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體這處受涼,或許是痛風發作的導火線,警惕4個信號突然出現!

身體這處受涼,或許是痛風發作的導火線,警惕4個信號突然出現!

痛風的出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生活中積累起來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身體導致的結果。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人們穿的越來越厚,痛風也開始頻繁的襲擊我們了。

特別是某些愛臭美,寧願受凍也要穿的很少的年輕人,一不小心,身體受到寒涼的刺激,痛風就發作了。

主要是人體最末端的腳部,原本就容易生寒,或許會成功誘使痛風發作。

腳部受涼,或許是痛風發作的導火線:

在寒冷的冬天,不管身處何地,都要苦苦忍受著頻頻下降的氣溫,同時尿酸也會隨著溫度降低,更容易形成結晶。

一旦尿酸析出大量的晶體,沉積在各個關節處,就會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發作了。

人體各個部位中,腳是最容易積累起大量尿酸結晶的,主要是因為腳位於人體的最末端,分布著大量的小關節。

同時寒從足起,一旦身體受涼,腳是第一個受到牽連的,如此一來,尿酸結晶更加會聚集在此處,生成酸毒結晶。

痛風發作時,需要警惕四個信號:

1、關節疼痛越來越頻繁

在各個關節處形成的尿酸結晶,會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變化,最常見的就是關節部位出現發熱、發紅、腫脹、疼痛。

一開始,疼痛可能只是一年兩三次,後來疼痛次數增加了,變成一年發作十幾次,一個月發作幾次了。

疼痛次數愈多,疼痛強度愈大,就說明病情在一步步變的糟糕起來了。

2、多處關節形成尿酸結晶

雖然尿酸結晶最容易在腳部積累起來,沉積在腳趾、腳部關節處。

但是人體內的血液是在流動的,隨著血液的流動,尿酸會流向更多的地方,到腳踝、膝蓋、手肘等處,形成小小的結節。

所以,一旦發現皮膚上有了微微凸起的癥狀,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3、痛風石越來越大

關節處的小結節會一天天的增大,到最後使得關節出現嚴重的畸形,甚至影響正常的行走。

因為痛風石形成後,很容易因外力摩擦發生潰爛,一旦多次潰爛、變形之後,就很難得到恢復了。

甚至某些軟組織部位,比如耳廓處也可以會被痛風石侵佔。

4、腎臟功能下降

腎臟作為代謝尿酸的一個重要人體器官,一旦無法徹底清除體內的尿酸,導致尿酸沉積下來。

大量的尿酸會給腎臟帶來沉重的負擔,更加不利於尿酸的排泄,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到最後,腎臟出現了功能下降、衰竭等嚴重情況時,已經無法挽回了。

改善痛風情況,重點在於排尿酸:

第一,增加日常喝水量

要想尿酸順利排泄,更加頻繁的排出體外,就得增加喝水量,以此促進排尿量。

如果能多喝一些溫開水、蘇打水、鹼性的茶水,那麼排泄尿酸的效果就更好了。

所以,早、中、晚都要養成喝水的好習慣,把體內滯留的尿酸排泄出去。

最好在喝水的同時,把菊苣、蒲公英、小薊、淡竹葉、芡實、葛根、百合、桑葉作為原材料,製成千針草甘葛茶,用開水泡服,一天3杯即可利於尿酸順利排出。

第二,晚上進行合理的休息

晚上為了打遊戲,熬夜到凌晨,然後再佔據白天的活動時間補覺,以為這樣就神不知鬼不覺對身體好了。

其實不然,白天補覺完全達不到夜晚正常睡眠的效果,特別是尿酸高的人,經常太晚睡覺,後果可能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所以,不管晚上的安排再豐富,也要做出一定的改變,把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了,才能更加健康、安全。

另外,白天睡覺,比如在午飯後的時間裡睡覺,效果也是很好的,雖然不能和晚上睡覺的效果相比,但也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第三,持之以恆的按摩

長期久坐或者久站的人,會定期去做按摩,以舒緩疲勞的身體,提前為第二天的正常活動做好準備。

如果尿酸水平比較高的人,也可以嘗試平時多做按摩,尤其是人體上的崑崙穴、膻中穴、復溜穴、公孫穴、隱白穴等穴位。

按摩這些穴位,對於降低體內的尿酸值,是有極大的促進效果的,只是在力度上要有所把握。

同時按摩這件事,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持之以恆的做下去,效果才能真正好。

第四,通過運動流汗

雖然說,尿酸主要是通過腎臟(尿液)和腸道(糞便)進行排泄的,但是其中一部分也可以依靠汗液得到排出。

夏天天氣炎熱,哪怕我們一動不動就能流出大量的汗水,但是冬天我們必須要靠運動才能流汗了。

即使想要促進流汗量,也不能選擇過於劇烈的運動,否則會引發痛風提前發作的。

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把運動時間稍微增加一些,這樣即使運動強度小,也能流出大量的汗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健康文浩 的精彩文章:

喝酒者若早晚出現了4個異常,是肝在求救,一定重視起來!
痛風者最忌睡前4件事,3個措施解決,不招惹痛風!

TAG:愛健康文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