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畫 | 當凡·高的《落葉》遇見詩人洛爾迦

聽·畫 | 當凡·高的《落葉》遇見詩人洛爾迦



(原標題:聽·畫 | 當凡·高的《落葉》遇見詩人洛爾迦)


2018年是西班牙詩人費德里戈·加西亞·洛爾迦誕辰120周年,這位留下豐富詩集的偉大詩人逝世時年僅37歲,而另一位傳奇畫家凡·高也以區區38歲的生命離世。

凡·高《落葉》

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館裡,第一眼看到這張《落葉》,便想起了這首《樹枝》。畫家與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去世時年齡相仿,他們的作品幾乎都指向了慾望和死亡,兩人都預感到自己的命運,都認為無需真正把它說出來,撕裂中前行。據說,這幅畫中,凡·高運用了在高更那裡學來的一種構圖方法;選擇一個高視點,這樣,樹木的上部輪廓無法完整呈現,像被切斷了,如同詩里的「落下」與「折斷」,無法看見,還在等待。

凡·高一生都在追尋如何將人融入自然,又如何解放自然,洛爾迦何嘗不是;星辰、山谷、塵埃、茉莉花與公牛......這些自然景物經過精準地隱喻後,與生命本源形成了更奇異的親密感,使得抒情具備了神秘的力量。這力量是「小小」的,「小小」的哭泣和嘆息,「小小」的西班牙,甚至連死亡都是「小小」的,但這「小小」就是洛爾迦的光芒,敏銳清澈中,愛與痛苦愈加濃烈。

詩多讀幾遍,就會發現它有很好的辯聽度,像一首民謠,畫面是碎片的,敘事是遮掩的,淺唱低吟出無法癒合的傷口。

那些受傷的人擔心會一再受傷,於是將青苔填進了心臟,重新認識苦難與美好。

「在微風的拐角處,咀嚼著鹹味的黎明。」

《樹枝》

作者 費德里戈·加西亞·洛爾迦

沿著塔馬里特的小樹林

銀黑色的狗已來到

為了等待樹枝落下

等待它們自己折斷

塔馬里特有棵蘋果樹

長著一個哭泣的蘋果

連夜鶯也不再嘆息

野雉穿過塵埃將它們趕開

但是樹枝很歡快

樹枝就如同我們一樣

它們不思念雨水,它們入睡

彷彿轉眼間就成了樹

坐下,讓河水浸過雙膝

兩道山谷等待著秋日

黃昏以一頭大象的步伐

一路撥開樹木和枝丫

沿著塔馬里特的小樹林

有很多面孔模糊的孩童

等待我的樹枝落下

等待它們自己折斷

費德里戈·加西亞·洛爾迦(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20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詩人。詩集主要有《詩集》(1921)、《深歌集》(1921)、《最初的歌集》(1922)、《歌集》(1921-1924)、《吉普賽人謠曲集》(1924-1927)、《詩人在紐約》(1929-1930)、《獻給伊格納喬·桑切斯·梅希亞斯的哀歌》(1935)、《塔馬里特波斯詩集》(1936)、《十四行詩》(1936)等多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動保組織與女權主義者互掐 加州這塊廣告牌惹爭議
上博看董其昌丹青寶筏,南博展義大利文藝復興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