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新能源汽車年終盤點

2018年新能源汽車年終盤點

這一年又要過去了。

2018年沒有比以往任何一年走得更快,但你還是會覺得它比以往過得更快。

對於這匆匆的一年,每個人的體會不同,但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肯定是痛並快樂著。

痛的是,這一年整個新能源汽車板塊下跌幅度超過30%,絕大多數公司股價表現非常節能環保;

快樂的是,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仍處於高速發展狀態。

年底了,讓君臨通過梳理代表性的事件和公司,幫助大家回顧新能源車的這一年。

一、行業發展

12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

11月新能源車產銷分別為17.3萬台和16.9萬台,同比增長36.9%和37.6%。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君臨研究院

1至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05.35萬輛和102.98萬輛,同比增長63.63%和68%。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首次突破百萬大關!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君臨研究院

其中,

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80.66萬輛和79.09萬輛,同比增長50.30%和55.66%;

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24.66萬輛和23.86萬輛,同比增長130.27%和127.58%。

而與此同時,

11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49.84萬輛和254.78萬輛,同比下降18.89%和13.86%;

1至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532.52萬輛和2541.97萬輛,同比下降2.59%和1.65%。

很有可能,中國汽車產銷量要在「逢八必災」的2018年終結連續28年的上漲。

傳統燃油車銷量已經連續5個月下跌了,而新能源汽車行業卻是一路高歌,預計今年全年將實現120萬輛的銷量,明年將實現160萬輛。

不出意外,中國將連續4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二、政策落地

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的重要原因是兩個政策的落地。

2月1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下發新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2018年2月12日到6月11日做為過渡期,6月12日正式實施。

新的補貼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補貼退坡同時要求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增加、電池密度增加。

新的補貼新政其實在2017年就已經有所提及,今年初確定下來後很好地刺激了上半年的銷量。

6月份新政策實施後出現了回落,不過在8月市場又重新回歸了漲勢。

由於擔心明年補貼會逐漸取消,再次刺激消費者在年底前「搶車」。

在補貼新政正式實施的一個月後,今年7月,乘用車「雙積分」政策正式啟動。

所謂雙積分,簡單點說就是銷量在3萬輛以上的汽車公司,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都會產生響應積分,燃油車的油耗越低得分越高,如果油耗很高還可能得負分;

新能源汽車則按照純電動和插電混合、燃料電池不同類型的車進行了劃分,不同類型的車積分方式不同。

最終,汽車公司的總分是燃油車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相加,如果為負值,則要買其他公司新能源車的積分,如果不買或者買不到就要被迫降低燃油車產銷量。

雙積分的政策,很明顯是鼓勵汽車廠家多生產新能源汽車,並且是多生產純電動汽車。

從這幾年的純電動車在新能源汽車中的佔比可以看出,總體是在提高的。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君臨研究院

以上兩個重要政策的實施,對於汽車廠家而言,等於就是規定了接下來的發展路線。

這種嚴厲的政策對於整個行業發展自然是好事。

2016年9月被曝光的騙補事件極大地損害了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信任度。大家都覺得所謂的新能源汽車不過是個不中用的空殼。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在巨額的補貼和過於寬鬆的政策要求下,汽車廠家可以躺著賺大錢,誰還願意費勁吧啦地搞研發呢?

當年的光伏產業即是如此,潮水退去,橫屍一片。

這幫光伏和新能源汽車騙補的人,他們知道我們中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污染大國對於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渴望是發自內心的,也知道國家是真捨得花錢投入,他們利用國家意志來滿足自己的貪慾。

他們不斷生產爛車、廢車。

按照政府給出的名單,幾乎所有的知名車企都涉嫌騙補。

好在這次國家及時整治,接連推出規範性政策,逼著汽車企業製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汽車。

在2018年,國家的整治動作還不僅僅是落實了以上兩個政策。

2018年的9月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公布了一份清單,清單包括30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這些企業超過12月沒有繼續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

對於這些不干事的企業,工信部要求必須重新經過工信部核查才能再次生產,否則將被撤銷資質。

這30家企業,可不是什麼不知名的山寨作坊,其中包括了華晨、廣本、長安標緻雪鐵龍、長安鈴木、萬向、哈飛等知名車企。

越來越嚴格的政策,讓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變得不再那麼雞肋。

2018年,也許就是新能源汽車開始良性發展的一年。

三、巨頭上市

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有兩家重量級公司上市。

2018年6月11日,動力電池界的航母-寧德時代登陸創業板;

2018年9月27日,「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

寧德時代可以說是整個A股在今年上半年最被期待的兩家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比寧德時代早一個交易日上市的工業富聯(601138)。

工業富聯上市沒幾天就熊的一塌糊塗,而寧德時代至今都還算堅挺。

寧德時代脫胎於世界最大的數碼鋰電池供應商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這家企業供應著蘋果、三星、OPPO等一眾3C巨頭。

寧德時代原本是ATL的動力電池部,2011年獨立出來。

在2014年的時候,寧德時代年出貨量還只有0.3GWh,中國第五,全球第十;那一年,比亞迪出貨量1.3GWh,中國第一,世界第四。

今年前11個月,寧德時代裝機量18.1GWh,世界第一,國內市佔率41.1%,比亞迪裝機量9.7GWh,國內市佔率22%。

曾經的王者,已經要被寧德時代按在地上摩擦了。

知名動力電池企業中,松下特斯拉一個客戶活著,比亞迪自產自足,LG化學是世界上最大的軟包電池廠商,長期幾乎只有雪佛蘭一個客戶,2017年才進入了日產、雷諾的供應鏈。

而寧德時代現在的客戶數,超過了20家。

從國外汽車巨頭寶馬、賓士、大眾、豐田再到國內造車新勢力威馬、蔚來(NYSE:NIO)等等,他們都依賴寧德時代提供動力電池。

此外,寧德時代還和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東風汽車(600006)等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

國內純電動車第一品牌,北汽新能源採用的也是寧德時代的電池。

就在12月20日,寧德時代還和吉利汽車(00175.HK)旗下的浙江吉潤簽訂了協議,成立合資公司。

可以說,天下車企,大半已進了寧德時代的瓮中。

能有這樣的成績,寧德時代靠的是超強的技術,可以說遺傳了ATL的優良基因。

11月5日,工信部發布了2018年第11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其中東風汽車的風神牌純電動轎車配套的寧德時代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70Wh/kg,創了國內記錄。

這款車的續航,也高達508公里。

當很多低端電池廠商產能過剩、生存艱難的時候,寧德時代接單接到手軟。

但是寧德時代,也有著他的煩惱。

主要問題就是回款不及時、毛利率持續下滑。

寧德時代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在2018年第三季度達到了139.55億,其中應收賬款高達98.5億。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震驚的數字,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

其動力電池系統的毛利率從2016年的44.84%大幅度降低至2018年上半年的32.67%,而其儲能系統更是從2016年的34.29%降至-3.11%。

這背後是原材料漲價以及下游強勢客戶壓價造成的。

寧德時代大多數的客戶都是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家,平時蠻橫慣了,加上這兩年都過得不咋地,拖欠款項和壓價的問題正變得越來越頻繁。

相比於動力電池巨頭的風光無限,電動車整車巨頭北汽新能源就相形遜色了。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一顆耀眼的明星,今年9月27日,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更名為北汽藍谷(600733)

然而光環加身的北汽藍谷復牌第一天暴跌36.88%,市值蒸發186億。隨後的幾個交易日跌到了2015年股災時候的最低點位置。

賭重組的投資者,奔走罵街。

這種跌幅,即便在以上市即破發著稱的美股和港股都是罕見的。

這反映的是整個北汽集團的尷尬。

北汽集團作為中國第五大汽車企業,世界500強,可以說是大而不強的典型。

從2014年到2017年,北汽累計虧損154.86億,僅2017年就虧損75.01億,龐大的集團幾乎全部是靠合資的北京賓士來勉強度日,旗下的眾多自主品牌幾乎沒有一個拿得出手。

看看福田汽車(600166)感人的業績,這是北汽自主品牌的真實寫照。

相對而言,北汽新能源還是不錯的資產。

北汽新能源於2009年成立,是國內第一家專註於純電動車的企業。在2016年實現了盈利,但幾乎完全是因為國家、北京兩級政府的高額補貼。

不過,從銷量上看,北汽新能源的EC系列確實挺爭氣的,連續5年成為中國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2017年更是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純電動車。

今年11月銷量14205輛,雖然與去年同期的19949輛相比下降了28.8% ,但也是碾壓級別的,第二、三名比亞迪唐混動和元EV的銷量分別是6085、5878,加起來也沒EC多。

EC系列1-11月累計銷量82230輛。

憑藉補貼後只要5-7.2萬多的超高性價比,北汽新能源EC系列火了好幾年。

但EC系列屬於入門級,而且大多都是計程車公司採購,屬於2B業務,而2C的散客銷售卻很少。

從虛榮心的角度上講,可能很少有人願意開一輛跟計程車一樣的車,這讓投資者懷疑其真實的市場吸引力。

而除了低端的EC系列,其他的中高端車型,比如EX系列實在是賣不動。

但是君臨對於北汽的未來總體還是持樂觀態度,目前看補貼退坡有影響,但是比預想的小,而且針對充電樁較少的問題推出了快換版的EU系列車型,補貼後的售價7.98萬,也不貴。

這種模式是在城市建立換電站,汽車到換電站更換電池,費時2分46秒,跟燃油車加油時間差不多,消費者按照里程計費。

特斯拉在2012年推出過類似方案,但是計費方式是每次更換都要收60-80美元,車主根本不上套,後來作罷。

此次北汽新能源向消費者推出的按里程計費的換電模式也並非心血來潮,目前他已經在北京、廈門等城市投放了7000多輛換電計程車,建站121座,更換電池108萬次,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

目前蔚來、力帆等車企也在推進這種方案。

君臨認為,這種模式還是具有想像空間的。

四、白馬失蹄

在2018年之前,很多投資者一定想不到宇通客車(600066)今年會下跌超過50%,上一次有這麼大的跌幅恰巧就是在2008年。

隨後從2009年開始,宇通客車開啟了白馬狂奔模式,連漲7年,2016年出現調整,但是2017年又大漲28%。

從2009年的最低2.13到2017年的最高26.49,9年最大漲幅1143.66%。

投資者從這家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客車廠家身上,獲利匪淺。

但是現在,宇通客車的業務似乎遇到了困境,2017年出現了自1997年上市以來第一次負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不到2%,但卻比2016年同期低了10.55%。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37.17%,更是比2016年同期下降48.16%。

應收賬款高達167.47億,佔總資產的比例44.97%,雖然比2017年末稍微改善了一點點,但是依舊不容樂觀,而經營性現金流延續了2016年以來的負值。

宇通客車出現財務狀況惡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越來越少。

宇通客車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發展了多年,銷量全球第一,而且對公司的業績貢獻很大。

來源:企業年報,君臨研究院

上表可以看出,宇通客車的新能源車銷量佔比超過總銷量的三分之一,而收入佔比則接近50%。

原因在於,巨額的政府補貼,但是補貼在2016年達到頂峰99.5億,2017年幾乎減半,今年毫無疑問會更少。

從今年前10個月的情況看,宇通客車的新能源客車銷量在國內依舊遙遙領先,累計達到了13862輛,市場佔有率24.2%,跟同行比還是一枝獨秀。

但是單月銷量,已經多個月下滑。

11月,新能源客車銷量在3000左右,同比下滑超過30%。

1-11月,宇通客車新能源客車銷量16862輛左右,相當於去年全年的67.8%,差額8003輛,12月無論如何也無法實現這個銷量。

也就是說,今年的新能源客車銷量會大幅度小於去年。

銷量持續下滑,在大盤行情這麼差的情況下,任憑你是多麼優秀的歷史白馬,市場還是會用腳投票。

明年預計補貼還會降,宇通客車的表現依舊會讓市場難以捉摸。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國內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底子最厚的企業,一旦陣痛消失,預期穩定,率先起來的大概率也是它。

五、車界大V

中國新能源車領域最有代表性的企業是哪一家?

除了比亞迪,應該沒有第二個答案了。

目前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國內第二、插電混合動力車銷量國內第一、總的新能源車銷量國內第一、新能源客車銷量國內第二。

但這不是君臨叫它車界大V的原因,真實的原因是在2018年,比亞迪的走勢呈現一個大大的V字型。

上半年由於有4個月的時間處在降補貼的過渡期,補貼被打了折扣,凈利潤出現斷崖式下跌。

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66.2%、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55.92%、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暴跌61.02%。

正如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東,在補貼退坡面前,沒有一家車企能安然度過今年上半年。

但是比亞迪畢竟還是一家彪悍的公司,凈利潤在下跌的同時,收入其實在增長,雖然增速降了下來。

這得益於其推出的王朝系列車賣的不錯。

以11月為例,比亞迪有三款車型進入了銷量前五,其中比亞迪唐DM和比亞迪元EV佔據亞軍和季軍的位置。

在插電混合動力車方面,比亞迪更是霸氣,佔據榜單的前三。

前文我們提到,國家的政策導向是鼓勵車企多生產純電動車,加上純電動車相對於插混結構更簡單,製造難度也小,所以很多車企都在純電動車領域發力。

但比亞迪,偏偏在插電混動領域入坑很深。

就是這麼有性格。

1-11月,之所以插電混動的比例出現上升,很大原因就是比亞迪旗下的唐DM、秦、宋DM爆髮式的增長。

銷量的不斷提升,也讓凈利率大幅好轉,今年三季度,比亞迪的凈利潤僅僅比去年三季度低了1.93%,遠好於上半年。

今年前11個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經累計賣了190142輛,同比暴漲99%,從8月開始連續4個月銷量破2萬,年初定下的20萬的目標近在咫尺。

比亞迪已經連續3年成為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其中,純電動大客車連續四年銷量全球第一,今年很有可能蟬聯兩項第一。

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今年也有大動作。

比亞迪曾是國內電池領域的王牌,但是後來被寧德時代秒的找不著北。

沒有人喜歡被超越的感覺,於是比亞迪今年開始嘗試改變。

3月份,比亞迪鋰電事業部副總沈晞就曾說比亞迪已經開始做動力電池業務的剝離。

長期以來,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不對外銷售,這限制了比亞迪動力電池的規模和想像空間。

今年7月,比亞迪與長安汽車(000625)簽署協議成立合資電池公司,比亞迪正式反擊寧德時代。

而在今年12月初,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更是宣稱在2022年前電池業務會單獨上市。

期待動力電池界的兩尊大神,能夠在明年為中國新能源車提供更足的動力。

六、電樁大佬

截至2018年12月24日,君臨統計的新能源汽車概念共有156支股票,年內上漲的有11支。

其中今年上市的有5支,這5支股票的漲幅排在整個板塊的前五,漲幅第6的是特銳德(300001),漲幅34.14%。

特銳德是充電樁領域的老大,今年很有可能實現盈虧平衡,這是其股價逆勢上漲的重要支撐。

特銳德位於青島,中德合資,中國最大的戶外箱式電力產品研發生產企業。

看看人家的股票代碼,300001,創業板第一股,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憑藉深厚的技術功底,特銳德在2014年成立了特來電,主攻充電樁。

截至今年11月,特來電投建的充電樁達到19.8萬個,運營中的超過12萬個。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國內運營中的公共類充電樁約29.0萬台。

也就是說,特來電的市佔率到達了41.4%,比第二名國網公司和第三名星星充電加起來都多。

根據公安部的數據,截至2018年9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22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21萬輛。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公共充電樁的比值約為8:1。

數據來源:中國充電聯盟、君臨研究院

2015年,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聯合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也就是讓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公共充電樁的比值達到1:1,目前來看實現這個目標還是有難度的。

但不管這個目標能否按計劃實現,特銳德都要開始躺贏了。

今年上半年,特銳德充電量4.4億度,12月4日,充電量已經達到了9.98億度。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君臨研究院

而其日充電量達到436萬度,同比大漲155%。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君臨研究院

2016年特銳德的充電樁業務虧損2.9億元、2017年虧損1.9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約0.4億元,虧損大幅度收窄。

預計2018年特銳德充電業務就將實現盈虧平衡。

搞笑的是,關於是否實現盈虧平衡的問題,出現了烏龍事件。

特銳德的董事長於德翔在今年12月5日博鰲亞洲論壇上迫不及待地對外表示公司的充電業務今年實現了盈虧平衡,消息一出,媒體大肆報道。

這種重大消息,理應先通過官方渠道對外公布,但是於總顯然是激動了,忍不住自己先說了出來。

結果第二天公司又發布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4日,還沒有實現盈虧平衡,但是預計會在今年實現盈虧平衡。

不管怎麼樣,通過各項數據可以看出,電樁大佬接下來很有可能要享受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帶來的紅利了。

七、旭日東升

有人說,特斯拉之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就如同蘋果之於手機行業。

特斯拉汽車如今的影響力,可能還要高於作為科學家本人的特斯拉在其生前的影響力。

但今年特斯拉很「狗血」,當然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霸道總裁-鋼鐵俠馬斯克的任性。

手撕分析師;

怒噴媒體、吸大麻;

成功發射可回收火箭、把特斯拉汽車送上太空;

當眾哭泣;

宣布私有化涉嫌證券欺詐、被迫辭去董事長並接受巨額罰款;

在上海街頭吃煎餅果子;

在上海建廠;

等等等,一年下來新聞不斷,而且以負面新聞居多。

這一年之所以馬斯克和特斯拉屢屢站在風口浪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Model 3的難產。

但是從今年三季度起,Model 3開始放量,9月單月交付2.36萬輛,創歷史新高。

不僅如此,Model S以及Model X產量和交付量也在提高,三季度共生產了80142輛電動汽車,比二季度高出50%。

特斯拉的業績在第三季度超預期,實現盈利。

這對於國內特斯拉的供應商是極大的利好。

其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旭升股份(603305),這是A股最純種的特斯拉系概念股。

旭升股份2013年和特斯拉簽訂了10年的長約,並成為特斯拉的一級供應商,先後拿到了Model S、Model X、Model 3的訂單,並參與研發。

旭升股份為特斯拉的多款車提供變速箱箱體、電動機、變速箱懸掛、電池組外殼、冷卻系統組建、液壓油泵等多種零部件。

截至2018年6月末,特斯拉要求旭升股份每周向其供應約7000輛車對應的零部件,其中Model 3的零部件對應約5000輛車。

目前特斯拉的項目已經占旭升股份總業務的60%。

正是由於旭升股份的特殊地位,以及與特斯拉的深度綁定,當今年10月特斯拉傳來捷報以及上海項目落地的時候,旭升股份開始了旭日東升。

一個半月,股價就幾乎翻倍。

旭升股份的業績一直在漲,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每個季度都能夠看到環比上漲,2018年前三個季度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上漲53.3%和42.35%。

另外,特斯拉最近一兩個月已經3次針對中國去降價。

11月22日,特斯拉對中國區的Model S多個版本車型進行降價,最大降幅26%;

12月14日,特斯拉對中國區的Model S、Model X多個版本車型進行降價,最大降幅11%;

12月23日,特斯拉對中國區Model 3多個版本車型的預售價,最大降幅7.6%。

今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先是降低了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然後又提高,在12月14日,又再次暫時降低。

這種因素,客觀上在今年較長的時間內影響了特斯拉在華的銷量,而如今特斯拉的產能上來了、關稅和售價都下降了,很有可能在中國的銷量會迎來一波小高潮。

最開心的莫過於旭升股份。

短期看,旭升股份是特斯拉的受益者,業績對特斯拉的依賴性很大,但是長期看更有可能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受益者。

旭升股份的業務,簡單點說就是壓鑄和鍛造鋁合金汽車零部件,也就是所謂的輕量化零部件。

大家對新能源車的續航非常介意,輕量化是實現增加續航的關鍵方式,畢竟車輕了,耗電量也就少了。

作為輕量化零部件的龍頭,旭升股份還成為寧德時代、蔚來、江淮汽車(600418)、長城汽車(601633)的供應商。

有了特斯拉一級供應商的光環,或許旭升股份可以獲得更多新能源車企的青睞。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臨 的精彩文章:

5G-山雨欲來風滿樓
電車!續航黑科技

TAG: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