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被「假裝有錢」毀掉的年輕人

被「假裝有錢」毀掉的年輕人




現在,新窮人越來越多了。



什麼是新窮人?就是指表面上很富有,但是一直熱衷於超前消費的那群人。



表面上,他們生活得光鮮亮麗,背名牌包,用大牌化妝品,但是每個月中或者月末,他們看著信用卡上的額度,又只能滿臉無奈。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超前消費。


據相關數據顯示,現在每4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在信貸平台上進行信用消費。



而且,月入5000元的年輕人比月入20000元的更敢花,和傳統的「儲蓄消費」不同,90後正養成新的「信用消費」習慣。



他們每個人都享受著超前消費的快感,不停地在朋友圈炫富,讓自己盡量不去想高額的賬單.


但是真的到了要還款的時候,只有一小部分年輕人的高額收入可以跟得上支出,另外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只能還得上最低還款數額。



然後下個月繼續,如此循環往複,惡性循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存不下錢,每個月花的比賺的都多。



《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已經改變,很多人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開始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動不動就要買一雙AJ,化妝品一定要用大牌已經成為了某些年輕人的生活信條,對年輕人而言,幸福很簡單,口紅架上擺滿口紅就是最大的幸福;



不願下廚,一日三餐全靠外賣,工作壓力大要吃個夜宵,心情不好要吃個夜宵,好不容易周末了要和朋友去家昂貴的「網紅店」搓一頓,吃之前的拍照時間比吃的時間都長;



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動不動就是3000多的吹風機,4000多的吸塵器,年輕人越來越懶了,他們寧願享受當下,也不願意想起下個月要償還的巨款,實在不行,還可以分期。



是的,表面上看,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富有」。


但這也暴露了「富有」背後的真相——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在「欠債式炫富」。



所謂欠債式炫富,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提前消費」來炫富,表面很富有,但其實都是欠債式的。






為什麼喜歡這種提前消費的欠債式炫富?



很多人回答說,因為提前消費可以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可真的是這樣嗎?提前「有錢」後,真的得到了所謂的幸福感嗎?



是的,花錢的一瞬間,我們是有所謂的幸福感的。


之前,雙十一後上班的第一天,鄰座的小姐姐特興奮地問我買了多少東西,我還沒回答,她就說「我買了23件呢」,一個「呢」字其實就已經體現了她的開心。



然後是等快遞的那幾天,她說上班的心情都不一樣,看到喜歡的東西一件件發貨,她都可以想像到拆快遞的快樂。



但是,快樂的時間是有限的。



當這個月她收到銀行的簡訊的時候,她瞬間崩潰了,因為要還的賬單是她工資的兩倍,也就是她要兩個月不吃不喝才能還上賬單。



其實,花錢帶來的幸福是真實的,但回到現實也只需要一瞬間。不理性的慾望,帶來的是1小時的幸福感以及N小時的挫敗感。



其實很多人也都發現了,我們喜歡提前消費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需要某件東西,只是一時間的衝動和慾望。




那個喜歡了很久的包,現在並不是必需品,但因為你一時的衝動想買,你才會去買;


那個被朋友安利了很久的口紅,你現在其實也不缺口紅,但因為你一時的跟風,你才也想擁有一支;



那件大牌外套,也不是缺了它你就不能過日子,但因為你一時的「要對自己好點」的借口,你才買下了它。



可以不難發現,慾望的本質從來都不是「必需品」,都只是一時的衝動罷了。



美國《醫學日報》曾分析過這種心理:



在購物之前,人們會做出豐富的心理準備,伴隨著購物過程,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像他們在使用這些新物品時的情景,同時也在設想著未來的新生活,這會產生對未來的美好期許,讓人不禁高興起來。



所以,真正讓你有幸福感的,只是你在購買過程里產生的對新生活的「期望」,並不是花錢本身的這個行為。



提前消費也只是讓你假裝有錢罷了。


假裝有錢之後,是現實帶給你的最真實的痛感。






當信用借款和提前消費慢慢充斥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時,想問你三個問題:




面對誘惑時,你一般會做什麼選擇?


當機會和風險同時到來,你會做什麼選擇?


可不可以用借來的錢冒險,你會做什麼選擇?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畢竟,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很難控制住自己購買的慾望,當機會和風險同時到來,我們總會天真地以為機會大於風險,當我們走在冒險的岔路口,我們總覺得賭一把或許會更好。



但是他們三個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當公司面臨擴張,機會和風險同時到來,該不該抓住機會大筆借款,他看了看自己的家庭合照上妻子和孩子的笑容,還是選擇了「穩」和「理性」。



因為他知道,借款牽扯的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命運,還有整個公司的命運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的命運;

她沒有買那個自己很喜歡的包包,反而用借來的錢交上了培訓班的學費,開始踏出自己留學夢想的第一步;



當有個所謂「大機會」在他的眼前,他還是放棄了冒險,放棄了所謂的大機會,和老婆繼續添置新房子,繼續完成「有一個家」的夢想。



借貸軟體有利也有弊,你可以通過借貸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你要記得的是,你可以輕易得到,也可以瞬間失去。



所以,讓借貸回歸理性。



這也是平安普惠向大家發出的倡導——

理性借貸,不負信任。



借貸本身是工具性的,因為每個人都有需要錢的時候,借貸這個行為本身是為了幫助需要用錢的人而存在的,並不存在所謂的褒貶屬性,只要借貸的時候保持理性就可以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理性借貸。



其實很簡單,理性借貸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詮釋,借貸前,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首先,你的借貸用途是否正規、合法、合理?



其次,你的借貸額度是否在自身可以承擔的額度之內,是否沒有過度負債?



如果你能回答得了這兩個問題,那麼你就是理性借貸。



這就是平安普惠倡導的

「理性借貸,不負信任」。



因為作為一家理性的借貸品牌,

平安普惠

洞察到現代社會人們在借貸上的非理性,所以才倡導人們在借貸前真正想清楚自己的需求、評估自身能力,理性借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年輕時候的毛澤東,從來不焦慮
進了985、211才知道: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