大姓的重名問題。

儘管常用的漢字有四五千個,但並不是所有的字都能用於名字的,如一些貶義詞、不雅的詞、被認為不吉利的字等,一些在普通話或方言中具有不佳諧音的字。

還有些字過於冷僻,不僅一般人不認識,電腦字型檔上沒有,而且連準確的讀音都不知道,姓名老是讓人家念錯總不好吧!

其實中國古代就遇到了同名的麻煩,因為中國曆來人口眾多,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11世紀突破1億,鴉片戰爭前已過4億,一些大姓早就有不少同姓名產生。

一部《二十四史》中就有不少同姓名,歷史上的《同名錄》已經編過好幾部。

古人的避免辦法不少。一是除名外還有字,同名再同字的概率就不高了,必要時在姓名後面註上字,或者乾脆「以字行」,從此以字代替名了。

一是註明籍貫,或者郡望,同姓名者未必會是同地出生,或同一籍貫。

一些大宗族還採取將世代排定的辦法,預先定下一首詩或幾句話,規定每一代用一個字,有的規定一二十字循環使用,這樣上下輩分不會混淆,宗族內部也不易產生同名。

有的在規定名字第一個字必須用表明輩分的字以外,還規定第二個字必須用相同的偏旁,如清朝同治、光緒皇帝都是「載」字輩,第二個字用水旁,所以就是載淳、載湉、載澧、載洵、載濤等。但這辦法也有局限,如果這一輩人特別多,往往會將能用的同偏旁字用盡。

看來靠傳統辦法解決不了同姓名現象,那麼只能加強管理。如果全國的姓名都能通過網路查詢,取名前就可以知道這一姓名是否有相同,已經有多少。

全國範圍內實在避不了,也可以在本省市中避免,至少減少一些同姓名。

但要完全避免,就只能依靠在全國絕無重複的身份證號碼,規定在重要場合姓名與身份證號碼同時使用,或者只能用號碼。

-end-

摘自《天人之際》作者:葛劍雄,九州出版社

內容簡介:

葛劍雄先生是歷史學者,其視野涵蓋中外、跨越古今。本書中他回憶往事,書寫歷史變遷,探討語言文化,甚至直論時人時事,無不站在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軸上,微言大義,智慧動人。其獨到的眼光與深切的關懷同時兼具,優美的文筆與深刻的思想融於一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底片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的三個「黑色十二」
宋朝人的吃喝有多奢侈?

TAG: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