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敗亡場景有多慘?大敵臨近,2萬士兵逃走,皇帝帶著棺材投降

此國敗亡場景有多慘?大敵臨近,2萬士兵逃走,皇帝帶著棺材投降

(說歷史的女人——第558期)魏蜀吳三國中,論國力,魏第一、蜀第三,東吳居第二。東吳,又稱之孫吳。其在東漢末期,也是開國速度最快的一個勢力,這主要歸功於孫策。雖然後來孫權做了開國皇帝,也追封了自己的老爸孫堅為武烈皇帝,但是不管是讀史,還是自己思考,基本上人人都認為東吳的基業那都是孫策打下來的。孫策從20開始,用了5年左右,就開拓出了一片如此江山基業,後因遭許貢門客暗殺,導致英年早逝。孫策臨終把這份基業沒有留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留給了自己的弟弟孫權。可以說,如果沒有孫策,就不可能有雄踞江東之孫吳。

孫權接管江東基業後,主要貢獻在於鞏固了江東基業,守護了江東基業,最終在赤壁之戰勝利後,逐步促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在曹操去世之後,魏蜀吳三國老闆都先後稱帝,以曹丕為先,劉備為次,孫權最能沉住氣,他比曹丕和劉備晚了好幾年。不過孫權稱帝時間雖然晚,但孫權做皇帝的時間最長,而且孫吳的享國時間也最長。

以孫策創建、孫權稱帝的東吳佔據的疆域面積還是很廣大的,南方大部分地區盡在其轄制內。另外,孫吳還有一件了不起的歷史功勞,那就是孫吳是歷史上第一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台灣的朝代,(《三國志》所記載)此事發生在公元230年,孫權派遣諸葛直等人帶兵萬人攻入夷州(當時台灣之稱)。此外,東吳對南方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讓南方的經濟呈現出繁榮景象的朝代。為以後南方的興盛開創了一個好局面。

東吳一共經歷四位皇帝,孫權之後,是孫亮,孫亮之後,是孫休,孫休之後,是孫皓。不過東吳的皇帝雖然沒有曹魏皇帝那麼倒霉,但卻是魏蜀吳中最亂的。比如孫權去世後,按說應該是長子繼位,可惜長子孫登英年早逝,比孫權去世還早,那麼就該挨著順序往下排吧,但沒有,孫權生前曾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可是這個太子也很倒霉,因參與南魯黨爭,後被廢掉太子之位。之後,孫權因偏愛潘皇后,所以就立了潘皇后所生的兒子,也就是孫權的第七子孫亮做了繼承人。

可惜這個孫亮繼位的時候,年齡不大,才10歲左右。一個小娃娃,自然是沒有能力處理國政的。所以,到5年後,孫亮才開始親政。但是孫亮還不如不親政,因為他一親政,就讓那些權臣失去了影響力。比如大權臣孫綝,故孫亮親政一年就被孫綝給廢掉了。

孫亮被廢后,孫權的第六子孫休被推上帝位。這位皇帝本來要算是孫權之後最好的一位皇帝了,他在諸多方面都政績突出,而且個人政謀能力也很強,比如孫綝迎立他為帝後,依然權傾朝野,孫休就聯合人扳倒了孫綝。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孫休有明君之氣質和才幹,但卻沒有長壽之命,僅活了30歲就去世了。本來孫休在去世前是託孤丞相濮陽興的,可是孫休一死,這濮陽興就變卦了,他沒有遵守孫休的遺命擁立太子孫灣為新帝,反而是另選了一位皇帝,即孫皓。

說到此處,不由讓人心涼了一下,這時候反看蜀漢之諸葛亮,是多麼暖心啊。諸葛亮也是受劉備之託孤,但看看諸葛亮的忠君愛國,再看看這濮陽興的作為,實在是令人不齒。大概小人遭人痛恨是普通存在的真理,所以雖然他擁立了孫皓繼位,但孫皓卻在繼位後搞了一個借口除掉了濮陽興。

孫皓,是廢太子孫和的兒子,說起來也蠻有意思,老爸孫和做了太子卻沒做成皇帝,結果這皇帝倒是陰差陽錯地讓兒子給做了。不過作為東吳最後一位皇帝,孫皓的爭議也是非常大的。孫皓能夠被濮陽興這些大臣選中並擁立,那是因孫皓在做皇帝之前,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青年。實際上,在繼位之初,孫皓的表現也是有為青年的模樣,大有一番勵精圖治的架勢。可是孫皓這個架勢沒有撐多久,就撐不住了,也或者說是他內心糟糕的慾望擊敗了勤政戒律之類的東西,孫皓一改往日之風,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孫皓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殘暴、好色、好殺。大臣稍微不小心惹怒孫皓,就會被處死。此外,孫皓還貪好美色,宮中妃子侍女上千上萬,不過這些妃子若惹毛他,他同樣毫不留情殺掉。最後,孫皓的結果跟蜀漢劉禪有點像,亡國之因多半都跟宦官佞臣有關。劉禪之禍起於宦官黃皓,孫皓之禍則是佞臣岑昬(hun)。在《三國志吳書》以及《資治通鑒》中都詳細記錄了岑昬之罪:一是善於阿諛奉承的小人嘴臉,逐步爬上高位,官職做到尚書;二是孫皓逐漸墮落,此人有「教唆」之罪;三是岑昬在東吳有禍亂朝綱、分離君臣、導致亡國之罪。

也正是因岑昬之罪引起了公憤,所以在公元280年,晉國大軍節節攻破吳軍之後,東吳方面出現了非常嚴峻的情況,孫皓召開緊急會議,問計群臣,說晉軍攻勢日近,我們該怎麼辦啊?群臣給出的建議令人意外,他們說先殺了岑昬。孫皓當時沒有想到群臣敢如此作答,孫皓當時也很不高興,因為岑昬是他的寵臣啊,那怎麼能行呢?於是堅決不答應。可是群臣又一次表現出了令人意外,他們不再聽孫皓的話,直接群起而攻之,直接把岑昬給抓住殺掉了。

俗話說法不責眾,孫皓一看木已成舟,他總不能把群臣給治罪吧。接著就又發生了一件奇葩事。孫皓的鎮南大將軍、荊州牧陶浚回來向孫皓稟報軍情,他是負責水軍的,要求孫皓給他2萬士兵,以大船作戰,就有把握迎戰晉軍。說起水軍,想當年東吳的水軍那是無敵天下的,有著赤壁之勝的光輝戰績。可是如今卻只有令人汗顏的份,因為孫皓當即就召集兵眾,還授予陶浚假節鉞的權力,讓他翌日就出發,但是到第二天陶浚的營地卻一個士兵也沒有,原來那2萬人馬在大敵臨近的節骨眼上也不想送死,於夜裡就全部逃走了。

接到這樣的軍報,孫皓就頓時明白了很多事,不是武將不戰,而是他已經失去了民心。因此,他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寫給舅舅何植的,一封是寫給群臣的。孫皓在信中對自己的帝王生涯進行了回顧,無限悔恨盡在其中,但是此時悔悟已經晚了。因為晉軍已經殺到了家門口,刀子馬上就要架到他的脖子上了。事已至此,在公元280年的5月,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在胡沖的勸告下,走上了蜀漢劉禪的老路。他把自己反綁起來,身後的車上帶著棺材,然後向晉軍的名將王浚投降。王浚雖然很大氣,親自解開了孫皓手臂上的繩索,也令人燒掉了孫皓所帶的棺材,但是東吳至此就滅亡了。

結語:東吳這個亡國畫面,多麼熟悉,令人想起蜀漢。若說有區別,倒是還真有點區別。東吳是此國敗亡場景有多慘?大敵臨近,2萬士兵逃走,皇帝帶著棺材投降。而蜀漢是將士苦戰以求報國,沒有發生士兵自己逃走的事,而是在劉禪一道聖旨要求下才繳械投降的。如此一對比,東吳將士真是不如蜀漢將士有情懷。不過比將士,東吳不如蜀漢,但比亡國皇帝,蜀漢卻不如東吳了。劉禪在晉國成了笑柄,苟且偷生,而孫皓則是霸氣猶在,果斷捍衛著自己的尊嚴。比如司馬炎說給他準備了一把椅子時,孫皓毫不示弱地回復他在東吳也給他準備了一把椅子,把司馬炎噎得一時無話可說。孫皓沒有像劉禪那樣沒心沒肺地在敵營苟活了很多年,他只呆了4年就抑鬱而終,終年42歲。

參考史料《三國志》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不愧是位狂人 不搞刺殺 對副總統公開決鬥 卻故意打偏第一槍
劉備就算帶上孔明,夷陵之戰照敗,諸葛亮這句話一不小心透露答案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