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在京發布

《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在京發布

12月2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新書發布會暨中國民族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發布會現場 本網記者 時曉莉/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吳仕民,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羅黎明出席發布會並發表講話。來自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青海省委統戰部、新疆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近50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與會專家總結和分析中國民族工作與民族地區發展的熱點問題,展望2018年中國民族發展的趨勢,結合民族工作中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發布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方勇主持。

現場全景 本網記者 時曉莉/攝

黨的十九大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是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總方針,也是推進民族團結創建工作邁上新台階的總綱領。

《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封面 本網記者 時曉莉/攝

《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主題,聚焦八個民族省區和一些地方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進展與成效,梳理和分析各地圍繞主題開展相關工作的思路與舉措,總結當地結合實際開展創建工作的實踐經驗,針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出現的普遍性問題與當地特殊問題,提出進一步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仍存在不足與挑戰:對創建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升;創建的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拓展創新;創建的制度化規範化有待進一步提升;創建工作的實效有待進一步增強;創建工作的合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報告同時指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創新發展的路徑。一、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載體和方式,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網路空間。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進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開展富有特色的群眾性活動。三、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水平。推動創建工作縱深拓展,紮實推進示範區和示範單位建設,提升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水平。

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要適應新時代發展歷史方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秉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的理念,按照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的總要求,突出創建主題,把握創建方向,深化創建內涵,豐富創建形式,擴大參與範圍,提升創建水平,大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社會氛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此外,《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8)》還梳理了2017年中國民族工作十件大事和2017年世界民族十件大事。2017年中國民族工作十件大事包括:國務院發布《「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國務院新聞辦發表《新疆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內蒙古各族各界隆重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國辦印發《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交流現場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少數民族群眾回信、新疆若干歷史問題研究座談會召開、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赴廣西考察。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黃琲趙鴻儒排版編輯:趙鴻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李立峯:傳播學40年——傳播研究的旨趣與重心
《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11期目錄及摘要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