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人才輩出的名門世家,為中國留下國寶級的藏書

這個人才輩出的名門世家,為中國留下國寶級的藏書

地處江南水鄉的歷史文化名城常熟,不僅是經濟發達的魚米之鄉,還是鍾靈毓秀人文薈萃之地,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在常熟老城中,有一條寧靜的翁家巷。巷子里有一座粉牆黛瓦,古色古香的院落,叫做綵衣堂,那是清朝末期著名政治家翁同龢的故居。而作為顯赫江南的名門望族,從這裡走出的名人絕不止翁同龢一人。

翁氏家族大約是在明代遷居江南常熟的,世代以耕讀傳家。清乾隆年間,翁同龢的祖父翁咸封考中舉人,後來當上了海州(今連雲港)的學正,負責管理當地的文化教育事業。

翁咸封培養出一個更加有出息的兒子翁心存,他於道光二年,考中進士,在官場不斷升遷,後來任上書房總師傅,侍讀咸豐皇帝和恭親王等人,接著又教授同治皇帝,成為難得的「兩朝帝師」。他還曾經當過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等,官至正一品的體仁閣大學士,贈太子太保。

翁心存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出類拔萃。他的長子翁同書中進士後,歷任翰林院編修,貴州學政,安徽巡撫。次子翁同爵,曾任陝西巡撫,湖北巡撫,湖廣總督。小兒子翁同龢更是了不得。

02

1830年,翁同龢出生在北京,4歲時隨家人回到家鄉常熟。他自幼聰慧好學,15歲即考中秀才。7年後,應順天府鄉試中舉人。26歲那年,以殿試一甲第一名,考中狀元。

翁同龢與他的父親一樣,也是一位「兩朝帝師」。他36歲的時候,當上了同治皇帝的老師,後來又教授年僅6歲的小皇帝光緒,並且與光緒密切相伴了24年,情同父子。

翁同龢在同治和光緒兩朝都為官,當然以他和光緒皇帝的師生關係,他在光緒朝走到了仕途的巔峰。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在光緒年間由於慈禧太后專權跋扈,與光緒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日益尖銳,作為帝黨的一員大將,自然免不了捲入這場與後黨的紛爭。

翁同龢與身為後黨的李鴻章的矛盾由來已久,當時有一副譏諷兩人的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就是批評合肥人李鴻章與常熟人翁同龢。不過要說清流派領袖的翁同龢貪腐卻並沒有什麼根據。

翁同龢最被詬病的是因為與李鴻章二人之間的恩怨,間接導致後來中日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失利,當時英國人建議中國:必添購快船兩艘,方能備日制勝,沒想到翁同龢不斷拖延,兩艘速度快、艦炮多的快船被日本買去,其中的一艘吉野號成為甲午戰爭中擊沉中國艦隊最多的軍艦。

也有人認為把軍費問題說成戰敗理由,將罪責推到翁同龢身上,實在牽強附會

今天我們在這裡,不想評價翁同龢在政界的是非得失,想說說翁氏家族的世代愛書藏書之風。

03

翁氏喜愛藏書的習慣是從翁同龢的父親翁心存開始的。當年,翁心存的父親翁咸封雖然當了個學正,但是只是一個八品小官,而且他為官清廉,所以家境還是比較貧寒的。

翁心存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到一些藏書樓做校勘書籍的差事來貼補家用。他勤奮好學,利用接觸到的那些藏書,汲取各方面的知識,補充自己的才學。同時,他對於書籍校勘和鑒賞的能力也得到快速的提高。

後來,翁心存中進士當了官,便開始熱衷於藏書。當時常有一些藏書家的傳世珍藏流散出來,翁心存便悉心加以收購回來。後來他當了皇帝的老師,接觸書籍珍品的機會更多了。他建起了自己的藏書樓,收藏購得的各種刻印圖書和抄本。

當時在常熟有一個藏書家,名叫陳揆。陳家世代都是讀書人,積聚了豐富的藏書。陳揆喜愛書籍如痴如醉,由於參加科舉考試失敗,便斷了進入仕途的念頭,將自己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到搜集、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獻上來。

因為他買到唐代劉賡的《稽瑞》一書,索性將藏書樓取名為稽瑞樓。他收藏有古籍善本200多種,近兩萬卷,其中不乏珍貴的宋元版本。還收藏了大量的地方志。

陳揆去世後,他的兒子卻守不住這份家業,不懂收藏卻只會變賣祖產。稽瑞樓的藏書一大半都被翁心存和常熟另外一個藏書家的「鐵琴銅劍樓」買去了。

04

在翁心存的言傳身教影響下,翁家的子孫們個個用功讀書,勤奮進取,致力於靠著出眾的才學實現自己的抱負。隨著翁心存的三個兒子通過科舉出人頭地,翁家的奇蹟還在繼續。

翁同龢的大哥翁同書的兩個兒子,翁斌孫中了進士,翁曾源中了狀元。後來到了近現代也是人才輩出,其中有同濟大學校長翁之龍等人。翁世家族創造了常熟城「一雙宰相,兩輩帝師,三位公卿,四代翰林,五人進士,代有高才」的佳話。


翁同龢書法

翁家形成了愛藏書的傳統,在各地任職都不會忘記收藏書籍這個愛好。咸豐年間,清朝廷與太平天國之間戰事不斷。翁同書曾經被派到揚州的江北大營六年,在欽差大臣琦善軍中任職。他從太平軍手中收復了江蘇和安徽兩省的一些城市,從而立下戰功。

在繁忙的軍務中,翁同書還利用各種渠道廣泛搜求古籍,曾經在邗江縣收集到一本珍貴的《吳越備史》。還購得揚州著名藏書家秦氏「石研齋」所藏的一些精品書籍。他曾經一次就給家中寄回100多種書籍。


翁同書去世後,將全部藏書都傳給了比自己年幼20歲的弟弟翁同龢,二哥翁同爵也將部分藏書轉給了他。

05

翁同龢在北京城中為官40多年,繁雜的官場生涯中,藏書成了他俗中求雅鬧中求靜的興趣愛好。他寫過一副對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畫奇書」,對於古畫奇書有著濃厚的興趣。

根據他在日記中所述,他每隔幾天就要去琉璃廠淘書,甚至春節期間商家還沒開門就心急地跑過去了。就這樣,他陸續購進許多好書。有一次他在琉璃廠一家書店看到一本宋版書《集韻》,不由得喜出望外,就想買下。可是書店老闆卻奇貨可居,不肯出售。翁同龢連續幾天前去造訪,終於打動了書店老闆,這才如願將《集韻》一書收入囊中。

翁同龢還成功地收購到怡親王的藏書。怡親王本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的封號,雍正年間,允祥的兒子弘曉承襲了怡親王封號。這個王爺有收藏書籍的愛好,在王府中建了藏書樓,專門搜集罕見的秘本書。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宋元時期的古籍大半歸入他的藏書樓中。乾隆年間,為了編纂四庫全書,曾經詔令天下進獻藏書。可是這個弘曉,依仗自己是乾隆皇帝的堂兄弟,並沒有將他的珍藏獻出,所以他的孤本藏書更加彌足珍貴。

同治初年,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處死了咸豐臨終託付的「顧命八大臣」,而當時承襲怡親王爵位的載垣也在其中。怡親王府遭此打擊,家道敗落,藏書也開始散落到民間書肆,這才讓翁同龢有了收藏的機會。

翁同龢在寓居京師時,建有藏書室「一經堂」和「韻齋」,在常熟家鄉祖居還有「寶瓠齋」以及「瓶廬」。

06

二十世紀初,翁氏藏書傳到翁同龢的曾孫翁之廉手中。翁之廉居住在天津,覺得北方的天氣乾燥,適合書籍的保存,於是將一部分精品書籍轉移到了天津。翁之廉去世後,他的兒子翁萬戈繼承了天津這批藏書。

1947年翁萬戈從美國留學歸來,眼見時局動蕩,便找了一艘運煤船,將天津的藏書運到上海。後來又全部運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此後,這批珍品書籍一直杳無音信,人們都認為是毀於戰火了。

新中國成立後,翁家人將留存在常熟翁家祖居的藏書2400多冊,統統捐給了北京圖書館。這批書,主要是明清時期的抄本和刻本。

1985年,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舉辦了一場「中國善本書展」上,翁氏藏書出人意料地出現了,隨即引起了轟動。中國文物專家在翁萬戈的家中,看到了失蹤多年的那批精品藏書。

近百年來,學界人士都不知道這些孤本秘籍是否還存在世上。這些學術價值非常高的善本書籍,絕對屬於國寶級的重要文物,是國內外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都沒有的珍籍。

2000年,上海圖書館以4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翁萬戈處的善本藏書80種500多冊,包括宋元明清幾個朝代的刻本,其中不乏孤本的宋版書。後來翁萬戈還將以前從來都是秘不示人的翁同龢日記手稿等一批珍貴文獻捐贈給了上海圖書館。

翁氏藏書中最重要的部分終於回到了國內。而常熟翁世家族積百年之功,幾代人堅持不懈地藏書,為確保這些中華文化瑰寶存世也可算是功德無量。

喜歡眠眠的文章,可以選購我的這本新書哦~


噹噹京東天貓均有售,歡迎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眠眠冰室 的精彩文章:

龍王的原型居然是他?

TAG:眠眠冰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