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藥學 中藥的性能

中藥學 中藥的性能

醫學聯絡官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五味的含義

五味,即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藥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此外還有淡味、澀味。由於長期以來將澀附於酸,淡附於甘以合五行配屬關係,故習稱五味。

五味的確定依據

五味確定最初是依據藥物真實滋味。

黃連、黃柏之苦;

甘草、枸杞之甘;

桂枝、川芎之辛;

烏梅、木瓜之酸;

芒硝、昆布之咸。

隨著用藥實踐的發展,人們對藥物作用的認識不斷豐富,一些藥物的功能很難用其滋味來解釋,因而採用以功效推定其味的方法。

如葛根,臨床證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發表透疹,用口嘗所得甘昧只能解釋歸納其生津止渴作用,而發表透疹則難以歸納解釋,故又據發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則,再賦予其辛味。

由此可知,確定味的主要依據有二:一是藥物的真實滋味,二是藥物的功能。

所示效用與臨床應用

1.辛: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活血等作用。

一般治療表證的藥物,如荊芥、薄荷;治療氣滯的香附;治療血瘀的川芎、紅花,都有辛味。

副作用:辛味葯大多能耗氣傷陰,氣虛陰虧者慎用。

2.甘:能補、能緩、能和,即有補益、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和中的作用。

如治虛證的黃芪、熟地、枸杞子;治攣急作痛、調和藥性的飴糖、甘草等;某些甘昧葯還能解藥、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葯多質潤而善於滋燥。

副作用:甘味葯大多能膩膈礙胃,令人中滿,凡濕阻、食積、中滿氣滯者慎用。

3.酸:能收、能澀,即有收斂固澀作用。多用於體虛多汗,久瀉久痢,肺虛久咳,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滑脫不禁的證候。

山茱萸、五味子澀精、斂汗,五倍子澀腸止瀉,烏梅斂肺止咳、澀湯止瀉等。

副作用: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凡邪未盡之證均當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堅。能泄的含義較廣,通泄:如大黃瀉下通便,用於熱結便秘;降泄:如杏仁降泄肺氣,用於肺氣上逆之咳喘。枇杷葉能除降泄肺氣外,還能降泄胃氣,用於胃氣上逆之嘔吐呃逆;清泄:如梔子、黃芩清熱瀉火,用於火熱上炎,神躁心煩,目赤口苦等證。

苦能燥即燥濕,用於濕證。濕證有寒濕、濕熱的區別。

溫性的苦燥葯如蒼朮、厚朴,用於寒濕證,稱為苦溫燥濕;寒性的苦燥葯如黃連、黃柏,用於濕熱證,稱為苦寒燥濕。

苦能堅的提法源於《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以知母、黃柏等苦味藥用治腎陰虧虛、相火亢盛等證為例,認為苦能堅陰,並以「瀉火存陰」之理解釋。「存陰」是間接作用,「瀉火」是直接作用。苦能堅陰與苦能清泄直接相關。

堅厚脾胃:增進食慾,黃連、龍膽草。

5.咸: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和瀉下通便作用。

如治瘰癧、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鱉甲,治熱結便秘的芒硝等。

6.澀:能收斂固澀,與酸味作用相似。

龍骨、牡蠣澀精,赤石脂、禹餘糧澀腸止瀉,蓮子固精止帶,烏賊骨收斂止血、固精止帶等。

7.淡:能滲、能利,有滲濕利水作用。多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如豬苓、茯苓、薏苡仁、通草等。

陰陽屬性

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氣味配合

(一)意義

氣與味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藥物的作用,其中氣偏於定性,味偏於定能,只有將二者合參才能較全面地認識藥物的性能。

如紫蘇與薄荷雖均味辛而能發散表邪,但紫蘇性溫而發散風寒,薄荷性涼而發散風熱;黃芪與石斛雖均味甘而能補虛,但黃芪性溫而善補氣昇陽,石斛性微寒則善清熱養陰。

(二)原則 氣與味配合的原則有二:一為任何氣與任何味均可組配;二為一葯中氣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兩個或更多。味越多,說明其作用越廣泛。

(三)規律氣味配合規律有二:一為氣味均一;二為一氣二昧或多味。

(四)氣味配合與療效的關係味同氣異者,作用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例如,紫蘇、薄荷皆有辛味,能發散表邪,但紫蘇辛溫,能發散風寒;薄荷辛涼,能發散風熱。  再如,麥冬、黃芪皆有甘味,麥冬甘涼,有養陰生津作用;黃芪甘溫,有溫養中焦,補中益氣作用。氣同味異者,作用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例如,黃連、生地黃均性寒,皆能清熱,用治熱證。黃連苦寒,清熱燥濕,主治濕熱證。生地黃甘寒,清熱養陰,用治虛熱證。

性味還必須與藥物的具體功效結合起來,方能全面、準確地認識藥物。

紫蘇、辛夷性味皆是辛溫,都有發散風寒的作用。而紫蘇發散力較強,又能行氣和中;辛夷發散力較弱,而長於通鼻竅。

因此,性味與功效合參尤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LOclub 的精彩文章:

中藥化學 皂苷

TAG:MLO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