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衛生巾是怎麼來的?當時的雜誌都不願意登它的廣告

衛生巾是怎麼來的?當時的雜誌都不願意登它的廣告

美國「創新卓越」網站最近發表Paul Sloane的文章,Ask For it by Name – Two lessons for Innovators,通過案例講述了用戶反饋對於創新的重要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上存在著對繃帶和無菌敷料的極大需求。於是,美國金佰利公司(Kimberly-Clark)開發出一種新產品----用木漿製造的仿棉產品,吸水性極好。金佰利大量生產這種材料用於防毒面具過濾纖維和戰地止血包。

衛生巾是怎麼來的?當時的雜誌都不願意登它的廣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軍方不要這種產品了,結果金佰利剩下了大量庫存,怎麼辦呢?

金佰利公司的銷售員Walter Luecke此時大量閱讀在戰地醫院工作過的護士們的信,看看她們是否有將過濾材料和止血包用於其他用途的經歷(這相當於間接獲取用戶反饋)。護士們說,她們經常將防毒面具里的過濾纖維抽出來擦臉或是當作一次性手絹。

受此「情報」的啟發,金佰利開發出了Kleenex面紙。

另外,女醫生們反映,在她們來例假時,止血包很能救急。基於這個情報,金佰利又開發出了高潔絲(Kotex)衛生巾。1919年10月,Woolworth百貨商店售出了第一盒高潔絲衛生巾。

衛生巾是怎麼來的?當時的雜誌都不願意登它的廣告

金佰利的市場營銷主管們認識到,該產品市場潛力巨大,問題是,在當時的保守文化環境里,衛生巾的市場宣傳很難做。設想一下,一個女顧客到商店裡去詢問有沒有衛生巾產品,怎麼開口?當時,男營業員相當多。金佰利第一步在《家政》之類的婦女雜誌上打廣告,廣告詞是「Kotex – Ask for it by Name」(高潔絲--就用這個商品名稱去詢問吧),然後簡要描述一下這種「衛生紙巾」的用途。讓人們按商品名稱去詢問,為的是免去女顧客按照產品用途進行描述時的尷尬。

即便如此,好多雜誌都不敢或不願登這樣的廣告。Ladies Home Journal(婦女家庭雜誌)是一種在女性群體中影響力很大的雜誌,但該雜誌的老闆Edward Bok(愛德華.伯克)就堅決不讓登衛生巾廣告。金佰利是委託廣告代理公司Lord and Thomas開展廣告業務的,該公司的CEO叫Albert Lasker(阿爾伯特.拉斯克),他在廣告史上是傳奇人物。

他去拜訪伯克,說服他改主意,但伯克頑固得很。拉斯克決定賭一把,他對伯克說,「您問問您的女秘書,這個廣告有哪裡令人不快或令人尷尬的地方?」拉斯克並不知道伯克的女秘書會怎麼回答,所以此舉近於打賭。伯克找來了自己的女秘書,是個60歲左右的挺古板的人。她仔細讀了雜誌上的廣告,轉頭對老闆說:「太棒了。女人應該被告知這個產品」。這才化解了伯克的反對態度,他同意刊登高潔絲廣告。此後,高潔絲的銷售一直很好,直到今天。

衛生巾是怎麼來的?當時的雜誌都不願意登它的廣告

在以上例子中,尋找產品的新用途,靠的是傾聽客戶意見;克服新產品進入市場時的障礙,還是依賴客戶意見。客戶反饋對於創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原文作者Paul Sloane在創造力、創新和領導力主題上著述甚豐,也到處作報告。他是The Innovative Leader(具有創新力的領導者)一書的作者, A Guide to Open Innovation and Crowdsourcing (開放創新與外包指南)一書的主編。

作者:在前述案例中,護士們並不知道自己信中的內容具有經濟情報價值。在大數據時代,更有可能用多種方式搜集用戶反饋,其中有些「反饋」是用戶自身沒有意識到其反饋價值的。例如,用戶每在網上訂購一樣東西,所留下的記錄都具備反饋信息的價值,即使用戶未對相關產品給出任何正面或負面的評論意見。關鍵是,如何巧妙地發掘出用戶生成的海量信息之反饋價值。(武夷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Nature和Science:別太愛也別太恨
《自然》(2018122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