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從世界末日到設計嬰兒!盤點2018年最大的科學故事

從世界末日到設計嬰兒!盤點2018年最大的科學故事

2018年,從太空旅行到基因編輯,各種科學突破和成就層出不窮。

從世界末日到設計嬰兒:2018年最大的科學故事。

然而,這並不全是好消息——2018年,隨著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去世,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去世了。在經歷了一年的惡劣天氣後,專家們還預測,由於氣候變化,我們的星球將面臨嚴峻的未來。在這裡,Express.co。英國收集了今年震撼世界的主要科學故事。

火星上的水

7月底,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似乎存在的湖泊,在尋找生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個湖是在火星南極冰蓋上發現的,上面覆蓋著一層冰,其厚度尚未確定。

這片水域寬約20公里,將是這顆紅色星球上存在永久性水的第一個證據。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發現火星上的液態水確實是間歇性流動的,它還發現火星上曾經存在水。

NASA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地下湖。

但這一發現可能會證明,在火星46億年的歷史中,水很可能是恆定不變的——這使得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博洛尼亞大學的Roberto Orosei教授在《科學》雜誌上寫道:「在20公里寬的區域內,異常明亮的地下反射非常明顯。周圍的反射區域要小得多。「

雷達信號的定量分析表明,這一鮮明特徵具有與含水材料相匹配的較高的相對介電常數(電極化)。

「我們將這一特徵解釋為火星上穩定的液態水。」

NASA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飛得離太陽很近

8月11日,當帕克太陽探測器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時,NASA啟動了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任務之一。

該探測器以提出超音速太陽風理論的天體物理學家尤金·帕克的名字命名,目前正以43萬英里每小時(125英里每秒)的速度向太陽進發。

一旦到達那裡,探測器將被放置在距離太陽400萬英里的軌道上,那裡的溫度將超過1400攝氏度。

這項任務意義重大,因為NASA花了15年的艱苦試驗和錯誤,開發出了一種既輕又耐熱的材料。

最終的結果是,隔熱板的正面和背面由碳碳材料製成,碳碳材料是一種用於高溫的材料。

這兩塊碳碳板只有十分之一英寸厚,這意味著它們具有很強的延展性。

該任務將收集太陽最外層大氣的數據,即日冕。

日冕層的溫度高達50萬攝氏度,不知什麼原因,其溫度遠遠超過了太陽核心的溫度。

它還將幫助科學家了解太陽和太陽風的歷史。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在一份聲明中說:「派克太陽能探測器,由一種史無前例的隔熱罩和其他創新技術保護,將提供有關我們太陽的前所未有的信息,在那裡,不斷變化的條件會擴散到太陽系,影響地球和其他世界。」

一位中國科學家聲稱他幫助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嬰兒。

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嬰兒

今年,一名中國科學家聲稱,他幫助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人類:一對雙胞胎女孩。他說,他改變了雙胞胎女孩的DNA。

深圳南方科技大學(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一個研究小組計劃消除一種名為CCR5的基因,使後代能夠抵抗艾滋病毒、天花和霍亂。

「奮進號」背後的中國科學家、深圳的何建奎(He Jiankui)使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創造了「轉基因」人類嬰兒。

這一結果遭到了公眾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一實驗不道德,許多人聲稱這會導致所謂的「設計嬰兒」。

然而,這項研究很快就遭到了質疑,專家們聲稱姜奎博士並沒有取得這一驚人的成就,因為這些發現並沒有發表在任何醫學或科學雜誌上,其他專家也不會對其進行同行評議,這使得一些人認為他在隱瞞什麼。

這是一個持續發展的故事,值得我們在2019年繼續關注。

氣候變化是今年的熱門話題。

未來看起來很黯淡

2019年,氣溫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科學家們開始警告說,除非我們齊心協力,否則人類的未來並不美好。

科學家警告說,冰蓋繼續快速融化,嚴重破壞了地球脆弱的生態系統,目前還沒有採取足夠措施拯救我們。

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以拯救地球,但專家認為,如果人類要繼續繁榮下去,這可能還不夠。

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到近100億,許多科學家相信,這將是人類的一個轉折點。

英國標誌性人物、著名博物學家戴維?阿滕伯勒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認為,文明的崩潰即將到來。他在12月初表示,現在需要採取行動。

在一次熱情洋溢的演講中,戴維爵士表示:「目前,我們正面臨一場全球性的人為災難,我們數千年來最大的威脅——氣候變化。」

「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我們的文明就會崩潰,自然界的許多物種即將滅絕。」

史蒂芬·霍金之死

我們名單上的最後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讓全世界都對科學感興趣的人。

史蒂芬·霍金教授於3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6歲,此前他與運動神經元疾病進行了55年的鬥爭。

霍金教授患有一種罕見的早發慢進型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也被稱為運動神經元病或盧伽雷氏病。

1963年,21歲的他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

醫生預計他活不過兩年,但他患了一種進展比平時慢的病。

人們紛紛向這位開拓性的科學家表示敬意,但也許是他自己的孩子說得最好。霍金教授的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霍金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為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而深感悲痛。

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位傑出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將永垂不朽。

他的勇氣和堅持與他的才華和幽默激勵了全世界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全球變暖解決了嗎?科學家通過向大氣中釋放化學物質來減弱陽光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