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開國第一功臣疏遠名勢,能得善終

東漢開國第一功臣疏遠名勢,能得善終

東漢開國第一功臣疏遠名勢,能得善終

東漢開國第一功臣疏遠名勢,能得善終

鄧禹部眾皆勸入關,直接進攻長安。但鄧禹卻取持重態度,不欲速進,他對眾將說:「不然,現在我部眾雖多,但能打仗的卻少,前面沒有可依賴的積蓄,後面也沒有可供轉運的資財。赤眉軍剛剛攻取長安,財富充實,士氣銳不可擋。然而盜賊群居,無整天的打算,財谷雖多,變故萬端,哪能堅守下去呢?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廣人稀,穀米牲畜多,我們暫時整軍北道,就糧養士,以觀察赤眉軍的弱點,才可以設法進攻他們哩!」

於是,鄧禹引軍北至縌邑縣。所到之處,赤眉軍別將諸營堡皆被擊破,郡縣都開門歸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兒子手奉鄧禹文書,曉諭各地歸降。

劉秀因關中未定,而鄧禹又久不進兵,遂下詔催促鄧禹進兵長安,詔令說:「鎮撫西京,司徒,是堯;亡賊,是桀。長安的官吏民眾,惶惶無所依歸。應掌握時機進討,安定撫慰西京,以維繫百姓的心。」

鄧禹仍堅持前意,派軍攻取上郡(今陝西榆林)諸縣,留將軍馮愔、宗歆守枸邑。自統主力平定北地(今甘肅慶陽、寧夏吳忠)。但馮愔、宗歆二人爭權相攻,馮愔遂殺宗歆,因而反擊鄧禹。

鄧禹遣使問計於劉秀,劉秀問使者馮愔最要好的人是誰,使者說是護軍黃防。劉秀猜馮愔、黃防不能久和,回報鄧禹說:「逮捕馮愔的人,一定是黃防。」於是,派遣尚書宗廣,拿著符節招降黃防。

一個月後,黃防果然抓住馮愔。率領部眾歸罪。更始諸將王匡、胡殷等都到宗廣處投降,與宗廣一起東歸。到了安邑,王匡等想中途逃跑,宗廣把他們都殺了。馮愔到洛陽,赦免不殺。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劉秀遣使者改封鄧禹為梁侯,食邑四縣。這時赤眉軍西走扶風,鄧禹才往南至長安,駐軍昆明池,用酒食大宴士卒。率領諸將軍沐浴更衣齋戒,選擇吉日,演習禮儀祭祀高祖廟,收了十一帝的神主,派使者捧到洛陽,因而巡視園陵,特安置官吏士卒奉祀守陵。

鄧禹率兵與延岑戰於藍田,不勝,再就食雲陽。漢中王劉嘉到鄧禹處投降。劉嘉相李寶傲慢無禮,鄧禹把他殺了。

李寶的弟弟收集李寶部眾擊鄧禹,並殺了將軍耿欣。自從馮愔反叛後,鄧禹的威望受到損害。這時,赤眉軍再次還入長安,鄧禹與之戰,敗走。到了高陵,軍士飢餓,都吃棗菜度日。

於是,劉秀詔令鄧禹回來,詔令說:「赤眉缺糧,自然會向東而來,我只要折斷策馬的杖去鞭打他,就可把他打敗。不是諸將值得憂慮的,不要再妄動進兵。」鄧禹以受任而功不成為慚愧,幾次驅飢餓之兵去征戰,常不利。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鄧禹率部至湖縣(今陝西潼關),邀馮異共同迎戰赤眉軍。馮異認為赤眉軍尚強,應放其過去,東西夾擊才能獲勝。

鄧禹及其部將車騎將軍鄧弘邀功心切,急於迎戰。鄧弘率部與赤眉軍大戰整日,赤眉軍佯敗棄輜重退走,車上盡裝泥土,僅用豆子覆蓋在表面,士卒爭相取食。赤眉乘機還軍猛攻,鄧弘大敗。鄧禹、馮異合兵救之,赤眉軍退。鄧禹復戰,大敗,死傷三千餘人,只帶二十四騎逃歸宜陽。馮異亦被擊敗,棄戰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於湖縣西),堅壁自守。

鄧禹因此戰失利,引咎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綬。數月後,拜右將軍。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鄧禹與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於匡,在鄧擊敗延岑,鄧禹追至武當,再破其軍,延岑逃往漢中,其眾皆降。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天下平定,劉秀加封功臣,封鄧禹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縣。光武帝因鄧禹功高,又封其弟鄧寬為明親侯。後來,左右將軍的職銜撤銷了,按特進朝見皇帝。

鄧禹內尚文明,行為忠厚淳樸而且周密,服侍母親非常孝順。天下已經平定,常常想疏遠名勢。有子女十三人,讓他們各掌握一門技藝。整飭家規,教養子孫,都可以成為後世的楷模。

一切用度都取之於封地賦稅,不修私產,不謀私利。因此,劉秀更加尊重他。

中元元年(公元56年),再代理司徒職務。跟從光武帝劉秀巡視山東,到泰山築壇祭天。

劉庄即位後,因鄧禹是先帝元勛,拜為太傅,朝見時令他東向站立,尊如賓客,甚見尊寵。居歲余,卧病,漢明帝劉庄幾次親臨問候。

永平元年(公元58年),鄧禹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謚曰元侯。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登基後,是如何終結向突厥稱臣納貢的?
為啥八仙之一的張果老與眾不同,他要倒騎著毛驢?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