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期末不足三周, 這樣獎勵孩子複習更有動力!(老師和家長好好看看)

期末不足三周, 這樣獎勵孩子複習更有動力!(老師和家長好好看看)




文:學習哥


來源:小學生學習(ID:xxsxuexi)



考試在即,複習期間如何讓孩子更加有衝勁呢?請收下小編為你和孩子準備的這份期末獎勵攻略!




前幾天已經過了冬至,還有不到三周就該期末了,距離期末考試越來越近,孩子們越發著急、進入緊張的複習中。

家長也無法淡定,紛紛開始放大招:



「你要是期末考試考好了,就可以去滑雪」


「如果你這次考了前三名,寒假就帶你出去耍……」

各位家長是不是又開始用這些話來督促孩子複習了?

雖說獎勵孩子能讓孩子變得有幹勁兒,但是倘若獎勵孩子的方法不對,只會適得其反。

到底該怎麼獎勵孩子呢?讓小編來教大家幾招吧



01


獎勵並不是賄賂

很多家長想要獎勵孩子,但往往演變成賄賂,甚至讓孩子學會藉機討價還價。

獎勵和賄賂的區別在哪裡呢?

在於給出的時機。

比如,咱們帶孩子從遊樂場離開,孩子不願意,大哭大鬧不肯走,媽媽勸說無效,只好不耐煩地說:「我一會在路上給你買個冰淇淋吃,你快乖乖跟我走吧!」

看似媽媽解決了問題,但是埋下了一個隱患。

孩子學會了要挾你,一旦你不能達成他的要求,就會以哭鬧來解決。

當咱們帶孩子去玩的時候,應該提前說好「玩兩個小時就不能玩了,必須回家寫作業,如果你完成了媽媽的要求,走的時候可以吃一個冰激凌。」

在孩子還在大哭大鬧的時候給出獎勵,是典型的賄賂行為,而在行為發生之前就許諾的獎勵才是正確的獎勵方式。

當孩子開始學習之前,我們給孩子說,如果完成某項任務就可以獲得某種獎勵,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

換句話說,只有把獎勵放在孩子面前,提高當前學習的誘因,孩子才會優先選擇當下努力。



02


拿什麼來獎勵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用金錢獎勵孩子,小編不贊成這樣做。

因為這會給孩子一種

「金錢什麼都能換到」

的感覺,不利於孩子金錢觀的形成。

在期末考試前,如果孩子說自己想要的獎勵是現金該怎麼辦?

咱們可以用白紙裁成卡片,在卡片上寫下數額:5、20、50等,做成代金券的形式。

如果孩子本周認真完成了學習計劃,根據他的表現,發放數額不一的代金券;

告訴孩子,等期末考試完成後,這些代金券都可以使用。

怎麼使用呢?比如孩子想要買某個玩具,讓他把代金券交給我們,我們去買這個玩具。

或者我們可以做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滑雪券、看電影券,把孩子的想法做成紙券的模式,他隨時可以兌換。



03


說到要做到

見過很多家長給孩子一個超出家長承受範圍的獎勵,比如許諾給孩子買新手機、新電腦。

但是當孩子完成後,家長總是說話不算話,用舊手機敷衍孩子,或者乾脆不承認這回事兒。

當孩子因為我們的失信而發怒時,我們反過來責備他:怎麼這麼不懂事?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達到目標,還能省錢,家長都樂於這樣做;但是這樣做,漸漸地只會讓孩子就失去了對家長的信任。

當孩子眼中最信任的人也言而無信時,他會逐漸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前不久,上海浦東一家幼兒園內,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家長大軍中,居然出現了一隻恐龍。


只見這隻恐龍隨著人群進入教室,在一群好奇圍觀的小朋友中穿梭片刻,最後徑直朝一個小女孩俯下身子,緩緩張開了血盆大口。

反應過來的小女孩非但不害怕,反而興奮到兩眼發光。

原來爸爸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如果孩子做到了可以獲得獎勵,女兒隨口說:希望有隻恐龍能接她放學。

言必信,行必果,這個爸爸正好在用自身行為教給了孩子這一句話的含義。

時刻記住,對孩子可能做不到的事,不要輕易承諾,這才是真正在尊重孩子。



04


陪伴孩子一起接受獎勵

有的孩子想要一套樂高玩具,家長給孩子買後,就讓孩子自己去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孤單。

建議咱們和孩子一起接受獎勵。

獎勵孩子一套玩具,咱們和孩子一起玩一會兒;

獎勵孩子某件東西,帶著孩子一起去買,一塊對比實體店和網店的區別,和孩子感受獲得獎勵的快樂;

哪怕是獎勵孩子一個冰激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告訴孩子「讓媽媽分享你的喜悅可以嗎?」

我們需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因為愛孩子、希望他變得更好才會給他獎勵,而不是只讓孩子和冰冷的獎勵待在一起。



05


有的行為不能獎勵

在學習、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行為是不應該獎勵的。

有一個經典的小故事是這樣的:



一群孩子天天都在門外踢球,吵得老人無法睡午覺。

有天老人說:「你們每次過來踢球,我就給你們1元錢。」

孩子們就很開心,踢球還有錢可以掙,於是天天來踢。

過了幾天,老人說:「我這幾天沒有那麼多錢了,你們來踢一次我只能給5毛。」

孩子雖然生氣,但覺得還有5毛可以拿,於是接著踢球。

又過了兩天,老人說:「我實在沒有錢了,你們能不能免費過來踢。」

孩子們生氣極了:「沒有錢還想讓我們免費踢?想得美!」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

如果孩子每次寫作業,我們都許諾說可以獲得獎品,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徹底成為獎勵的奴隸。

建議家長不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物質獎勵,只對學習結果做出物質獎勵。

當孩子認真完成一套試卷,我們可以進行精神獎勵他說「孩子真棒」;

當孩子達到最終的目標,比如考了100分的時候,才對他進行物質獎勵。



06


獎勵的撤出

很多爸媽們也懂得獎勵的重要性,但是沒想到孩子特別依賴獎勵,沒有獎勵就不學習了,怎麼辦?

我們要明白,獎勵只是一種暫時的手段,當孩子達到某種標準後,獎勵應該適當退出。

比如對每天寫作業都磨蹭的孩子說,剛開始每天按時完成作業可以在一周後獲得獎勵。

逐漸地,隨著行為的形成,可改為兩周獎勵一次,慢慢地再改為一月獎勵一次。

等孩子寫作業再也不磨蹭的時候,就可以撤出獎勵了。

這個時候咱們可以請孩子吃頓好的,進行一個慶祝儀式,肯定孩子在這段時間的努力!

總的來說,

我們要把獎勵看作暫時措施,不要把獎勵作為管教孩子的唯一方式!

作者簡介:學習哥,我是學習哥,提分來找我。專業態度、切身經驗、專找痛點、助力學習。不解你憂枉為哥,不提你分不是我。愛學習的來!


每周微課

《王至 · 小學閱讀理解20講:讓孩子讀懂書做對題,語文考試好成績》

上線了!

5大晉級模塊,

20堂精品課程,

只需199元。

新課上線,

12月26日晚8點

~

12月27日晚8點

2人拼團,團長

128元

,團員

129元

(上新特惠價)

快來掃碼訂閱吧!



掃碼訂閱



好文推薦

深圳虐童案:真正殺死孩子的,不是家暴,是底層淪陷



你眼裡那些「問題孩子」的背後可能是感統失調,優秀家長必讀!



房租300,第一批空巢90後已經住進養老院,卻治癒了兩代人的孤獨…



媽媽,你怎麼凶我,我都愛你(看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TAG:每周微課 |