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明代丁雲鵬《漉酒圖》再現陶淵明的田園美景

漢橋話畫:明代丁雲鵬《漉酒圖》再現陶淵明的田園美景

畫家邱漢橋帶你走進百幅傳世名畫背後的故事

《漉酒圖》,明代,丁雲鵬,紙本設色,縱13 7.4厘米,橫56.8厘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名畫欣賞

人物畫自明代中期唐寅、仇英以後,明顯呈現出衰微的趨勢。直至明代末期才湧現出一些獨具風格的人物畫家,其中被董其昌譽為「三百年來無此手」的丁雲鵬,是一位相當有造詣的畫家。

《漉酒圖》,畫中描繪的是東晉陶淵明歸隱後漉酒的情景,展現了陶淵明的田園美景生活。陸遊在《野飯》詩中說: 「時能喚鄰里,小瓮酒新漉。」漉酒,即將所釀新酒用紗布過濾澄清的一道工序。在畫面的中央,陶淵明脫巾散發,借虎皮而坐,風神瀟洒,氣度軒昂,兩童子稚氣可掬,一同幫助其漉酒。上方有高柳三棵,綠蔭濃密,樹根石隙,菊英繽紛,競吐清芬。柳菊相互輝映,不僅點明了夏末秋初釀酒的節候特徵,而且渲染了陶淵明獨特的品格和心襟。柳樹和菊花,在這裡都不是隨意選擇的純客觀物象,而是著意經營的一個主觀化的典型環境。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又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此,柳樹和菊花作為陶淵明人格的表徵而具有特殊的含義,並為後人常說不衰。圖中僅畫三柳,但熟悉陶淵明身世的人,會不難體會到沒有畫出的另兩柳的用意。不和盤托出,半露半藏,以引起觀賞者意在畫外的聯想活動,這正是畫家經營的高明處。

在這幅畫的下方除坡石叢菊外,還安排了,張方案,上置古琴一張,仙桃一盤.書冊一函,以及酒壺、酒杯、香爐等,一一點明了主人的興趣和志向。《晉朽》陶淵明傳中記載,陶淵明非常喜愛琴,但他不通音律,因此他有一張無弦琴,每次朋友喝酒聚會時,他總是彈撫這把無弦琴。陶淵明也自言: 「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圖中所畫的正是「大音希聲」的無弦琴。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這位隱士極言世外桃源之好,「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春華秋實,圖中的仙桃,當是桃花源中收穫的碩果了。而在《五柳先生傳》中自述, 「好讀書、不求甚解」,「性嗜酒」、 「期在必醉」,圖中的書冊、酒具,又顯然是其率真面目的絕妙寫照。

畫家小傳

丁雲鵬(1547-1628年),字南羽,號聖華居士,安徽休寧人。他擅長佛像人物,尤善白描,也能作壁畫,吸收並繼承了唐宋吳道子、李公麟等人的畫法加以融會而自成一家,所作人物神情颯爽,筆力偉然。他早年畫風秀雅,後期古拙渾樸。丁雲鵬在當時頗有影響,《漉酒圖》是他的傳世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水彩藝術家AntonioOrtega風景畫
漢橋話畫:南宋李迪《風雨牧歸圖》妙趣橫生的驅牛圖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