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小細節見真章 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究竟花落誰家?沈飛:我要定了

小細節見真章 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究竟花落誰家?沈飛:我要定了

殲-20與殲-31的航母艦載機選型從中國研發四代機開始就有爭論,從結構性能到發展經驗,無一不在談論。而殲-20與殲-31的爭論也進一步的上升到對下一代航母作戰規範的討論,甚至進步為作戰體系的規範。

本人認為,沈飛製造的殲-31隱身戰鬥機相比殲-20更適合作為航母艦載機。這不僅僅是因為沈飛擁有更加成熟的艦載機製造經驗,是海軍航空兵的忠實供應商,更是因為殲-31在設計上就擁有優勢。

殲-31採用中型戰鬥機設計,外觀上與美國的F-22和F-35更加相像。發動機採用兩台改進的RD-93發動機,日後量產型預計更換為WS-13發動機。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8噸,作戰半徑為1250公里。雖然這個數字跟殲-20的2100公里有些差距,但是卻也與美國同等級飛機相差無幾。

殲-31有著兩個專為航母起降而制定的特殊設定。第一個就是強化的雙輪起落架。雙輪起落架常見於自重較大且降落衝擊較高的飛機上。如中國的殲-16就採用的是雙輪設計(炸彈卡車,勢大力沉),艦載機殲-15也採用的是加固的雙輪設計。殲-31採用的雙輪起落架更適合在航母上進行起降,也適合改裝為彈射型。

殲-31設計有全翼展的單獨襟翼,襟翼全面展開后角度較大,可以有效降低起飛要求速度,亦可增加升力,提高低速穩定性。這種設計常見於艦載機和有著較高短距起降要求的飛機上。因此可見,殲-31在設計之初就是奔著航母艦載機去的。

雖然殲-31仍存在些許的問題,如發動機的動力問題,航程較短且無法搭載大當量對地攻擊武器等。但這些問題相比全面制空的空軍特種兵來說,反而是特長。依靠航母作為移動的空軍基地,殲-31在通用和數量上都可以佔據優勢。雖然有悖現在重型機上艦的要求,但依舊能堪重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黑科技 的精彩文章:

航程與速度不可兼得!巡航導彈難隱身 若要提速代價高昂
殲-31開發垂直降落版本?值得期待!研發新機更實惠划算

TAG:利刃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