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沒打?被此人攔住了!

抗美援朝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沒打?被此人攔住了!

文|歷史追不停

抗美援朝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沒打?被此人攔住了!

美帝主義者是利益的掠奪者,為了能夠爭取到更大的利益,他們不惜破壞它國穩定,讓它國置於水深火熱之中。美帝的罪惡嘴臉在朝鮮戰爭停戰談判會上暴露無遺,讓世人都看清了它的真實面目。

他們作為當時的求和方,不僅沒有做出讓步,反而要求朝鮮給予他們更多的好處。面對此情況,性格直爽的彭德懷將軍便產生了繼續作戰的想法。可就當志願軍準備第六次戰鬥時,卻臨時取消了作戰命令。這是怎麼一回事?下面請跟隨小編的步伐,和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國派軍進入朝鮮戰爭是迫不得已的正義戰鬥。當時朝鮮半島內部因為不可調解的矛盾,導致雙方刀槍相見。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發現有利可圖,便立即和它的其他「盟友」一起派出聯合軍前往朝鮮半島。

原本朝鮮軍隊鎮壓住了韓國軍隊,可因為以美軍為首的聯合軍隊的加入,導致局勢扭轉,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在聯合軍隊進攻到三八線附近的時候,朝鮮軍方向我國發出了支援請求,希望我國能夠派兵支持。在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後,我國最終派出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境內作戰。

我國志願軍與朝鮮軍民通力合作,雖然武器沒有西方國家的先進,但是依靠著堅定的信念,我們最終還是將敵軍打敗了。在經歷了5次大戰役後,韓國軍方和聯合軍隊準備與朝鮮和我國談判。

在談判桌上,美國軍方依舊不屈不撓地討價還價,想獲取更多的利益。當時身為志願軍最高指揮官的彭德懷見狀,便對部隊下達了準備第六次大規模戰役的準備。

一開始,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鄧華是十分支持彭德懷的。可是當其調查和分析後發現,這樣下去對我軍和朝鮮半島局勢不利,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便立即攔住彭德懷,後向毛主席發電。毛主席知曉後,立即又給彭德懷發電。彭德懷在看完形勢分析電報後,下令取消了戰前準備活動。

美軍可能是以為我軍要繼續打,便在後面的談判會上表現得十分好說話,最終戰爭雙方簽署了停戰協議,朝鮮和韓國以「三八線」為界,各自建立其專屬政權。

當年,鄧華的那一舉措挽救了眾人的生命,也間接促進了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追不停 的精彩文章:

乾隆執政60年,為何能活到89歲?其中一秘訣年輕人很難做到!
他是毛主席最信任的開國大將,一生戰功赫赫,晚年卻病逝於國外

TAG:歷史追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