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商界「常青樹」浙商,從鐵匠鋪起家,營收千億卻堅持說自己是農民

商界「常青樹」浙商,從鐵匠鋪起家,營收千億卻堅持說自己是農民

要說中國發展歷史上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一定是1978年決定開始的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從封閉半封閉走到全方位開放,在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四十年眾志成城,四十年砥礪奮進,四十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這段中國人民創造人類發展史的偉大曆程,也必將載入世界史冊。作為普通的百姓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體驗到的最大的變化就是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了。

而最近的最大熱點便是近期召開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細數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而在改革開放數十年的時間裡,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們,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原萬向集團的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在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宣讀的改革先鋒稱號人員名單,魯冠球也是赫然在列。

然而,去年的10月份浙江企業家魯冠球先生去世了,讓我們都大為傷心,這樣的老一輩企業家就這樣離開了我們。好在祖國沒有忘記他,這個鐵匠出身的老人,在去世剛滿一年後,就被國家授予了改革先鋒的光榮稱號。2017年,魯冠球在胡潤財富榜上,以515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排名中國汽車行業首富。魯冠球代表著中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他們的個人經歷就是一部中國的改革史和企業史。魯冠球的去世,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中國的商業領域將在一批新的年輕人帶領下繼續騰飛。

我們來回顧魯冠球老先生從鐵匠鋪起家到年收超千億的人生。1945年魯冠球出生於浙江蕭山區童家塘的一個農家,16歲時的理想是當工人。15歲時,讀初中的魯冠球便選擇輟學,經親戚推薦到縣鐵業社當打鐵學徒。但是沒有想到三年後就因為人員精減而被打發回家。利用三件鐵匠生活對機械農具的興趣和研究,魯冠球籌集了3000元創辦了米面加工廠。

但是那個時代是不允許辦工廠的,被查處的時候,他的所有家底1150塊錢盤點好後,連同賬本、印章一同交給了大隊。為了還清欠款,只能無奈把祖父遺留下來的三間舊房都賣掉。第一次創業就讓自己傾家蕩產,父母的血汗錢也化為烏有,魯冠球成了別人眼中的「敗家子」。但是機遇又很快出現了。

1969年,中國「第一次全國建設縣修造廠工作會議」召開,政府提出了「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的要求。24歲的魯冠球變賣了全部家當,籌集了4000元錢,帶著6個人,架起一座火爐,置辦了幾把鐵鎚,於1969年7月8日在一間只有84平方米的房子里,創辦起寧圍人民公社農機修配廠,這是日後萬向萬億帝國的開端。

但是由於沒有名氣,廠子生產的萬向節產品大量積壓,很多工人半年都沒有領到工資。魯冠球非常著急四處組織人北上南下,多方位的去打探萬向節產品的生產銷路。經過不斷努力1970年,實現了日創利潤10000元,員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元。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開始,魯冠球看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前景。

於是他便把當時已經年產值達到70萬元的「多元化」產品調整掉,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配件。魯冠球夢想造轎車,但是他事業起步是從汽車底部這個不起眼的零件開始的。隨後萬向成為了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並且不斷完善內部相關產業的發展。至此魯冠球擁有26家海外企業,商業帝國的版圖正在不斷拼接。

從不起眼的小部件做起到成為汽車界的首富,魯冠球老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商界「常青樹」。雖然已經擁有眾多財富,但是魯冠球依舊稱自己為農民,只是一個普通人。像馬雲悼念魯冠球所說的那樣「魯老身上最鮮明的東西,就是他骨子裡與生俱來的企業家精神。」的確,魯冠球的創業經歷於智慧使得我們永遠學習。他也激勵著一代代的企業家們永駐潮頭,踏浪追夢,無愧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舍 的精彩文章:

這個小國盛產葡萄酒,美女如雲,單身女子愛用酒招待異性旅客
敗在長白山下的首富:一個買水虧20億,一個花兩百億建了座空城

TAG:人物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