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愛玲說自己「人盡可夫」,世人皆指責她,卻不知這詞本是褒義詞

張愛玲說自己「人盡可夫」,世人皆指責她,卻不知這詞本是褒義詞

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文化歷史,然而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很多東西都變了味道,不斷的被世人修改扭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尤其是我們最常用到的語言,很多成語或詞語經過千年的發展完全變成了另一種意思,本來是夸人的好詞最後卻成了侮辱人的貶義詞。例如「人盡可夫」這個詞。

這個詞最早起源於春秋鄭國,當時鄭國有一個叫位高權重的人叫祭仲,然而自古以來皇帝對於位高權重的都是非常忌憚的,於是君主便找了祭仲的女婿雍糾,兩人商量著想要把祭仲拉下馬甚至是除掉他,然後將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或許不是因為女婿本就對丈人不滿,又或許是因為皇帝的命令,雍糾不敢反抗,總之他開始策劃謀殺岳父這件事情。

雍糾計劃邀請岳父來自己家吃飯,到時候派人提前埋伏好,院子四周都做好埋伏,到時候岳父一來就命人拿下他。然而不知雍糾是心理素質不好還是心理有愧,晚上做夢就將這件事說了出來。雍糾的妻子每天跟丈夫生活在一起,丈夫說夢話的時候被她聽到了,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要對自己的父親下毒手。震驚過後,她開始考慮要不要和自己的父親說,丈夫和父親自己應該如何選擇呢?

後來一次回娘家的時候,她就旁敲側擊問母親自己應該如何做,母親回了她四個字:人盡可夫。母親的意思是誰都可以是你的丈夫,如果雍糾去世你還可以嫁給別人。但是父親卻只有一個,沒了就是沒了。在聽過母親的話後,她也想明白了,最後在父親和丈夫之間選擇了父親,把丈夫計劃除掉父親的事告訴了父親。祭仲知道自己的女婿竟然想謀害自己時非常生氣,直接先下手除掉了雍糾,君主也被逼得離開。

原本人盡可夫是用來形容祭仲這個女兒的孝順,可是不知為何,在多年後的今天這個詞竟然成了貶義詞,形容女子的風流。後來張愛玲曾經在公開場合用過這個成語,說自己能人盡可夫。其實張愛玲並沒有用錯詞,她的意思就是只要年齡身份符合我的標準,他們都有可能會是我的丈夫。可惜當時她說出來後卻被別人指責,世人覺得她思想有問題,卻不知是自己誤解了這句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洞察官 的精彩文章:

偵察失誤致170多人傷亡,副參謀長得到四份嘉獎,還被升為團長
歷史上的今天——蘇聯入侵阿富汗,印尼發洪水100多人喪生

TAG:歷史洞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