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逼出來的先進武器,渡海登陸全靠它

被逼出來的先進武器,渡海登陸全靠它

現代登陸作戰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戰役,它是在強大的海軍、空軍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的保障下,以高機動裝甲突擊系統為主體的兩棲裝甲部隊,依託大、中型登陸艦從海上向敵岸發起進攻。水陸坦克、兩棲破障車及兩棲突擊登陸車在近海從登陸艦下水,組成第一衝擊波以最大水上速度向敵岸灘頭陣地發起衝擊,破除水中及灘頭陣地的障礙,搶佔灘頭陣地,開闢登陸場,掩護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及其他後續部隊登陸,投入作戰。

中國兩棲坦克泅渡

登陸地點的選擇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地理條件因素應該是第一位的,包括武器裝備攻擊上岸的難易程度、守方陣地的地勢優劣、大部隊的展開、前沿及縱深的地理環境等,以及交通、縱深防禦和地域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因素。

中國兩棲坦克泅渡

裝甲車輛具有火力猛、防護力強、機動性好的特點,是登陸作戰中理想的首次突擊力量。通常在登陸作戰中的第一梯隊由裝備水陸坦克、兩棲破障車、兩棲登陸車的裝甲部隊組成,支援與配合登陸步兵搶灘上陸。在登陸的第二梯隊中的裝甲部隊裝備主戰坦克,在其他軍兵種的配合下擔負發展勝利,割裂敵縱深防禦體系,奪占敵重要地區,連接登陸點,鞏固與擴大登陸場,粉碎敵突襲與反衝擊等任務。

英國早期兩棲坦克

兩棲裝甲車輛問世於上世紀20年代。1920年,英國製成了由D式中型坦克改裝的履帶划水推進的第一輛水陸坦克的樣車,同時完成了水陸兩用輕型裝甲戰車的研製。從1933年起,前蘇聯研製出了T-37,T-38,T-40型水陸坦克並大量裝備部隊。日本也於30年代初開始了兩棲戰車的研製。美國則在1935年~1945年的10年間發展了LVTI至LVTS履帶式登陸車,裝備總量近20000輛。

50年代和60年代是兩棲裝甲車輛技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有前蘇聯的IT-76水陸坦克、美國的LVTPS兩棲突擊車等具備現代兩棲戰車特徵的車型出現。我國60年代研製的63式水陸坦克在當時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其全球戰略思想的支配下,海軍陸戰隊一直是其主要的武裝力量之一。兩棲戰車作為其海上突擊登陸作戰的第一線突擊裝備,一直以兩棲突擊車的形式持續地發展。1972年裝備部隊的LVTP7兩棲突擊車目前仍是現裝備中水上速度最快的。

美國AAAV兩棲坦克

80年代,美海軍陸戰隊對此車進行了改進,命名為AAVTA1,在防護、武器和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和加強。美國把兩棲登陸戰車技術列為了開發重點,把車輛輕量化和水上高速度擺到突出位置,著重研究噴水推進技術和提高戰車海上航行性能,在2005年研製出水上速度為現裝備3倍、輕量化係數在30%以上的兩棲戰車,項目按名稱縮寫稱為AAAV,即「先進的兩棲突擊車」。在機動試驗台架(ATR)、高水上速度技術樣車(HWSTD)和水上推進系統樣車(RST)等的試驗及研究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初步目標。可以說,美國在兩棲戰車技術研究方面遙遙領先。由於以往的LVPT系列兩棲突擊車僅能執行登陸支援作戰任務,致使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登陸作戰時的兵力投送被分割成孤立的三個階段,即軍艦在海上的機動、從軍艦到海岸的機動和在地面上的機動。現代化戰爭正迫使美軍採用兩階段兵力投送過程替代陳舊的三階段兵力投送過程,以減少兵力投送過程中銜接產生的多種弊端, 在當時AAAV恰恰可以滿足這種戰術的要求。

美國兩棲坦克

自出現水陸兩棲戰車以來,始終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證兩棲戰車陸上性能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兩棲戰車的水上行駛速度,減小水上迴轉半徑和提高抗風浪性能。水上速度主要取決於車輛的水上阻力和水上推進裝置的動態推力(由推進器效率和發動機功率來決定)。

兩棲坦克

水上阻力主要與車輛線型有關。裝甲戰鬥車輛由於受陸上使用要求的限制,相對來說重量重,尺寸小,吃水深,干舷低,線型差,水上阻力是同檔次船隻的3倍。

就常規排水型的兩棲裝甲車輛來看,其水上阻力一速度曲線差不多是一個開口向上的拋物線。它的經濟航速在10km/ h左右,它的阻力的臨界值在14km/h~15km/h左右。要超過這個速度時,每提高1km/ h的速度,它的水上阻力值將呈指數性增長。要大幅度增加發動機功率才能滿足克服水上阻力的要求,而且水上穩性下降,對排水型車輛來說這是不可逾越的困難。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兩棲車輛水上速度都停留在10km/ h左右,最快的也不過13km/h.美國的AAAV兩棲突擊車採用了滑水式車型,應用一種特殊的防浪板結構,而且相對簡單可靠。當車輛水上運動時,既作防浪板,又作滑板用。引用水上滑行技術,使車體連同防浪板一起在水上滑行,靠滑板滑行時的升力把車體托出水面,將阻力一速度曲線改善為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形狀。在24.1km/h時,阻力不是呈指數性上升,而是出現了一個阻力峰值。超過這個速度,車輛的水上阻力反而下降,從而有可能實現大幅度提高水上速度的目的。

兩棲坦克分布介紹

當然,對於一些主要以陸上使用為主的主戰坦克類重型裝甲戰鬥車輛,其克服水障礙的方式一是潛渡,利用輔助器材可渡過水深5m.6m的河床;再就是利用圍帳或浮箱的浮渡。

兩棲裝甲車輛的水上推進方式有兩種:一是靠履帶或輪胎划水,輪胎划水的車輛水上速度一般為4km/h~5km/h,履帶划水的車輛水上速度達6km/h~10km/h,二戰後期的LVTP4兩棲戰車及以後的LVTP5兩棲裝甲輸送車都是履帶划水,其水上速度達9km/h ~ 10km/h,是當時同類戰車中水上速度最高的;二是靠水上推進器,推進器按結構分有螺旋槳推進器、導管螺旋槳推進器和噴水推進器,車輛的水上速度目前在8km/ h~ 13km/ h的範圍內,美國的AAV7A1兩棲突擊車的水上速度達13km/h,是目前世界同類戰車中水上速度最高的。噴水推進器是兩棲裝甲車輛上最常見的推進方式,按葉片型式又可分為軸流式、混流式及噴射式(雙級軸流式)。

兩棲裝甲車輛水上性能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其航行穩性、抗風浪性能以及水上的可操縱性。穩性和抗風浪性能是由車輛線型、浮力儲備係數(車輛排水重/車重-1)、車輛密封性能來確定的。滿足近海使用的兩棲裝甲車輛的浮力儲備係數一般在30%左右,至少也要不低於20%,俄羅斯的БMI-3履帶式步兵戰車的浮力儲備係數為15%只能說是一個特例。抗風浪性能最高的兩棲裝甲車輛可在四級海況下執行任務。水上可操縱性的實現也有多種方式:舵、水門式(控制左右噴水推進器噴水口開度)和轉動推進器式、水道控制式。

中國兩棲坦克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戰爭的作戰方式和武器裝備也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一旦先進的兩棲突擊車裝備部隊,必將使現代技術條件下的兩棲作戰成為全新的樣式,全新的戰法。新一代登陸裝備的使用,依靠高速機動的運載平台和火力平台,使超視距快速登陸成為可能,而且將世界上適合於登陸的海岸由原來的17%提高到70%~8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總說裝甲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眼中的俄羅斯坦克

TAG:總說裝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