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家高新區三十而立再出發

國家高新區三十而立再出發

科技日報評論員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從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到遍及大江南北的168家國家高新區,其發展始終與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同頻共振。

世界第一個U盤,中國第一台超級計算機、第一根光纖、第一枚人工智慧晶元、第一個量子通信衛星等,均誕生於國家高新區。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全國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科技投入最大、科技成果和專利產出最高、新產品新技術產出最多的區域,正朝著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穩步邁進。

在歷史長河中,30年不過一瞬。回望國家高新區一路走來的清晰印跡,印刻的不僅是開拓創新、執著進取的時間刻度,更鐫刻著高新區人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精神高度,他們堅定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

30年來,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國家高新區牢記「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使命,不忘推動「科技與經濟結合」「創新與創業結合」的初心,發揮了改革的先鋒、引領和試驗田作用,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成為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面光輝旗幟和主要戰略力量,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30年來,風雨兼程、銳意創新。從城鄉結合部曾經雜草叢生的荒地,到今天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科技新城,國家高新區成功探索了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成為我國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台。

30年來,改革破冰、科技先行。國家高新區堅持面向市場,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成為我國改革探索的先行區;堅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增長極;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堅持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營造企業快速成長的環境;堅持以人為本,成為科技、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區;堅持開放協同發展,集聚輻射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顯著增強。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國家高新區正邁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家高新區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再提升,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動力機制有待加強,貫徹發展新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的底線意識還要再強化等問題。

如果說過去30年,國家高新區憑藉起點高、產業新、政策足,贏得了發展先機,那麼,未來30年,國家高新區要深刻把握新的時代特徵,率先求變、解放思想,以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好引領、輻射作用。

而今,三十而立的國家高新區再出發,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依然需要國家高新區勇挑重擔、一馬當先,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創新。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獲得如此高的榮譽感到不安,不敢接受這個獎」
月亮有兩面,為啥我們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