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半生坎坷天涯遠,歸來仍是少年!

半生坎坷天涯遠,歸來仍是少年!

烏衣巷

 錦繡江山錦繡詩

雅樂詩唱 

00:00/02:15

在中國詩歌史上,蘇軾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天縱詩才,而且頗多才藝,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率真與豁達,一生屢遭貶謫卻依然熱愛生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除做官外,蘇軾交友、遊歷、品茗、研究美食,把自己的貶謫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怎不讓人既贊且嘆?

其實,在唐代也有一位經歷跟蘇軾類似的詩人,他的豁達不輸於蘇軾,他就是與白居易齊名的劉禹錫。「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名句都出於他手。

劉禹錫生於河南洛陽,二十齣頭來到長安遊學,因詩才揚名,隨後進士及第,授太子校書,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但這時的唐朝早已不是盛世華章,安史之亂後,外有藩鎮割據,內有宦官弄權,朝廷暗弱,官場腐敗。順宗即位後,這個清明的皇帝很想有一番作為,所以任用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人改革弊政,史稱「永貞革新」。

奈何藩鎮和宦官這兩個唐朝的毒瘤積弊已久,革新派又是一幫手中沒有實權的文人,所以在宦官與藩鎮的朝野夾擊下,永貞革新很快失敗,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賜死,王伾被貶後死在寓所,劉禹錫、柳宗元等8人被貶謫到偏遠地區做閑職司馬。

正處於大好年華的劉禹錫收拾行囊,開始了他的帶薪外放生涯。同時被貶的小夥伴們消沉頹喪之時,劉禹錫卻絲毫不以為意,秋風漸起,他揮筆寫下一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雖處貶謫之途,劉禹錫仍然滿腹豪情,心有春之生機,又何懼秋之蕭瑟呢?

十年後,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覺得劉禹錫、柳宗元等人有真才實學,在邊遠地區任職太可惜,就奏請皇帝把他們調回了京城。可十年貶謫並沒有讓劉禹錫學會察言觀色、八面玲瓏。回到長安後,面對那些投機取巧、趨炎附勢的新貴,劉禹錫很是不屑,就借去玄都觀賞桃花時作詩諷刺:「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一些大臣本來就反對召回劉禹錫,等他這首詩一出,就拿來大做文章,到皇帝處告狀,於是劉禹錫屁股還沒坐熱,就再度被貶到了偏遠的廣州連州,後輾轉到四川夔州。在巴山蜀水凄涼地,劉禹錫卻生活得興味盎然,他發現當地有一種邊舞邊唱的民歌,百姓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誰唱得多誰就獲勝。劉禹錫很喜愛這種民歌,便採用其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山水和男女愛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十年後,劉禹錫被調到了相對富庶些的安徽和州,環境雖然好了些,可這裡卻有個噁心的小人策知縣。知縣官職比劉禹錫低,但手裡有實權,面對劉禹錫這樣失勢的貶官,策知縣不踩一腳心裡不舒服,衙門裡閑著的高房大廈不給劉禹錫住,他偏把劉禹錫安排到了一間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面對知縣的落井下石,劉禹錫淡然一笑,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時光荏苒,十三年後,劉禹錫才再度被召回京城。他扶著母親的靈柩一路北上,在揚州見到了跟自己久有詩文唱和的白居易,兩個惺惺相惜的詩人把酒言歡。

席間,白居易寫詩慨嘆劉禹錫「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隨即和詩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再次回到京城的劉禹錫,仍然有著少年般的天真和執拗。此時,名噪一時的玄都觀桃花因為無人照看,死的死,砍的砍,滿地長著燕麥野葵,一片荒涼破敗。劉禹錫想起當年桃花盛開的情景,聯想到一些打擊革新派的宦官權貴也在政治鬥爭中下了台,大筆一揮又賦詩一首:「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已近天命之年的劉禹錫依舊一身傲骨、滿懷豪情。

此詩一出,又引起輿論嘩然,有人去皇帝面前說他發牢騷,詆毀他,過了三年,劉禹錫在京城的職位又黃了,被打發到蘇州、汝州、同州等地當刺史去了。

劉禹錫的一生,除了非常短暫的「永貞革新」期間,基本上是被棄用、遭貶謫的一生,但他面對苦難坎坷始終初心不改,對生活的熱愛亦不減分毫,六十歲還吟出「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這樣滿滿正能量的詩句。

公元842年,劉禹錫卒於洛陽,享年七十。坦蕩一生,豪邁一生,詩中豪者,人如其名。

-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東坡傳 的精彩文章:

一遇東坡「誤」終生

TAG:蘇東坡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