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卡迪西亞之戰:鄉巴佬阿拉伯人如何征服波斯帝國

卡迪西亞之戰:鄉巴佬阿拉伯人如何征服波斯帝國

阿拉伯史系列,周四更新

伊嗣俟不君,為大酋所逐,奔吐火羅,半道,大食擊殺之。——《舊唐書》

公元634年11月26日,當哈立德和他的敘利亞遠征軍正在敘利亞境內大殺特殺之時,在遙遠的東方,被古阿拉伯人讚譽為「肥沃的低地」的伊拉克兩河流域,一支垂頭喪氣的阿拉伯軍隊正緩緩的行進在低矮的平原上,他們只有幾千人,看起來風塵僕僕,表情沮喪。他們的前方不遠處一條大河正靜靜的流淌著——她就是哺育了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幼發拉底河。

在不久之前他們剛剛踏出了阿拉伯人征服東方的第一步,希拉城的國王曾經向他們俯首稱臣。但是現在,他們不得不退出已經到手的城市,退過幼發拉底河,回到他們來的地方去——他們的統帥,被哈立德賦予軍事重擔的老戰友穆桑納·伊本·哈列賽,此刻回頭望著正緩緩遠離他們的新征服之地,臉上充滿了不甘。

但是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本年早些時候,哈立德向西出發去支援友軍,把伊拉克前線作戰的任務交給了他,然而穆桑納自己知道,他的能力其實並不足以擔任指揮官,他並沒有像哈立德那樣出人的軍事才能和指揮經驗,同時,哈立德帶走了一些富有戰爭經驗的老兵,現在留下的是徵召兵和他的部落成員,裝備簡單。

而波斯的皇帝葉茲德格德三世此刻也已經反應過來,這些原本不值得一提的游牧民族現在已經對他的邊境構成了威脅。因此,他已經在集結兵力,試圖將阿拉伯人驅逐出去。

一場實力懸殊的大戰一觸即發,穆桑納知道自己根本無力抵抗,只好放棄希拉及其周邊城市,先行撤退,以求自保。

穆桑納正在想著,忽然聽見不遠處有很多人一起跑動的聲音。他吃了一驚,回頭看過去,發現一隻裝備精良的波斯部隊正向他們奔來——而他的部隊此刻正在試圖通過浮橋跨越幼發拉底河。

用一個很中國化的詞兒講,這叫「半渡而擊」。

(極盛時期的波斯王朝)

於是634年11月26日的「浮橋之戰」的結果,我們或許已經可想而知。穆斯林的軍隊被波斯人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實際上,幾乎全軍覆沒,穆桑納和少量的親衛逃了出來,在附近地區流竄。

當在麥地那的哈里發,歐麥爾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或許會感到十分的驚訝,因為自從穆斯林對外擴張以來,還沒有怎麼見到過如此慘重的失敗,幾千人的部隊幾乎一戰喪盡——對擴張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現階段對此狀況無可奈何,敘利亞地區的戰事雖然已經逐漸明朗,但是他不敢小覷龐大的東羅馬帝國:因為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有限的兵力已經被儘可能的利用,再沒有多出來的軍隊可以供調遣支援。不過好在波斯人似乎在收復了失地之後,也沒有打算繼續進攻,懲罰這些不安分游牧人。只是囤積了一些兵力在邊境地區,似乎在防止阿拉伯人繼續入侵。

於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邊境上就這樣對峙起來。

(左側是波斯人的騎兵形象)

這個情況直到635年末才有所變化,哈立德已經打完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戰,徹底奪取了敘利亞地區。東羅馬帝國失敗了,已經龜縮回小亞細亞半島,儘管有一部分阿拉伯士兵駐守敘利亞本地,但還是解放出了大量的人力用來支援伊拉克前線——而且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於是635-636年這段時間裡,無數的阿拉伯士兵從西向東出發行進,源源不斷的填充進原本略顯薄弱的陣線當中。對面的波斯人驚奇的發現,他們引以為傲的人力優勢似乎正在漸漸消失。

同時,歐麥爾還派出了一個比穆桑納更得力的將領——賽爾德·本·艾比·瓦戛斯。(對,不是哈立德)這位將軍也是聖門十大弟子之一,曾經被先知穆罕默德讚譽雄獅的美稱。他率領4000餘名穆斯林軍隊從麥地納出發,一路前往前線,並在沿途徵召士兵。於是等他到達前線是時候,部隊數量已經達到約莫三萬餘人。這意味著雙方的人數差距進一步減少,而這讓波斯軍主帥,帝國首相魯斯特木感到很不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的取勝關鍵,就在於人數優勢。於是他一邊繼續四處徵召士兵,一邊急忙傳信給泰西封(波斯帝國首都)報告此情況。

然而到達泰西封的使者不只魯斯特木一家,幾乎與此同時,阿拉伯人的使者也到達了泰西封——這支十二人的代表團是來向波斯皇帝葉茲德格德三世提要求的,就是阿拉伯人的老一套:古蘭經,貢稅,或者寶劍。據說阿拉伯使者在皇帝面前說出的原話如下:

皈依伊斯蘭教吧!那樣你就與我們平等。

要不然你們也可以進貢,接受我們的保護。

如果這兩個要求你都拒絕,你們王國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葉茲德格德三世聽完差點沒氣樂了,心說我波斯帝國上下國祚傳承沒有小一千年也差不多了,如今雖然你們在邊疆集結了一點人馬,我還怕打不過你們不成?東羅馬帝國一度敗在波斯帝國之下,你們阿拉伯人當時還在沙漠里溜駱駝呢。我不去找你們麻煩就好了,竟然敢威脅我嗎。

(波斯重騎兵)

於是乎把阿拉伯人的使者轟出門外,趕出泰西封,並敦促魯斯特木趕緊開兵見仗,第一呢,是因為你那麼多的兵馬聚集一處,人吃馬嚼耗費巨資,國家供應不起,再者,阿拉伯人輕騎在兩兵對峙地區頻繁劫掠,導致當地貴族百姓屢屢上報抱怨,甚至說,如果朝廷還不把阿拉伯人的軍隊趕走,乾脆不如投降了穆斯林,免得煩擾。首相你就趕快把他們打敗,轟的遠遠的就完了。

魯斯特木其實挺生氣,因為他不想這麼早就和阿拉伯人打仗,自己的新一輪徵兵工作還沒完成。他建議皇帝暫緩出兵,待一切準備完全,自然可以一擊擊破阿拉伯人的軍隊。

但是皇帝可不聽這個,他只知道桌子上堆積越來越多的抱怨的書信奏摺,國庫的糧食在不斷的消耗,所以戰事不能再推遲了。他強硬的命令魯斯特木立刻出擊。

魯斯特木無奈之下,只好將自己的軍隊擺上了戰場。

(描繪戰爭情景的手稿·10世紀)

這一天是637年5月31日(一說6月1日),魯斯特木將部隊領過幼發拉底河的一條支流阿提克河,把戰場選在河流附近的平地上。恰巧的是,這一天依舊天氣很熱,狂風大作,令人心燥(怎麼感覺這麼熟悉)。他把戰象部隊放在最前面,步兵和騎兵則搭配分成四組放在後面。賽義德同時也把步兵和騎兵分成四組,步兵在前,騎兵在後。雙方軍隊結成扇形對峙,並在第一天早些時候首先進行了傳統的陣前單挑,而後魯斯特木命令他的左翼部隊壓向穆斯林的右翼,阿拉伯人則試圖以騎兵的機動優勢包圍他們,順便解決威脅最大的戰象,但是很快就被裝備更好的波斯騎兵壓制回來,令他們不得不後退。為了解決這一危機,賽義德派遣中軍的騎兵和一支步兵前往支援,才勉強把波斯人推了回去。而後波斯軍隊的右翼和中軍右側的部隊也大舉進攻,並且因為有戰象的「踐踏加成」衝破了阿拉伯人的陣線。然而最後賽義德命令中軍前往志支援,並最終成功把敵軍推回對面陣線。

第二天,賽耳德發現波斯人的戰象沒有出現在前排戰線上,於是他決定進攻。他命令右翼士兵進攻對方左翼。阿拉伯人的騎兵成功的糾纏住了波斯人的騎兵,這讓波斯人的步兵毫無防備的暴露在阿拉伯步兵方陣前。然而此刻魯斯特木親自率領中軍來救,阿拉伯人只好退回本陣。

第三天,波斯人首先發起進攻。魯斯特木親眼看著阿拉伯人的軍隊人數越來越多,因為不斷有增援部隊加入他們。他決定在更多的阿拉伯軍隊來到之前解決這場戰爭。他首先派遣弓弩手與阿拉伯人對射,顯然阿拉伯人的輕弓沒佔到什麼優勢,而且被損傷大半。魯斯特木趁機發動王牌——戰象。經過休息的巨獸被引上戰場,它們沖向敵陣——儘管賽耳德軍事能力出眾,也無法阻止戰象踩踏他的士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側翼忽然出現一隊波斯騎兵直衝他而來,顯然是要「擒賊先擒王」的節奏,不過還好他的親衛騎兵上去擋住了他們。

賽耳德知道他必須做點什麼解決這些可怕的巨獸。

他派遣手下大將阿西姆率領弓箭手,接近大象直接瞄準馭手射擊,這樣失去方向的大象很容易變得狂暴易怒。結果是他成功了,很多大象失去方向之後反而回頭沖向波斯軍隊,結果是波斯人自己被搞亂了陣型。賽耳德趁勢追擊,但是卻被波斯人勉強結的陣型阻擋了。

第四天,阿拉伯人派遣輕騎兵悄悄繞過波斯人的前陣,斬首了他們已經疲憊不堪的將領魯斯特木。這令波斯軍隊大亂,四散而逃。而阿拉伯軍隊也無力追趕。

在這場被稱為「卡迪西亞之戰」的戰鬥中,波斯人損失二萬多人,這些都是波斯各地的精銳士兵,他們已經為了對抗阿拉伯人準備了幾個月,是波斯現有的中堅軍事力量,現在他們已經崩潰了,短時間內波斯恐怕再也無法集中如此精銳的力量。

同時,帝國的首相魯斯特木戰死沙場,令波斯朝堂上下齊震。皇帝葉茲德格德三世驚駭無比,很快就和他的親信一起逃離了首都泰西封。他們在驚恐中逃亡直到637年底才在北方高原立足,而此時,他們的首都泰西封以及重鎮巴比倫都已經被阿拉伯人攻克。

阿拉伯人因此猛然由儉入奢,他們震驚於泰西封的財富與美貌,波斯皇宮優美的宮殿和拱門令他們痴迷。

(泰西封遺址)

這些鄉巴佬雖然以勝利者的姿態入場,卻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做出很多很掉身價的事情,例如傳說一個阿拉伯戰士俘虜了一個波斯貴族的女兒,這位女士以一千第爾汗的價格將自己贖身。當後來其他人問他為什麼不多要一些時,他的回答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還有比一千更大的數目了。」

這些村裡人於是瘋狂劫掠泰西封,然後拋棄了這座城市,轉而來到希拉附近的庫法作為自己的首府,並建造了一座清真寺。

隨著毫無威脅的零星抵抗也逐漸崩潰,群龍無首的波斯帝國各省份很快都淪陷於阿拉伯人之手,直到641年,重鎮摩蘇爾也被攻克。末代皇帝葉茲德格德三世期間又阻止了幾次反擊,卻無一成功,只得不停向東逃竄,阿拉伯人在波斯境內所向披靡,兵鋒直指印度河流域,歐麥爾知道他就要征服整個波斯帝國了。

然而。

我們的故事卻不得不在這裡戛然而止,因為歐麥爾沒有機會看到波斯帝國的覆滅了。

(波斯人曾一度靠戰象這種可怕的兵種大殺四方,如今成也戰象,敗也戰象,圖片是羅馬帝國戰象)

為什麼歐麥爾沒有機會完成他馬上就要完成的大業?是因為內部矛盾還是突發意外?下一步阿拉伯人的征服又將衝擊哪裡?

請看下回。

參考資料:《阿拉伯通史》

END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不為人知的十三太保,屢破梁軍、驅逐契丹的符存審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