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成佛之道125節,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區別

成佛之道125節,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區別

三乘共法,是出離世間的佛法,它的基礎是五乘共法。如果不具備人間的功德,沉迷在三惡道當中,就不能發心,了脫生死輪迴。即使生在人道當中,心無慚愧,多做惡事,害人害己,也會喪失人性,是不會發心要脫生死的,所以基礎是人天功德,才能修行,三乘共法。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有什麼區別呢?

世間法;一切人事物在不斷變化,生生死死,都不是確定的,恆久不變的。有世間法的存在,才在修行上有觀照的目標,因為它既有苦相,無常相,我相,煩惱像,激動相,嗔恨心,貪心,一一切生滅有漏之法。眾生與環境,因因緣而相互依賴而生,這些生存法則是生生滅滅的世間法。還包括五戒十善的人天法也是世間法,就算是善行投生到天道,總有一天因言而滅,在六道中輪迴。世間法,都是這生生滅滅,無休無止。簡單的說,世間法就是家庭,婚姻,工作,人際關係。修行中每個人對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體悟有所不同,為證悟的修行者認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之間沒有任何關係。而得道高僧認為,佛法不離世間法,也就是說,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

出世間法;超出三界,脫離生死輪迴的佛法,出世間法可以理解為涅槃,是無我執的,不生貪嗔痴慢疑之心,不離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恆常存在,不會有煩惱痛苦種種雜染。雖在因緣果報中,無貪嗔痴慢疑苦相。所以佛有法身化身報身,就像我們凡夫的人身,就是報身,是受往昔善惡業報而來。簡單的說,發起出離心的修行,為出世間法,而以利益金錢快樂修行是世間法。以某種利益做一些善事,屬於世間法,比如為了升官發財,為了身體健康,為了將來不墮落到三惡道,等等。不是我們看了大乘經典,參研大乘要義,以為是出世間法。主要是發心,真正的出離心,為了解脫而修行,為了眾生離苦得樂而修行。

修行五戒十善,屬於世間法,因為其根本目的還是人天福報。出世間法是事要做,但不執著,沒有成功與失敗的心,事事圓融,根據因緣利益眾生。沒有佔有慾的念頭,樂於犧牲奉獻別人。佛法在世間,離不開世間法的修行,以世間法的因緣修行,不沾染世間法的苦了樂,一切發心,發願是為了眾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修禪凈密 的精彩文章:

成佛之道124節,持戒不光是修行,更是財產、功德、利益的圓滿

TAG:實修禪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