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光砸缸,當年得救的那個孩子是誰?很少有人知道

司馬光砸缸,當年得救的那個孩子是誰?很少有人知道

司馬光砸缸,當年得救的那個孩子是誰?很少有人知道

文/凝結歷史

中國古時有著許多給人帶來正能量的事迹,比如我們熟知的孔融讓梨,小小年紀就懂得敬老愛幼,這不僅僅是孔融本身的品德好,也取決於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規範著人們的行為,像是樂於助人,尊敬師長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同樣也是和孔融讓梨一樣婦孺皆知的故事,那就是司馬光砸缸,我們從小就受到了老師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像司馬光一樣要善於動腦筋和樂於助人,那麼大家知道老師口中所說的被救的孩子是誰嗎?老師可不會告訴你,因為告訴你了你也不會相信。下面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全部細節。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南的光州,而且當時發生的事情也別許多善於畫畫的大人物給以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這才使得司馬光機智的一面被後人所傳頌,但是稍微懂點歷史的人聽到這裡可能就會問了,司馬光的家鄉明明在山西的夏縣,為什麼他會出現在河南的光州呢?這是因為當時司馬光的父親在這裡擔當縣令,當時在宋朝為官的人都可以攜帶家屬,於是這樣司馬光一家子便移去了河南光州。那麼這個被司馬光所救下來的頑皮的孩子是誰呢?他就是司馬家族的親戚,上官一家的人——上官尚光。

是不是讀起來很拗口,這個孩子小時候可是可頑皮了,當時他和司馬光是好朋友,在一家的院子里玩耍,而每家院子裡面都會放一個大水缸,因為古時候要是有房子著火時,想要滅火是很困難的,哪有現在這麼方便,於是人們便在每家每戶的院子裡面安放一個水缸,以防著不備之需。但是就是因為這一個水缸,讓好奇頑皮的上官尚光爬了上去,因為當時他還小,站著根本看不清裡面有什麼東西,所以便想爬上去一探究竟,但是爬上去後卻不小心滑到了缸裡面,身高還沒有缸高的上官尚光立馬在缸裡面發出來了溺水的聲音。

在一旁玩耍的小夥伴看到了這一幕,無一不手忙腳亂,甚至還有的心理素質差的小孩直接哭了起來,只有司馬光這時十分的鎮定,立馬想出來了對策,搬起身邊的一塊大石頭就朝缸砸去,光是搬石頭砸缸這個過程就耗費了小司馬光九牛二虎之力。好在缸被司馬光給砸開了一個大洞,這才讓那個頑皮的上官尚光得救,上官一家為了報答司馬光的救命之恩,常常不惜奔波來到司馬光的家裡面致謝,送東西,而且還將這件事情記在了自家的家譜中,讓世世代代的人記住了司馬光對上官家的恩情。

雖然司馬光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上官尚光這個人在長大之後,成為了一名有名的宰相,並且還在一處地方建了一個亭子取名為「感恩亭」以此來紀念司馬光的救命之情,對此小編想說一個小孩子能有這麼機智的頭腦也是十分的不簡單,光是這點就奠定了司馬光長大後一定是一名有作為的人,不僅僅是司馬光,還有懂得感恩的上官尚光,希望大家能夠學習這兩個人的優秀品質,為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生活的世界更加幸福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凝結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幅真跡成就王羲之書聖地位,看完受益良多,但卻保存在日本

TAG:凝結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