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通常生活在一個首先被教育成為某種人的環境里,比如如何做一名學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員工,高級一點,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教師,設計師、投資理財顧問等。為此我們需要學會專門針對某個領域的知識,這種知識在中國哲學傳統里被稱為「積極的知識」,在現在看來這種知識也可以被稱為有用的知識,學會這些有用的知識我們就可以稱為某種人,獲取我們想要的物質較為寬裕的生活。

但是在物質之外,很多時候我們仍舊不能感受到快樂,不能享受精神世界的寧靜,所以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就出現了類似西方宗教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中國傳統哲學,傳統哲學裡對精神安寧,人生福祉的追求稱為「道」,道與積極的知識相對應。積極的知識讓我們成為某種人,而「道」讓我們成為人。道是思考、反思。

《老子》里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也就是說,學些專門的知識,每天都能看到進步,但是學習道,不能增長積極的知識,提高的是精神境界。而哲學為提供給我們就是這種作用,我們生活在世界中,一定會對生活產生反思,追尋人生的意義,哲學解決這種反思和思考,擁有了哲學,就擁有了宗教的洪福。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解釋傳統哲學的思想。

甚至很多我們堅持很久的行為準則,都可以在傳統哲學中找到歸宿。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儒家「天命「論

儒家說盡人事聽天命。事情一定要做,最後的結果自有他的規律。

孔子說:「十五至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的學就是學習道,天命是世界的必然性,我們求學致力成敗,但是世界有他的必然規律,我們在行動上儘力了,那麼成敗也就只能看天命了。

儒家用「仁「和」禮「來盡人事。

仁在孔子那裡是指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與「仁」一起的還有「義」。義是指應該做的事,一個人做事不是因為有利益,而是因為這件事是一件該做的事。這是孔子對於個人行事的行為規範總結。

「禮「是用來為社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會行為做正名的規範。如果想要有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就一定需要正名,事情的實與它的名是一致相符合的。正名所作的事孔子講它稱為「禮」。比如:結婚嫁娶的婚禮,親人離世的葬禮。用禮來為事情正名,證實這件事情存在並昭告天下。

但是盡人事時人是有慾望的,得不到就會痛苦,為排解這種痛苦就需要「天命「來幫助。

用仁和禮來為維護社會秩序,用天命來解答人生困惑。

「盡人事,聽天命」。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人在行動之前就已心中有數,事情成敗自有天命。不得成功是註定命數,我們就不會患得患失。

理解的範圍有多大,就在多大的範圍內有控制後果的力量

老子和莊子最為人所熟知的理論是:「道」。

但是除這個外,老子還講「襲明」,想要得些東西,就要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誰若想變強,就必須從感到他弱開始。「襲明」其實就是西方的辯證法思想。

但比之「襲明」更讓人尤啟發的理論是「以理化情」

「以理化情」指別人感到哀傷的範圍就是他受苦的範圍,這種感情造成的痛苦,可以通過理解的力量化解。比如:下雨天不能出門,小孩子會生氣,大人就不會生氣,因為大人能理解。又例如: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但是這件事情並不是父母喜歡的事。有的父母能接受,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人,長大必然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可以理解。但是有的父母就會生氣,他們就不能理解這一點。

所以莊子說,心靈理解萬物的必然性,理解的範圍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範圍內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後果,而不為它們受苦而能享受靈魂的和平。


一直反思是好事嗎?

這裡的一直反思是指只停留在對反思的思想做努力的基礎之上,比如名家和道家。名家最著名的是「白馬非馬」。「白馬非馬」理論的創始人是公孫龍,傳說公孫龍騎著一匹白馬要過城門,但是城內有規定,馬不能入城,公孫龍就對守城士兵說,「白馬非馬「,於是就騎著馬過去了。「白馬非馬「是因為」白「是一種顏色,」馬「是一種動物,白馬是」顏色+動物「,所以不是馬。這話辯論起來好像是有幾分道理,但是很顯然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為常識告訴我們白馬也是馬。

而墨家就是很好的利用常識和行動對抗「名「家的人。墨家認為人有認識能力不意味著就有認識知識。只有認識能力接觸了認識對象,得到形象,才能成為知識。

墨家的常識和行動的觀點有點接近於馬克思的實踐觀點。這種實踐的觀念很好的解決了名家詭辯論帶來的不利影響。

比如名家詭辯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大戶人家的孩子溺水而亡,需要找打撈人打撈屍體,但是因為價錢沒談好,打撈人不願意去。一段時間過去後,大戶人家沒來找打撈人,打撈人著急了,就去找本城有名的訟師,訟師告訴他:「他們不找你,找誰呢?回家等著吧「後來,大戶人家也著急了,過來問訟師,訟師一樣回答說:」 他不找你,找誰呢?回家等著吧「。

最後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

而墨家主張的常識、常規的樸素實在論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涅槃是什麼?

佛學上所講的涅槃是個人與宇宙的心的同一。佛學說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現,所以是虛幻的,暫時的,可是物質的個人還是貪念他們。這種根本的無知佛學稱為「無明」。無明生貪嗔痴戀,對於生的貪戀,個人就陷入永恆的生死輪迴,萬劫不復。而人如果能夠擺脫貪嗔痴戀就可以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獲得涅槃。

佛學是在儒家、道家、墨家、名家之後發展起來的,即便佛學傳入進來之後對中國產生了大範圍的影響,但是仍然不能和儒家、道家對中國的影響同日而語。

人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新儒家的「理」學和「心」學

程顥和朱熹「理」學一方面將的是人與萬物合一的道理,他需要做的一切,不過是把這個道理放在心中,做起事來誠實地聚精會神地遵循這個道理;另一方面講究的是世界萬物有其內在的道理,事物有不同種類因為其聚集的理不一樣,花有花聚集的理,葉有葉聚集的理。

同時,新儒家處理情感的方式和莊子的「以理化情」的方式相似,強調不要將情感與自我聯繫起來。

這裡最出名的一個例子是孔子最愛的徒弟顏回。顏回被認為孔子的大徒弟最有意義的品質就是「不遷怒」。一個人發怒的時候,往往罵人摔東西,而這些東西和人往往和生氣的這件事並沒有關係。這就是遷怒,遷怒會使人生出許多無謂的壞情緒,而不把情感和自我聯繫起來,就能很好的化解這一點,這和莊子的「以理化情「如出一轍。

關於顏回的不遷怒品質,比喻正如一面鏡子,快樂來時它就照見快樂,哀傷來時它就照見哀傷。

就如此前伊能靜說到自己很珍惜的一句話:「眼前人宜喜宜嗔,送她好風好水,讓她好花生長。」就是說身邊的人有時傷心有時開心,你在旁邊看到了,只陪伴左右,然他自己去體會。

這時陪伴在身邊的人充當的就是一面鏡子,照見另一人的喜怒哀樂,但不受其影響。

王陽明「心「學講」致良知「,就是內心的的良知會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但是他的心學只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而沒有告訴我們怎麼去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