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你的情緒暴露你的內心狀態

心理學:你的情緒暴露你的內心狀態

心理學:你的情緒暴露你的內心狀態

心理學將情緒表達劃分為兩個方面,心理表達與生理表達。情緒的心理表達指在心理層面將情緒表達出來,如通過認知、表情、言語、行為等的表達。

生理表達則是以生理的形式將情緒進行表達,如心率、血壓、內分泌及各種內臟感受器等的表達,如憤怒時肌肉緊張等。那麼如何來控制自身的情緒呢?

心理學:你的情緒暴露你的內心狀態


1.情緒泄露你的內心秘密

生理表達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條件下一般是不可控的,在大量電影及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警察使用測謊儀測查嫌疑人是否說謊,測謊儀的使用原理就是:欺騙所喚起的情緒反應是能夠測出的。

它能夠記錄心率、血壓呼吸和皮膚電反應的變化,通過對這些指標的分析,便能得出被試是否說謊的結論。

當在生活中各種不可預料的事情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平時也常常會不自覺地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生理情緒,比如悲傷時候我們的手會忍不住的顫抖,比如開心的時候我們面部肌肉也會自發的輕輕抽搐。我們可以通過對方的情緒狀態看透對方的內心世界。

心理學:你的情緒暴露你的內心狀態


2.不擅長表達情緒的人容易得病

心理表達是主觀可以調節和控制的表達,也可以稱之為心態,然而對健康來講心理表達至關重要。心理表達不良時可使軀體表達增加,從而產生各種軀體癥狀,久而久之則會產生種種軀體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習慣於剋制自己的情感,不善於表達憤怒與不滿者容易患癌症、冠心病、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哮喘等心身疾病。

因此,學會並習慣於情緒的心理表達是健康與否的重要保障。比如向自我表達,是讓自我意識到情緒的性質、特點、產生的原因等的表達方式,也就是將情緒提高到意識層面上來。

這一點看來較容易,但通常是難以完全做到的,之所以困難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自己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二是雖然能覺察到自己當時的情緒,但對情緒的起因、性質、特點等了解不清。如果這兩方面表現明顯則稱之為情緒的自我表達不良。

心理學:你的情緒暴露你的內心狀態


3.學會傾訴與及時釋放,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我們的情緒向周圍的人表達出來,讓他人認識並共享我們的情緒。表達的對象通常是導致我們情緒產生的人,或是親人、朋友、領導、同事、社會等,如心愛的人送自己禮物 時用擁抱、高興的表情及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喜悅。

別人傷害到我們時,我們可以用抗議指責、痛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傷心時找朋友去訴說,或找心理醫生諮詢;工作壓力太大時向配偶訴苦。

情緒表達有兩種方式,一是言語的表達,二是非言語的表達。前者是用語言對情感的直接表達,而後者是通過表情,聲調、眼神、動作、行為等對情緒的間接表達。

例如:向心愛的人示愛時,「我愛你!」是言語的表達,傾慕的眼神、激動的表情,顫抖的雙手及獻上的玫瑰花則是非言語的表達。

對內良好的情緒表達保障了我們的身心健康,對外良好的情緒控制有助於我們收斂情緒,而我們要想成為更積極向上的人,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心理學曾發現,如果你跟那些壓抑自己情緒表達的人出去玩的話,不僅他的血壓會升高,你的也會。

所以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的情緒壓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緩解,你的內心也會更加的積極向上,這就是情緒的秘密,也是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的關鍵。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

唐若心學:成就最好的自己作者:唐若心學19.9元2548人已購免費試讀

今日話題:你會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王小林,唐若心學主筆,相信你的態度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一個人越活越年輕,不是取決於年齡,而是這三個方面
心理學:這三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善良,越善良越吃虧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