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深度分析:網路文學距離下一場革新還有多遠

深度分析:網路文學距離下一場革新還有多遠

最近幾年關於網路文學的討論十分熱烈,網路作者群體也前所未有地熱絡起來。各個省市網路作協的相繼成立也都標誌著網路文學從單一、個體、少量走向了群體性、行業性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網路文學,開始探討「何為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本身並沒有明確的界限,甚至難以追溯究竟是哪一個群體提出的「網路文學」「網路作者」這些辭彙。如果說在網路上發表了「文字」就為網路文學的話,這個詞的囊括範圍確實很廣。

深度分析:網路文學距離下一場革新還有多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一次親密接觸)

說到網路文學的萌芽和鼻祖,不少人都會提到1998年完稿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我看到這本書純屬偶然,那會兒正高中,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完稿後十幾年的某天。所有人都忙著備戰高考,教室里無論上課還是下課,都是非常緊張的氣氛。可唯獨和我同桌了兩個星期的一個男生,渾身透著一股和全班同學迥異的氣質。要論上課認真程度,他不輸給任何人,總是低頭看書,抬頭時眉間也因沉思透著幾分深沉。和他同桌時,我才知道原來他上課的時候都在看各種課外書,國內的、國外的,玄幻、武俠、散文、雜文,只要是文字,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第一次親密接觸》是他和我同桌時正在看的書,我無意間看到了書名,驚得咋舌——我同桌居然是個流氓!居然在看這種書!本著批判的精神,我也去書店買了一本。學他,撕成一頁一頁的,夾在課本里看,這樣就不會被老師、同學發現了。花了一個周末,看完後我才發現作者是個標題黨,所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只是無意間碰到了手臂。書名很雷人,內容卻很有意思,就像鄰家男孩在跟你說他剛經歷的一些事,親近,不刻板。

這本書對我的衝擊很大,它讓我看到了一種真實,一種情感表達的真實,一種寫作的真實。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所接觸的書只有課文和老師們推薦的名著。名著之所以為名著,有很多因素,它所囊括的東西絕不是一個高中生憑藉一點課本基礎就能讀懂的。所以,那時候我時常苦惱,時常懷疑自己,甚至開始懷疑那些被推薦上課桌的名著。《第一次親密接觸》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近在身邊的故事表達,一種代入感極強的故事講述,也猛然發現,喜歡一個人原來並不是一件應該沉塘、下地獄的事,它只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這些東西,很難從名著中得到啟發。

之所以說《第一次親密接觸》讓我看到一種寫作的真實,是因為在看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寫東西離我很遠,如果寫不出羅密歐和朱麗葉的對白,就不該提筆,否則會被淪為笑柄。如果寫不清之乎者也的韻味,就不應該抱有幻想,否則會「羞辱」了文字。可是,在看到這本書後,我想寫故事了。我想把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用「近」的方式寫出來,我想用我的文字主動去尋找讀者、親近讀者,而不是用「遠」的方式疏離世界、疏離自我,甚至封閉提筆的可能性。

《第一次親密接觸》讓我意識到文字不僅可以出現在報刊書籍上,也可以出現在網路上。所以,自那時起,我就時不時地把想寫的故事寫下來,發表到網上。無關金錢,無關數據,只是想表達,想說一個故事給這個世界聽。

如果一個表達方式可以讓你擺脫自身的局限,比如文字發表的局限,為什麼要板著面孔拒絕它呢?最近幾年,不少傳統向的作者開始在網路上發表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甚至形成了不少詩歌網站、散文網站、小小說網站。這些網站的萌芽、發展和繁榮也都意味著網路文學在應時、應運地成長。

深度分析:網路文學距離下一場革新還有多遠

總體說來,網路小說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一,以1992年為標誌,電腦興起,網路發展,在網路上發表文字成為極少數人抒發情感、講述故事的方式。1992年,世界銀行開啟了在線服務模式,「網上衝浪」成為一個術語被時代銘記。《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這時期的產物。

二,以2002年為標誌,起點中文網成立,網路小說開始規範地出現在公眾面前。這時期,再提到網路文學,網路小說,大家會想到那些腦洞大開、天馬行動的小說。玄幻、仙俠、現言、古言這些辭彙相繼出現。《誅仙》一舉奪魁,席捲天南海北的讀者。

三,以2009年為標誌,《斗破蒼穹》等網路小說在pc端取得優異成績,讓「網路文學」「網路小說」等字眼開始走入尋常人視野。

四,以2014年為標誌,網路小說由pc端熱銷逐漸轉變為無線向流量大好,「渠道」、「渠道稿費」成了當下網路作者之間高頻聊到的辭彙。

網路小說蓬勃發展,有人為它唱讚歌,有人對它嗤之以鼻。於我而言,網路這個載體讓我尋找到一座走向讀者的橋,所以我心存感恩。看待它,也更理性和冷靜。

身為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國內外名著都沒少看,身為網路作者,網路小說也看了一些,所以我得出一個體會:不管什麼形式的書籍,都重在「選擇」二字上。

名著那麼多,為什麼有的讀起來不明所以?看看封面,是不是出版社不對?出版社不同,做書的態度也不同。有的出版社不容書中有一絲一毫錯誤,精益求精,在對外文書籍的翻譯上更是下足了功夫。而有的出版社卻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錯誤連篇,外文翻譯亂七八糟。想從這種書籍中獲取營養——太難。所以,不是名著名不副實,而是我們在選擇上有些茫然。再看看作者,是不是徒有虛名。一堆社會頭銜頂在頭上,實際作品卻讓人尷尬。

網路小說在一片批評聲中艱難度日,為什麼仍有學者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它、琢磨它?因為在網路小說這片大森林裡,仍有不少美麗可愛的精靈,它值得讀者品味,既有大家之風,也有細緻入微的精巧。「網路」是個載體,僅僅因為別人說了網路小說兩句微詞就拋棄整個浩瀚的世界,會錯失很多美麗的風景。

網路小說發展至今,有人認為它正在走向衰敗,當下的繁榮只是曇花凋謝前的絢爛。我很好奇,這世上有綻放20年之久的曇花?所以,說網路文學是曇花一現很不貼切。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是在經過痛苦洗禮後得到升華的結果。網路興起,有人在上面表達一點零碎的情感,有人在上面講述了完整的故事,有人在上面寫起了長篇小說都是不可逆轉和阻擋的客觀事實。當一件小事被越來越多的人做大、做精、做專業後,就會帶來更快速的成長。成長並不代表都是優點,它伴隨著缺點和遺憾。而走向成熟,就是一個自省與自我完善的過程。

所以,在說到網路小說發展歷史的時候,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節點與「pc轉無向」的節點在時間上有些吻合,那就是政府對網路文學的管理和把控,大致以2014年中國作協成立領導班子開始全國範圍地宣傳「文明寫作」、「合理髮揮」為標誌。這期間,也正是互聯網爆髮式發展的一段時間,電腦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物件,智能機幾乎人手一隻,刷網頁、翻視頻、看小說成了大多數人消遣時間的方式,文學、文化走向網路是無法阻擋的客觀。在這種情況下,單純地「堵」「下架」「抑制」是不可能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正確地疏導、引導變得尤為重要。

在我看來,網路小說的下一次升華即是網路小說的下一次革新。政府的監管,網路小說管理者們的督促,批判者們的監督,網路小說作者們的自強不息都是觸發下一次網路小說革新的重要因素。當量變引發質變,網路小說必然會像當年那樣,窮則變,變則通,通而優。

何為初心?懵懵懂懂,亂走一氣,撞得頭破血流不是初心,在冷靜的自省與改變中奮發向上才是初心,那是更為成熟沉著的狀態,也是網路文學未來漫長的歲月里需要辛苦踐行的路。

革新後的網路小說會是什麼樣子?我不敢胡亂開口,也就僅以我最近幾年接觸到的網路文學管理現狀來談一點想法。

自國家重視網路小說的健康、良性發展後,一些領導班子開始成立,比如各省市的網路作家協會。也有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機構,開始重視網路小說的發展,比如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

這些協會是做什麼的?

網路作家協會的存在,讓無數作者個體看到了一大群和自己相似的人,姑且稱之為同行吧,畢竟讀書、寫書這種事,就根本上來說,並不存在「行業」二字。面對這群人,作者個體可以與之融合,找到組織,找到家。可以不受其影響,僅僅看看別的作者的生活、寫作狀態,就當豐富人生、積累素材了。看完後,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轉身之後各自都回歸到各自文字的創作中。網路作家協會也以嚮導的身份,引導網路作者們避開限制,走向能夠通往彼岸的坦途。並且,不少網路作家協會都在積極努力地為網路作者爭取更多的權益,比如聯手抵制盜版,為作者提供採風機會,激發創作熱情等。管理與謀福利並存,是網路作家協會成立的初心。

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本身的工作重點並不只有網路文學,還包括自媒體、網路影視等其他互聯網文化,但在網路文學這一塊,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傾了不少心血。一年內組織多次採風活動,在主題明確的採風活動中幫助網路作者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互聯網文化以及城市規劃等。雖然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從沒要求過網路作者創作與採風活動符合的小說,但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網路小說作者,豐富了創作題材。其次,其舉辦的金熊貓網路文學評獎活動,以及聯合其他協會舉辦的科幻小說評獎活動,促進了網路小說被更多的讀者所接受。

綜合來看,在管理和疏導下,網路文學會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加上不變的快節奏,精彩的故事講述方式,網路小說會變得越來越好看,越來越耐看。從嘗試到精良,從初生到成熟,網路小說需要一段時間,它——值得我們期待。

作者介紹

深度分析:網路文學距離下一場革新還有多遠

一言,溫秀利。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愛奇藝文學簽約作者,《四川衛視》紀錄片編劇。

筆名一言曾獲得成都市十大互聯網品牌上榜品牌。

於愛奇藝文學發布的作品《錦繡河圖》獲得愛奇藝第二屆文學獎三等獎,第二屆金熊貓網路文學獎最具天府文化魅力獎。

作品《觸摸影子的女人》選入四川省作家協會策劃書籍《我們的20年》刊載

作品《最後一行代碼》獲得愛奇藝文學獎第三賽季二等獎。

出版書籍《漢朝·大風起兮雲飛揚》入選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的必讀書目。

一言新書

深度分析:網路文學距離下一場革新還有多遠

《守護神之保險調查》

北極光保險公司有一組保險調查員,由總愛插科打諢的強總帶領富二代女杜心茹、痴情男百天明、退役警察張東這三個各自擁有不同專長的人組成,卻成了一支保險調查界的奇兵,所有棘手、危險、離奇的保險事故交到他們的手中,總是能抽絲剝繭,找出真相。

雖然經由他們調查的保險個案,幾乎十單有九單保險公司都要賠償。但他們的任務是尋找事情的真相,本著守護公平、公正和公義的原則。

三名保險調查員如特工般跨國調查、尋訪線索、跟蹤目標、搜集證據。同時也在不經意間,介入了很多人的生命故事,成為他們的守護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瓜網文 的精彩文章:

橙瓜見證丨網路文學20年回憶錄——韓子笑:網路文學的至暗時刻?
橙瓜「見證·中國網路文學20年」大神訪談——酒徒

TAG:橙瓜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