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可能是最悲傷的歸鄉古詩,一首漢樂府詩歌內容無比凄涼

這可能是最悲傷的歸鄉古詩,一首漢樂府詩歌內容無比凄涼

之前的我們學習文學理論,逐漸的認識到文學就是人學。文學反映的就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古典詩詞作為古代文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直觀地記錄和反映了當時的人們所經歷的生活狀態。

這些詩詞或者表達那是人們的思想感情,或者記錄到是人們所經歷的社會現實,或者在詩歌當中浸透著批判或者控訴的意味,無一不是那個時代人們所經歷社會生活最真實的反映。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古詩,堪稱漢樂府詩歌當中最為凄慘的一首古詩。且看: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這首古詩沒有題目,後世為了便於記載和傳播,就拿這首古詩的第一句作為題目,也就是《十五從軍征》。但是在這首古詩的前兩句當中,就已經將這首古詩的整體思想內容和情感表達全部體現出來。這可能是最悲傷的歸鄉古詩,一首漢樂府詩歌內容無比凄涼。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15歲的時候就跟跟著人們外出去打仗,但是直到80歲的時候,才得以從戰場上回到故鄉。在外漂泊的這60多年,沒有做到官,沒有掙到錢,能死裡逃生的回到故鄉已經是萬幸。

回到故鄉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那些親人。「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遇到鄰居就問,我已經走了60多年,如今回來,現在家裡還有什麼人?但是鄰居的回答讓人潸然淚下「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經成為了亂葬崗子。主人公帶著一顆傷心走到了家門,只看到「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一片荒涼破敗。又看到「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顯然已經無人經營多年。

主人公好歹回到家感覺肚中飢餓,就「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雖然做好了飯,但是「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不知道該端給誰來吃。看到家中如此破敗,主人公只能暫時的離開家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這首古詩當中所描繪的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多年沒有回家如今歸來,理應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不料卻遭遇如此的場景,看到家中如此的破敗不堪,如何不讓人心生凄涼?所以這首古詩也是要民歌的形式來直觀的反應出兩漢時期窮兵黷武的社會現實,深含批判意味。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孟郊不為人知20字唐詩,寫愛情中女子的細膩心理,可謂用心良苦
早年沉迷風流,晚年如大夢初醒,一首唐詩盡顯風流浪子本色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