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商科教育如何與國際接軌 | 推薦

商科教育如何與國際接軌 | 推薦

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在隨後公開的《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再次強調「大力推進一流專業建設」,並在具體意見中提及「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應「加強專業質量建設,提高學生和社會的滿意度」。而高職層面上,《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中也指出,要「啟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實施職業教育質量發展攻堅戰」。專業建設,已經成為現階段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而在推動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商科教育需要引起格外關注。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中商科專業體量龐大。依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1—2015年我國普通本/專科分學科統計的在校學生數據,普通本科中管理學和經濟學在校生佔比已超過24%,接近總量的四分之一,僅次於工學;而從普通專科層面來看,財經大類普通專科在校學生數連續五年都穩定保持在21%以上,是所有專科學科大類中在校生人數最多的一個。另一方面,社會對商科人才需求緊迫。根據對近三屆本/專科畢業生的調研,不論是本科還是高職,金融業都在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三類行業中佔有一席。同時,對於本科畢業生而言,管理學和經濟學門類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各學科門類就業率前三,而高職財經大類畢業生就業率也連續三年高於全國高職高專的平均水平。



相比於其他學科,商科教育需要更高的國際化水平。從就業角度看,相關行業從業環境中國際化特點更突出,以留學生就業的最主要去向金融業為例,在2012—2014年出國的留學生中,近四分之一的人就業於金融行業,留學人才流入比例之高,說明相對於其他行業,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背景國際化特點更為突出。從學習深造的角度看,我國選擇留學的2017屆本科畢業生中,出國學習工商管理學的人群佔比高達34.7%,工商管理學成為留學生最主要的專業去向。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僅在就業競爭中,相關行業從業環境中國際化特點更突出,且對商科專業有進一步學習意願的學生對國際化發展的訴求也更強烈。



2012~2014屆留學人員三年後主要行業分布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2~2014屆大學畢業生三年後職業發展跟蹤評價



由此可以看出,不論從商科學生的個人發展角度還是從社會相關行業的需求角度,都要求高校的商科教育更加與國際接軌。近年來,「國際認證」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商學院和商科專業在發展現階段最為重要的國際化戰略之一,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探索和嘗試選擇適合自身戰略發展的國際認證,對標國際標準進行商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而麥可思通過對這些標準與範式的研究,發現其核心理念具有較強的一致性,並將其歸納為以下4點,歡迎各位商學教育同仁與我們共同探討研究。


 強調利益相關方的作用


對於商科教育而言,利益相關方包括其潛在生源、在校生、畢業生和校友、教師、用人單位、行企專家等等,這就要求商學院和商科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積極聽取這些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協商共建,確定學院及專業的發展路徑和戰略規劃。同時,建立能夠及時了解利益相關方反饋和評價的機制,例如不少學校已經建立的校長郵箱、對於企業的走訪調研、以及定期進行的針對各利益相關方滿意度和評價反饋的調研,專業需了解多維度、多視角的評價,以減少單一主體評價產生的主觀偏差,獲得更準確、更有效的信息。最後,要主動向利益相關方公開評價結果和專業培養方案,保持他們對於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的了解,這也是增強他們對於學院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信心、吸引更多潛在生源和用人單位的有效途徑。


 以學為中心


對接國際認證標準進行商學院和商科專業建設過程中,需要將傳統的以「教」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和需求,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學生的基礎和水平,因材施教;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收穫和學生在課堂的中心地位,幫助學生最終達成學習成果;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將學生學習成果的達成作為教學評價的標準和目的,也就是說,在以學為中心的理念下,教學評價的核心目的應該是了解學生學習效果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改進,而非對教師的能力和行為進行評價和排名,從而消除教師和教學評價實施者的對立性,使雙方都能夠統一目標,達到教學持續改進的目的。


 以成果為導向


以成果為導向要求商學院和商科專業明確學生「應該得到什麼」,把「是否利於學生達成預期成果」作為師資隊伍、課程體系、硬體設備等條件支撐度的評判原則。同時,以成果為導向的理念要求每一個專業明確學生的學習成果是什麼、學生如何取得學習成果、如何評價學生達成了預期成果。這要求學習成果與培養目標必須被分解到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強調以學生自身的反饋為驅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需建立多維度、全過程的評價辦法,將學生考試或作業的評分結果、在校學生自我的成長感受、畢業生在就業競爭中的表現、校友的發展成就以及社會各方對培養單位的聲譽反饋等都會被納入考察範圍中來,以確保最終的評價結果能夠更全面客觀。

 持續改進


在各項商科教育的國際認證標準中均有一點共性關注,就是不僅要求學院和專業描述在認證時點的既有成就和現狀,也要陳述專業未來發展過程中能夠有持續改進之趨勢,即:其考察目的不僅在於查驗學校培養工作的落實效果和學生學習成長的增值獲得,更強調對評價結果的有效利用,切實將反饋信息作用於後續的改進提升工作當中去,將規劃、落實、監測、改進環節有效串聯,並通過建立常態化、周期性的持續監測,將學校帶入一條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對商科人才的需求愈發明顯,國際化商科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也顯得愈發重要,因此,商科人才的培養必須立足國情,面向世界,商科教育也必須依照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兩套「國標」進行建設。國際範式專業建設模式的引入,意味著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達到了一定標準,也意味著學院和專業國際化水平的達到一定標準,這不僅是專業實現自我提升和突破的有力抓手,更能為未來的國際認證、合作與交流打下良好基礎。


想了解更多專業建設相關案例,請關注「麥可思研究」微信公眾號: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快看!2019年放假安排公布! | 特別關注
暖哭了!好老師可以有多好?這些學生的回憶溫暖了寒冬 | 特別關注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