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麼吃得藝術呢? 星雲大師講述其中奧妙

怎麼吃得藝術呢? 星雲大師講述其中奧妙


攝影|Anna Pelzer



人世間什麼最重要,吃最重要。因為吃才能維持生命。


吃得有藝術,生活才有情調,吃的得當,才有力氣工作做事。所以從吃延伸到為了吃就要工作,不工作就不得吃,為了吃就需要跟社會大眾來往。甚至為了要吃得好,所以就得賺錢提升生活。


民以食為天,在正常的生活中,人不能一日不吃飯。我們的口就像一個無底深坑,很多金錢、糧食,都投入到此深坑中,因此儘管社會經濟蕭條,吃的行業依然生意興隆。


世界上許多戰爭,都是為了解決吃的問題,甚至動物中,生命的存在,必須靠殘殺才能維持,許多生命都在弱肉強食中犧牲了。尤其現代人講究吃,所謂「活魚十三吃」、「生吃活跳蝦」,乃至以不人道的方法屠宰牛、羊、雞、鴨等,正是「莫道世上刀兵劫,但聞屠門夜半聲」,人類不改良吃的藝術,人間的紛爭就永無休止,所以佛教提倡素食,唯有杜絕殺戮,世界才有寧日。


素食長養慈悲,增加耐力,有益健康,牛、羊、馬、駱駝等素食動物,耐力強,跑得遠,負得重;獅、豹、虎、狼等肉食動物,雖然勇猛,但往往後繼乏力。


《阿含經》指出,長養有情之生命者,有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等四種食物。吃主要是為了維持生命,所以要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太油、太咸、太甜、太濃,都不是健康之道。佛教主張吃飯要當療病想,所以不要挑肥揀瘦,要「心存五觀」,所謂「三德六味」、「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能夠以法,甚至以讀書為飯食,則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然也有香菇面。


中國人大都在飯桌上解決問題,所以更講究吃的藝術。吃的藝術,應該以品味為藝術,以簡單為藝術,以朋友聚餐為藝術,以菜色為藝術,以餐具為藝術,以音樂陪襯為藝術。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然不好;但是倉廩不實,哪裡找得到禮義呢?所以吃很重要,但要吃得有藝術,更為重要。

Q

A

&



迷悟之間


定價:302元


本套書為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上連載的小品文,四年來共累計了一千餘篇,現結集為12本書。其內容囊括了人生、社會、職場、生活、勵志、修身、成功、智慧、讀書、信仰、做人、處世等方面,風格清新質樸、獨具一格、直指人心,對佛法的解說突破刻板的傳統,極富創意,是難得的勵志經典。


長按二維碼請購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如是覺】阿彌陀佛聖誕即將到了,一般寺院都會舉行念佛法會,請問為什麼要念佛?還有應該如何念才會有效果呢?
一窩蜂趕流行? 星雲大師提醒應流行做三好菩薩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