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視頻 梁冬訪談:兒童教育的本質,是關注那些不變的東西

視頻 梁冬訪談:兒童教育的本質,是關注那些不變的東西

歷時一年,「此念」出品

《生命·成長》系列教育紀錄片

於2018年12月20日正式推出第一季:

凱叔講故事APP 創始人凱叔

正安康健 創始人梁冬

心理學家賀嶺峰

水墨畫家林曦

一土教育 聯合創始人李一諾

探月學院 創始人王熙喬

教育家賴念華

漫畫藝術家蔡志忠

前芬蘭駐華大使館科學與教育參贊Dr. Mika

九位教育實踐者,向「此念」講述他們個人成長中的關鍵時刻,共同探討什麼是好的教育。因為 ——

教育,關乎人類的未來。

本 期 嘉 賓 簡 介

梁冬

正安康健創始人

正安自在睡覺創始人

《生命·覺者》系列紀錄片出品人及訪談人

《冬吳相對論》、《梁注莊子》

《睡睡平安》、《國學堂》出品人及主講人

作為一個特別會聊天的訪談人,梁冬見過太多成功人士;作為健康生活與好好睡覺的推動者,他也見過太多以身心健康為代價,換取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案例。當整個社會都在以成功作為內驅力的時候,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看待未來?

去年,「此念」推出了《生命·覺者》系列訪談,梁冬作為出品人之一和訪談人,為公眾呈現了一場有關生命本質問題的深入探討。歷時一年,「此念」原班人馬再次推出《生命·成長》系列,探討「教育」這個更加面向未來的「大問題」。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梁冬聊起自己的童年,跟很多同齡人一樣,兒時都曾經有那麼一群小夥伴,親密無間,一起玩鬧著長大。很多人都是在與童年夥伴的相處中,學會如何融入群體,學會如何爭取與妥協,學會如何關照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甚至學會領導與被領導,初窺成人社會的叢林法則。

今天都市裡的孩子已經被各種保護罩和密集的時間表包裹得密不透風,別說一群孩子,甚至偶爾約上一兩個小朋友在家玩,都已經成為一種奢侈。

曾經的年代的確值得懷戀,然而我們是否需要為孩子刻意營造那樣的環境呢?或許未必,因為時代變了,每一代孩子都只能活在屬於自己的時代。

「我們能焦慮的都是小事。」正如梁冬所說,不妨放棄對細節的焦慮,把眼光放遠,去關注那些不變的東西。

15分鐘,聽梁冬講述「仁義禮智信」

梁冬訪談全文閱讀

現在的小孩最匱乏的是想像力

我在我爺爺家度過了童年的一兩年。當時的廣州,冬天沒有暖氣,很冷,作業做完了之後,沒有任何的娛樂的可能,於是就把自己躲在被窩裡面,就只能給自己做一件事情——做白日夢——我們童年的時候,會因為匱乏,而滋生出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對於未來的想像力。

現在的小孩子,他們既是很不匱乏的一代,又是很匱乏的一代,他們最匱乏的,就是跟同齡的一大群小孩子長期親密無間地成長。

就在這個小夥伴相處的「叢林法則」裡面,你要學會忍耐,大孩子要學會怎麼領導小孩子,小孩子甚至要學會忍耐。包括今天跟你好的女孩過兩天跟別人好了,你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他們最大的缺乏,因為他們就沒有「首孝悌」了。

讓孩子活在屬於自己的時代

不要為孩子的未來設限

小朋友跟小朋友玩在一起的時候是最開心的,但確實今天如果想幫孩子約一個同學來玩,那得錯開各種補習班。

這件事情如果大家都這樣,也就算了,也就只能這樣了。比如說「網癮」,以前是病,現在不是病了;「孤獨綜合症」以前是病,現在不是病了;「人格分裂」以前是病,現在不是病了。因為他們有他們的時代,我們只能夠讓他活在他的時代裡面去。

確切地說,你能焦慮的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兒焦慮也沒用。

比如說,假如他們生活在了一個可以克隆人的時代,你還想傳宗接代?你先想想怎麼克隆自己吧!以前人類之所以希望傳宗接代,是因為內在的基因決定的,你必須要把你的基因找一個新的肉體傳下去。

但是如果這個肉體是可以通過幹細胞列印的,通過細胞培養再生成的,你可能就不再那麼執著於你兒子是不是再生個兒子出來了。你考慮的問題是,「我為什麼要讓你去下傳呢?為什麼不把我自己傳下去呢?」

我的結論是,不要為我們的孩子的未來太多的操心,太多的設限,保證他有一種快樂的習慣,保證他自己有求生存的能力,就可以了。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我兒子的世紀之問

每個孩子都很深刻

其實我們可能太把小孩子當小孩子了。

我有一天跟我兒子講Alpha Go和Alpha Go Zero的故事,我們討論到最後,他真的問了我一個問題:「人類會一起拔電,把這些人工智慧消滅掉嗎?」

我說:「你記住今天這個問題,這是在你七歲半的時候問的問題,我要給你記下來,因為你問了一個世紀之問!未來七十年,可能這個問題都是主要問題。如果有一天,機器真的全方位替代人類,那人還有什麼用呢?我為你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感到非常地驕傲。」

不光是我們家的孩子,我們家孩子還算在學校屬於一般的,中等,我觀察到別人家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其實非常深刻。不光他們深刻,我們小的時候也很深刻!我們只不過被自己一個概念所蒙蔽了,就是「這些孩子是個孩子,我們是成年人」。我們被自己的角色綁架了,我們是他爹媽,我們是他的供養者,我們包養了他的生活——其實你有什麼資格包養他?

千方百計讓孩子多睡覺

睡前給他正向的心理暗示

講點兒實實在在的,第一,千方百計地讓小孩子多睡覺。

我後來觀察,絕大多數小孩子都是因為睡眠不足,所以白天的時候精神不集中。睡飽了精力就充沛,注意力就集中,所以要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多睡覺。

而且可以在他睡覺之前,給他一些正向的心理的暗示——「你將來會成為一個很開心的人,你將來會成為一個所有人都會喜歡你的人,你將來會成為一個很健康的人」。

這些詞一定要深刻地植入到他的潛意識裡面去。一個覺得自己很幸運的人,他在不幸當中,他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他就是會有這麼一個認定。所以你一定要告訴他,你是一個很幸運的人,這是可以做到的,很容易做到。

一定要把母語學好

語言是思維的邊界

第二個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把母語學好。

現在有很多的翻譯軟體,科大訊飛已經做到同步翻譯了。我算了一下,我整個從小學到大學,花在學外語背單詞超過了一半以上的時間,但是外語還是沒有學好,因為我們畢竟沒有生活在外國。

但是我幸運的是,我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把金庸全集都看完了,而且是繁體字的,豎版的。《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太有意思了!這個故事本身吸引我要去認識漢字,然後認識繁體字,然後去了解筋脈。後來才知道,見龍在田、亢龍有悔等等,其實是《易經》裡面的乾卦。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豐富的語言體系,語言本身是一種特別有意思的玩具,它是我們人世間的最重要的玩具,而且很便宜。

我在北京郊,做了一個小的學堂,叫喜舍。主要做的事情,第一門課就了找一位年輕的小老師,他也願意跟大家玩啊、樂啊,去給我的兒子和他的同學們,差不多同齡人的小朋友,開個私塾課,就是學音律、詩詞,笠翁對韻。

你會覺得,語言本身具有強大的美感。一個人如果從小的時候就有這種口腔慣性的話,他以後怎麼說話都不會噁心,他怎麼都能夠靠嘴吃飯。

語言會幫助構架我們的思維,它是我們思維的邊界,也是我們詩意的源泉。所以在「喜舍」兒童私塾,第一門課,就是從語言文字到語言文學,到語言文化,不斷地幫助小朋友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那些不變的事

才能穿越時空

對於未來,我們必然都相信技術會改變大部分的生活,但是我們仍然相信,在可見的未來的五十年、一百年,有一些東西是不大可能變化的。

所以兒童教育的本質,應該關注那些不變的東西,而不是關注那些變化的東西。因為變化總是在變化,你是追不上的,但是有一些不變的東西是重要的。

現在看過來,一個不那麼容易生氣的習慣;一個不那麼容易妒忌的習慣;一個不那麼覺得自己了不起的習慣;一個不那麼覺得別人很糟糕,隨時願意傾聽別人的需求的習慣;一個相信總有一種力量超越個人,這個力量它是會幫助你的,它是一種信仰的習慣,我們稱之為「仁義禮智信」,這還是很重要的,它會穿越時空。

這些聲音並不是答案

因為教育沒有標準答案

教育並沒有終點

我們一直在路上

……

《生命·成長》系列教育紀錄片

2018年12月20日開始

每周四上午【此念】公眾號首播

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 聯合播出

敬請關注「此念」出品

《生命·成長》系列教育紀錄片 第一季

聽九位教育的實踐者和覺知者

凱叔 / 梁冬 / 賀嶺峰

林曦 /李一諾 / 王熙喬

賴念華 / 蔡志忠 / Dr.Mika

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

一起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生命·成長》收看方式

關注【此念】微信公眾號,2018年12月20日開始,每周四上新。

優酷視頻、愛奇藝視頻、騰訊視頻等平台,搜索關鍵詞「生命成長」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此念 的精彩文章:

TAG:此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