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那些不想婚姻破裂的夫妻,或許該看看范仲淹寫的這14個字

那些不想婚姻破裂的夫妻,或許該看看范仲淹寫的這14個字

文|李彎灣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岳陽樓記》,范仲淹在1046年,也就是差不多一千年前寫的文章。這好像是初中時候的課文,當時是要求背誦的,「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我用波浪號而不是逗號,是想勾起大家當時背誦課文的場景。當然,可能大家已經不怎麼記得了,雖然你我都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我也不咋記得了,其實上面那一段,是我打開百度複製過來的。。

這不要緊,重要的是,你一定記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吧。不記得也沒關係,不要被這句話嚇著就好。

插播一點小感受吧——我越長大越明白,原來古人講的那些話,不是什麼大道理,其實是很淺顯而又精深的道理。讀書的時候覺得假大空,背課文也是很枯燥的,覺得沒意思。但是等到有了一定年紀,一句卧槽行天下的時候,忽然想起這些經典,才發現其中的道理,是多麼的牛批!

我今天要講的這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什麼會跟離不離婚有關係呢?

我們先來看這句話,是誰寫的,范仲淹對吧。范仲淹是什麼人呢?除了我們熟知的文學家之外,他當過最大的官,是「參知政事」,這是個什麼官呢?差不多就是副宰相的意思,類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的職位。

嗯,就算是在當時,他也是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家國情懷,抱負天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當大官不忘百姓,當小官甚至沒當官想著皇帝(國家的象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到現在都還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那我就翻譯一下吧——不因為處境、事情、個人所得的優越而高興;也不因環境糟糕、人生失意而難過。有點類似今天流行的「佛系」,但不同的是,它是一種積極的心態;而佛系,是一種消極心態——我改變不了,那我就無所謂。

你看看,人家大人物,果然就是跟我們普通人不一樣——越長大越明白一點:牛逼的人真的跟我們普通人不一樣,想的都不一樣,姿態也不一樣,胸懷也不一樣。人家胸懷天下,心中有一幅世界地圖,而我等屌絲,在小區都能迷路。「宰相肚內能撐船」真的不是吹牛批的,這是真的!!!

不過,大人物的思想,我們還是可以借鑒和學習的。比如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實不完全是范仲淹的原創,最原先的表達,出自《孟子-梁惠王》,「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這段我就不翻譯了,我相信就算沒有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也能看懂。

雖然這些話,都是在講君王和百姓的關係,講當官的和百姓的關係,但你仔細想想,其實這種關係,跟夫妻關係是一毛一樣的!

孟子講的是,你為大家著想,大家也為你著想——這就是一般人的戀愛/婚姻態度——就像圓盤盤跟我吵架的時候,她也說「我所祈求的不過是真心換個真心,換不到拉倒」。

你愛我,那我就愛你;你不愛我,那就拉倒唄——這就是一般人的態度。我為你的快樂而快樂,我為你的憂傷而憂傷——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不錯的感情和態度了,這就像孟子講的「天下憂,那我就憂;天下樂,那我就樂」。在夫妻之間,能做到「你快樂我也快樂,你不快樂那我也難過」的,熬過七年之癢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但是!但是!在現在這種天天都聽到人離婚的時代,兩個人要白頭偕老,還是要看范仲淹的這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話牛批之處在於兩個字,「先」、「後」,他講的是一個態度,是一種胸懷,是積極、是主動、是承擔、是等待。

換算到夫妻之間就是——先於老婆(公)之憂而憂,後於老婆(公)之樂而樂。如果夫妻兩個人,都是肯為對方著想,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前面。對方還沒起床,那我先起來把早餐做了;對方已經吃完飯了,那我收拾一下碗筷;對方要去出差,我幫他挑選好酒店;對方生氣了,那我主動道個歉,哄一哄他——這裡面不分男女的。如果兩個人,都能主動的為對方著想,延遲自己的滿足感,這樣的夫妻關係都能不好,那隻能證明一個問題——任何婚姻都好不了。

朋友們啊,作為老公,應該在心底提醒自己:先老婆之憂而憂,後老婆之樂而樂;作為老婆,在心底提醒自己:先老公之憂而憂,後老公之樂而樂。

如果你們都能這麼想,夫妻倆一起看這篇文章或者揣度這句話,而且真的付諸了心動,我就不信你們會走到離婚那一步。

絕大部分的離婚,本質上都是因為某個人、或者兩個人在很多時候只考慮了自己。舉個例子,你為什麼罵人?是因為他該罵嗎?不,本質上是因為你覺得他惹你生氣了,你不舒服、你很生氣、你要發脾氣——因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你還會隨便破口大罵嗎?

現在很多人都在學技巧,但不想領會思想。什麼「如何讓管好老公」「如何對付婆婆」之類的,你學這些幹嘛啊,一天天的儘是玩心機、玩套路,你累不累啊,而且,有什麼效果了嗎?在家庭里都玩起了套路,那你是圖個啥啊!

其實很多時候,你想通了,你懂得貫徹自己的信仰、貫徹自己的堅持了,你就懂得寬容、懂得謙讓、懂得理解了。很多困惑,也就無師自通了。

就像——假如你做生意,你真的懂得了「只有真正地服務了好客戶,我才能長久地、最大化的掙到錢」這個道理,你還會隨便抱怨客戶、罵客戶?

而夫妻,就是互為人世間最重要的客戶。

夫妻講究以心換心,但更多時候,要懂得主動地以心換心——畢竟人都有惰性,不要指望對方比你更主動。如果這一千七百多字都沒能說服你,那還是那句話——誰痛苦誰改變,誰需要誰改變。

等到你深深地認同「誰痛苦誰改變,誰需要誰改變」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再妥協、再讓步、再改變都沒有用了吧。

再來一遍:

先老婆(公)之憂而憂,後老婆(公)之樂而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彎灣 的精彩文章:

「在27年以來最冷的冬天,我欠了30萬,你沒有離開我」
有出息的男人和沒出息的男人,對比一下,發現他們有9個區別

TAG:李彎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